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春雷专利>正文

一种快餐存放配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976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餐存放配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控制系统、加热装置;在本体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本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还设有输送腔,所述输送腔贯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输送腔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一腔室内层叠设有多个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电机,快餐盒设于输送带表面,任一输送装置输送末端与进料口一一对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被第一隔板分隔呈上下两层腔室,上层腔室设置输送装置,快餐盒放置于输送带上,在控制系统作用下,收到付款信息后给出信号使输送电机转动,加热后即可取餐。

A fast food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餐存放配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快餐存放配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快餐存放配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快餐存储货柜机主要摆放在公共场所或写字楼里,实现无人售货。其主要结构是控制系统、货架、出货机构、显示屏(可触摸)、取货箱、外壳等。其工作方式是由消费者通过显示屏将所需商品传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内置设置的程序输出相应货物的支付页面,如微信、支付宝、闪付通等,待客户扫码支付以后,向出货机构发出出货指令,出货机构使商品从货架上送至取货箱中,之后,消费者即可从取货箱中取得自己所购商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餐存放配送装置,快餐盒通过特定的输送通道后再进行加热,客户直接获得热食,同时设有输送通道能减少加热时对其他快餐盒的影响。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快餐存放配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控制系统、加热装置;在本体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本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还设有输送腔,所述输送腔贯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输送腔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一腔室内层叠设有多个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电机,快餐盒设于输送带表面,任一输送装置输送末端与进料口一一对应;在第二腔室一端,位于输送腔下方设有推送装置,推送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推送槽,快餐盒从输送腔掉落至推送槽内;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所述加热装置,在第二腔室侧壁设有取餐口;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屏、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分别与输送电机、驱动装置和加热装置电连接。其中,输送装置的输送电机选自步进电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在第二腔室内还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第二腔室下部分隔成储物空腔。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输送带上间隔设有隔条,隔条沿输送带宽度方向设置,快餐盒设于隔条之间。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还设有接驳盘,一端设于进料口,另一端靠近输送装置末端设置。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输送腔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动直线导轨、载物台;所述载物台包括载物部和连接部,所述载物部与连接部转动连接,载物部一端为载物腔,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连接部设有的延伸端弹簧连接;所述连接部与电动直线导轨滑台可拆卸固定连接;在输送腔下部侧壁上设有固定块,升降装置下降至底部,所述固定块与自由端相抵触,使载物部发生倾斜。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输送腔底部设有隔帘,所述隔帘沿输送腔底部周向分布,由若干呈须状结构组合而成,快餐盒通过后可恢复原样。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还设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设有供推送槽通过的通孔;所述加热装置与推送装置分隔第三隔板两侧。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隔板包括左隔板和右隔板,所述加热装置设于左隔板和右隔板之间。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右隔板处的通孔内设有可转动门帘,所述门帘设有转轴,转轴与通孔侧壁转动连接。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还设有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冷气输送端与第一腔室连通。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一项或多项优点或有益效果:一、本技术被第一隔板分隔呈上下两层腔室,上层腔室设置输送装置,快餐盒放置于输送带上,在控制系统作用下,收到付款信息后或者取货码给出信号使输送电机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后快餐盒到达输送带边缘进而从进料口掉落入输送腔内,最终掉落至位于下方的推送槽内,控制系统内部设定一个时间间隔信号,待经过该间隔时间后,推送装置的驱动装置向前推送,控制系统内部设定推送时间,然后驱动装置停止推送,给出信号使加热装置开始工作,再经过一定时间后,驱动装置继续往前推送,然后往回收缩至原位,便于下一快餐盒掉落。通过设有输送腔以及第一隔板,可以有效减少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网上串。二、本技术还设有第二隔板可以将第二腔室继续分隔出底部的储物空腔,便于将快餐盒储备在内,待第一腔室的快餐盒售卖完后方便补货。在输送带上设置间隔的隔条,即将输送带进行分区,每一个小区间放置一个快餐盒,一是有有利于快速间隔距离不匹配,造成后一快餐盒与前一快餐盒前后进入进料口中;并且设有隔条还具有强制输送作用,防止由于打滑而造成快餐盒无法输送进而造成出货错误。三、设置接驳盘,接驳盘的形状与快餐盒相配,具有导向的作用,使得快餐盒能更准确的进入到输送腔中。输送腔内设置升降装置,与接驳盘相配合,快餐盒能更顺利的落入到载物腔内,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直至与固定块相抵触使得使载物部发生倾斜,进而快餐盒滑落到推送槽中。四、本技术为了减少加热产生热量对上层的影响,在输送腔底部设有隔帘,该隔帘不影响快餐盒的地滑落入推送槽,同时待快餐盒通过以后可以自行恢复原状,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五、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三隔板,将加热装置进行分隔,进一步的减少了热量对上层的影响;通过设置呈左隔板和右隔板,将加热空间进一步的限定。更进一步的,使快餐盒更保鲜,防止上层温度过高,还设有制冷系统,制冷系统产生冷气并供给给第一腔室,有利于保持上层的温度在一个较小范围内波动,而不至于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外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载物台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载物台另一视角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推送槽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隔板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输送腔底部结构示意图。图标:本体1、显示屏11、取餐口12、制冷系统13、第一腔室14、第二腔室15、储物空腔16、第一隔板2、输送装置3、输送带31、输送电机32、隔条33、输送腔4、升降装置41、载物部42、载物腔421、自由端422、连接部43、延伸端44、弹簧45、固定块46、接驳盘47、隔帘48、推送装置5、推送槽51、第三隔板6、左隔板61、右隔板62、通孔63、门帘64、加热装置7、第二隔板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各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餐存放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控制系统、加热装置;在本体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本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还设有输送腔,所述输送腔贯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输送腔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一腔室内层叠设有多个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电机,快餐盒设于输送带表面,任一输送装置输送末端与进料口一一对应;在第二腔室一端,位于输送腔下方设有推送装置,推送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推送槽,快餐盒从输送腔掉落至推送槽内;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所述加热装置,在第二腔室侧壁设有取餐口;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屏、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分别与输送电机、驱动装置和加热装置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餐存放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控制系统、加热装置;在本体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本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还设有输送腔,所述输送腔贯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输送腔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一腔室内层叠设有多个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电机,快餐盒设于输送带表面,任一输送装置输送末端与进料口一一对应;在第二腔室一端,位于输送腔下方设有推送装置,推送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推送槽,快餐盒从输送腔掉落至推送槽内;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所述加热装置,在第二腔室侧壁设有取餐口;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屏、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分别与输送电机、驱动装置和加热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餐存放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腔室内还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第二腔室下部分隔成储物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餐存放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上间隔设有隔条,隔条沿输送带宽度方向设置,快餐盒设于隔条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餐存放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接驳盘,一端设于进料口,另一端靠近输送装置末端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餐存放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付春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