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节能环保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将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势能的装置,为气动系统提供气源动力。但是由于空气压缩机运行效率较低,输出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势能仅占总输入能量的20%左右,而其中80%的能量转化为了热量,高温会降低空压机运行效率和设备使用寿命,同时排放到环境中的热量会造成污染。通常为了保证空压机的正常运行,会采用冷却系统对空压机进行冷却,并对通过热交换得到的余热回收再利用。但现有技术中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只对空压机中的高温润滑油进行冷却,并对这部分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对高温压缩空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产生了热量的浪费。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将空压机中的余热进行最大程度地回收循环再利用的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空压机中的余热进行最大程度地回收循环再利用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本技术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油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油水换热器(2),设置于所述空压机(1)的出油端;/n液气换热器(3),设置于所述空压机(1)的出气端;/n水源热泵(4),所述水源热泵(4)的蒸发端出水口(410)分别与所述油水换热器(2)的进液端和所述液气换热器(3)的进液端连接;所述水源热泵(4)的蒸发端进水口(420)与所述液气换热器(3)的出液端连接;所述水源热泵(4)的冷凝端进水口(430)与所述油水换热器(2)的出液端连接;/n中间用热装置(5),设置于所述水源热泵(4)的冷凝端进水口(430)与所述油水换热器(2)的出液端之间;/n末端用热装置(6),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水换热器(2),设置于所述空压机(1)的出油端;
液气换热器(3),设置于所述空压机(1)的出气端;
水源热泵(4),所述水源热泵(4)的蒸发端出水口(410)分别与所述油水换热器(2)的进液端和所述液气换热器(3)的进液端连接;所述水源热泵(4)的蒸发端进水口(420)与所述液气换热器(3)的出液端连接;所述水源热泵(4)的冷凝端进水口(430)与所述油水换热器(2)的出液端连接;
中间用热装置(5),设置于所述水源热泵(4)的冷凝端进水口(430)与所述油水换热器(2)的出液端之间;
末端用热装置(6),与所述水源热泵(4)的冷凝端出水口(44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源热泵(4)连接,且控制所述水源热泵(4)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水箱(7),设置于所述水源热泵(4)的蒸发端进水口(420)与所述液气换热器(3)的出液端之间;
第二水箱(8),设置于所述末端用热装置(6)与所述水源热泵(4)的冷凝端出水口(440)之间;
联通水泵(9),连接所述第一水箱(7)和所述第二水箱(8),使水从所述第二水箱(8)向所述第一水箱(7)定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710),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710)监测的所述第一水箱(7)的温度;
第一箱体液位传感器(720),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箱体液位传感器(720)监测的所述第一水箱(7)内的液位;
第二温度传感器(810),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810)监测的所述第二水箱(8)的温度;
第二箱体液位传感器(820),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二箱体液位传感器(820)监测的所述第二水箱(8)内的液位;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联通水泵(9)连接;
所述控制器根据收到的所述第一水箱(7)的温度、所述第一水箱(7)内的液位、所述第二水箱(8)的温度和所述第二水箱(8)内的液位,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俊,施全臻,陈钢,朱佳彬,陆正卿,张翼,冯仁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