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制冷间室、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内的搁物架,所述制冷间室包括后板、及自后板延伸的上板、下板、两个侧板,所述搁物架配合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的两个侧板上,所述制冷间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板上的胆筋组件,所述搁物架卡合设置在所述胆筋组件上,冰箱中的搁物架设计成仅含有前饰条的结构,并与冰箱的胆筋组件相配合,使得冰箱的结构在设计上更为简洁,也便于搁物架的加工制造,冰箱的胆筋组件设计成一前一后且相互间隔的结构,使得冰箱内部的设计更加简单,搁物架的安装更加牢固。
A refrig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冰箱
本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技术介绍
冰箱作为日常保护食品新鲜的一种常用家电设备,运用得越来越广泛。为适应用户的需求,冰箱内的胆筋及搁物架的设计也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现有技术中的冰箱搁物架通常由前饰条、玻璃板、后饰条三部分组成,后饰条有止挡结构,与冰箱内的胆筋配合起到固定和防翻的作用,且配合的胆筋为一体式的长胆筋结构。现有技术中的冰箱,搁物架和胆筋的设计较为繁琐、不够简洁。因此,必须设计一种搁物架和胆筋的设计更为简洁、搁物架与内胆的装配更牢固的冰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冰箱,包括制冷间室、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内的搁物架,所述制冷间室包括后板、及自后板延伸的上板、下板、两个侧板,所述搁物架配合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的两个侧板上,所述制冷间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板上的胆筋组件,所述搁物架卡合设置在所述胆筋组件上;所述胆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的侧板后端的第一胆筋以及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侧板前端的第二胆筋,所述第一胆筋和第二胆筋相互间隔;所述搁物架包括搁板主体及设置于搁板主体前侧的前饰条,所述搁板主体的后侧与第一胆筋相配合,所述前饰条与第二胆筋相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胆筋凹陷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搁板主体的后侧卡合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上凹陷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设置且相连通,所述搁板主体也卡合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凹槽沿水平方向延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深度自所述后板向门体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凹槽远离后板一端的深度与第二凹槽靠近后板一端的深度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胆筋上设置的第一凹槽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饰条包括上卡爪、下卡爪、连接所述上卡爪和下卡爪的连接板,所述搁板主体的前侧卡合于所述上卡爪和下卡爪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卡爪和上卡爪均自连接板朝后板方向延伸,且下卡爪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上卡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饰条还包括自下卡爪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向下延伸的卡勾,所述卡勾卡合于所述第二胆筋靠近后板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搁板主体的形状为梯形,所述搁板主体靠近后板一侧的宽度大于靠近门体一侧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冰箱中的搁物架设计成仅含有前饰条的结构,并与冰箱的胆筋组件相配合,使得冰箱的结构在设计上更为简洁,也便于搁物架的加工制造;2、冰箱的胆筋组件设计成一前一后且相互间隔的结构,使得冰箱内部的设计更加简单,搁物架的安装更加牢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冰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搁物架和胆筋组件配合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其中,100——冰箱、1——搁物架、2——侧板、3——胆筋组件、31——第一胆筋、32——第二胆筋、11——搁板主体、12——前饰条、311——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121——上卡爪、122——下卡爪、123——连接板、124——卡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技术,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或结构之间具有任何关联性。如图1所示,一种冰箱100,包括制冷间室(未标号)、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内的搁物架1,所述制冷间室包括后板(未标号)、及自后板延伸的上板(未标号)、下板(未标号)、两个侧板2,所述搁物架1配合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的两个侧板2上,所述制冷间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板2上的胆筋组件3,所述搁物架1设置在所述胆筋组件3上;所述胆筋组件3包括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的侧板2后端的第一胆筋31以及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侧板2前端的第二胆筋32所述第一胆筋31和第二胆筋32相互间隔;所述搁物架1包括搁板主体11及设置于搁板主体11前侧的前饰条12,所述搁板主体11的后侧与第一胆筋31相配合,所述前饰条12与第二胆筋32相配合。由于搁物架1的后端可直接设置在第一胆筋31上,因此冰箱100的搁物架1设计成仅含有前饰条12的结构,并与冰箱100的胆筋组件3相配合,使得冰箱100的结构在设计上更为简洁,也便于搁物架1的加工制造;并且,胆筋组件3设计成一前一后且相互间隔的结构,使得冰箱100内部的设计更加简单,且胆筋组件3和搁物架1配合,使得搁物架1的安装更加牢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胆筋31凹陷形成有第一凹槽311,所述搁板主体11的后侧卡合于所述第一凹槽311内,因此,所述搁物架1不需要设置在后侧的饰条也可以稳定设置在第一凹槽311内。另外,所述侧板2上凹陷形成有第二凹槽21,所述第二凹槽21与所述第一凹槽311一一对应设置且相连通,所述搁板主体11的左右两侧卡合于所述第二凹槽21内。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凹槽21沿水平方向延伸,便于所述搁板主体11的左右两侧与第二凹槽21相配合安装设置。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直接在胆筋组件3上形成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21,使得冰箱100内部的设计呈一体式,视觉效果上更为简洁美观。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21的深度自所述后板向门体(未图示)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凹槽311远离后板一端的深度与第二凹槽21靠近后板一端的深度相同,即所述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21一体连通。因为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21的深度的变化,所以决定了所述搁板主体11的形状为梯形,所述搁板主体11靠近后板一侧的宽度大于靠近门体一侧的宽度。应当理解,为了便于制冷间室可以存放不同高度的物品,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胆筋31内设置的第一凹槽311的数量至少一个,也就达到了制冷间室内的搁物架1高度可调节的技术效果,同时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21的设计使得搁物架1在安装上更为牢固。另外,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前饰条12包括上卡爪121、下卡爪122、连接所述上卡爪121和下卡爪122的连接板123,所述搁板主体11的前侧卡合于所述上卡爪121和下卡爪122之间。所述前饰条12的材料可选用弹性塑料件,便于上卡爪121和下卡爪122与搁板主体11前侧的卡合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冰箱,包括制冷间室、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内的搁物架,所述制冷间室包括后板、及自后板延伸的上板、下板、两个侧板,所述搁物架配合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的两个侧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间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板上的胆筋组件,所述搁物架卡合设置在所述胆筋组件上;所述胆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的侧板后端的第一胆筋以及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侧板前端的第二胆筋,所述第一胆筋和第二胆筋相互间隔;所述搁物架包括搁板主体及设置于搁板主体前侧的前饰条,所述搁板主体的后侧与第一胆筋相配合,所述前饰条与第二胆筋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箱,包括制冷间室、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内的搁物架,所述制冷间室包括后板、及自后板延伸的上板、下板、两个侧板,所述搁物架配合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的两个侧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间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板上的胆筋组件,所述搁物架卡合设置在所述胆筋组件上;所述胆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的侧板后端的第一胆筋以及设置于所述制冷间室侧板前端的第二胆筋,所述第一胆筋和第二胆筋相互间隔;所述搁物架包括搁板主体及设置于搁板主体前侧的前饰条,所述搁板主体的后侧与第一胆筋相配合,所述前饰条与第二胆筋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胆筋凹陷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搁板主体的后侧卡合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凹陷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设置且相连通,所述搁板主体也卡合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沿水平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锦娜,褚永兴,李高杰,王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