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保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86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7:0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适应保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控制锅具进入加热阶段,并记录所述加热阶段的加热数据,其中,所述加热数据包括加热功率P

Adaptive insulation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保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本申请涉及智能厨具
,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自适应保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食材加工中,经常有保温的需求,让锅内食材或者液体维持一个恒定的温度。在现有技术的保温方法中一般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对锅内温度进行监控从而调节保温功率,检测温度低于目标温度时调高保温功率,检测温度高于目标温度时调低保温功率,容易导致食材温度变化波动较大,影响保温效果,或者是直接依据锅内食材质量或体积设定保温功率,不仅步骤繁琐而且保温功率的准确性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适应保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适应保温方法,包括:控制锅具进入加热阶段,并记录所述加热阶段的加热数据,其中,所述加热数据包括加热功率P1、加热时长t1以及温度上升值ΔT1;控制所述锅具进入散热阶段,并记录所述散热阶段的散热数据,其中,所述散热数据包括散热时长t2以及温度下降值ΔT2;根据所述加热数据以及所述散热数据,计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保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控制锅具进入加热阶段,并记录所述加热阶段的加热数据,其中,所述加热数据包括加热功率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保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锅具进入加热阶段,并记录所述加热阶段的加热数据,其中,所述加热数据包括加热功率P1、加热时长t1以及温度上升值ΔT1;
控制所述锅具进入散热阶段,并记录所述散热阶段的散热数据,其中,所述散热数据包括散热时长t2以及温度下降值ΔT2;
根据所述加热数据以及所述散热数据,计算所述锅具内物品的补偿功率P2;
根据所述补偿功率P2,设置所述锅具的保温模式的工作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阶段的工作停止条件为所述加热时长t1达到预设加热时长或者所述温度上升值ΔT1达到预设温度上升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散热阶段的工作停止条件为所述散热时长t2达到预设散热时长或者所述温度下降值ΔT2达到预设温度下降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加热数据以及所述散热数据,计算所述锅具内物品的补偿功率P2,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加热数据建立第一热量平衡公式,以及根据所述散热数据建立第二热量平衡公式;
利用所述第一热量平衡公式以及所述第二热量平衡公式,求解所述补偿功率P2;
其中,所述第一热量平衡公式为C×M×ΔT1=P1×t1,所述第二热量平衡公式为C×M×ΔT2=P2×t2,C表示锅内物品的比热值,M表示锅内物品的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加热数据以及所述散热数据,计算所述锅具内物品补偿功率P2,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加热阶段中所述锅具内物品的热量损失补偿值Q;
根据所述加热数据以及所述热量损失补偿值Q建立第三热量平衡公式,以及根据所述散热数据建立第二热量平衡公式;
利用所述第二热量平衡公式以及所述第三热量平衡公式,求解所述补偿功率P2;
其中,所述第三热量平衡公式为C×M×ΔT1=P1×t1+Q,所述第二热量平衡公式为C×M×ΔT2=P2×t2,C表示锅内物品的比热值,M表示锅内物品的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加热阶段中所述锅具内物品的热量损失补偿值Q,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加热阶段中所述锅具内物品的初始温度和终止温度,并在所述初始温度至所述终止温度的范围内确定第一损失测算温度Tl1;
控制所述锅具进入热量损失测算阶段,在所述锅具内物品的温度与所述第一损失测算温度Tl1相同时开始计时,持续预设热量损失测算时间后,记录所述锅具内物品的第二损失测算温度Tl2,其中,所述预设热量损失测算与所述加热时长t1相等;
基于所述第一损失测算温度Tl1以及所述第二损失测算温度Tl2,确定所述热量损失补偿值Q,其中,Q=C×M×(Tl1-Tl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跃飞詹佳欣陈九零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