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开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77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开窗,包括开启扇、与所述开启扇抵接的边框、所述开启扇与所述边框之间连接有密封块、连接于所述开启扇内的第一隔热条和连接于所述边框内的第二隔热条,所述开启扇上连接有玻璃;所述密封块为多层结构,顶层为密封抵接块、中层为支撑主体、底层为固定连接块;所述第一隔热条卡接于所述开启扇内,所述第一隔热条的中部往所述密封块方向延伸有异形块于所述密封抵接块抵接;所述第二隔热条卡接于所述边框内,所述第二隔热条的中部往所述密封块方向延伸有包裹腔与所述固定连接块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密封块,增加整体密封性,并使得整体隔音效果得到增强,在保证整体结构合理的同时没有增加额外的成本。

A kind of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开窗
本技术涉及门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开窗。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外开窗一般是通过在窗扇和窗框上安装鸭嘴胶条进行密封,但由于鸭嘴胶条一般是安装在窗扇的室内和室外边框型材上,或者是安装在窗框的室外和室内边框型材上,从而实现窗框和窗扇的密封。虽然胶条具有一定的弹性系数来防止胶条形变和磨损,但是在经长时间使用过后,还是会出现一定程度上出现变形和磨损,从而影响窗框与窗扇之间的密封性能。此外,由于窗扇与窗框的隔热断桥处并没有任何密封措施,从而当窗扇在闭合状态时,窗扇与窗框桥之间会形成一个腔体,一旦胶条的密封出现问题后,如遇到雨雪天气,雨水就会渗进此腔体中造成对内部型材的腐蚀,严重的雨水还会渗进屋内对墙体造成损伤。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外开窗如公开号为US20110047881A1公开的一种向外打开的窗户组件,用于安装在窗户开口中,所述窗户组件包括:板元件,窗扇,包括顶部窗框元件,底部窗框元件和两个侧窗框元件所述窗扇元件设置在所述板元件的周边,窗框包括顶框架构件,底框架构件和两个侧框架构件当窗户组件关闭时,所述窗框构件设置在所述窗框的周边,安装配件,连接至少一个窗框元件至少一个窗框构件。其中一个窗框构件包括面向窗组件外侧的第一表面,其中一个窗扇元件包括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被布置成使得其位于所述板元件的内侧上并且当所述窗户关闭时所述第二表面面向所述框架构件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所述第三表面被布置为它面向窗户组件的外周边,并且所述安装配件通过所述第一表面固定在所述框架构件上,并通过所述第三表面固定在所述窗框构件上。以这种方式,提供了一种窗户组件,其在许多方面是有利的。或如公开号为公开的向外开口窗单元包括:固定框架,通过铰链臂连接到固定框架的可移动框架;位于固定框架上的操作单元,用于移动可移动框架;用于封闭固定框架上的可移动框架的结构;与固定框架相关并连接到操作单元的手柄。固定框架具有限定凹槽的周边通道,凹槽设有两个底切部,用于连接操作单元的操作杆的连接,用于传递运动的角元件位于由固定框架形成的拐角处;角部元件设置有构造成连接两个相应杆的结构,以使由操作单元施加给它们的运动同步。或如公开号为CN2194966Y公开的一种外开内玻阳台窗,它由外框、中竖框、中横框、垫挺及窗扇组成,外框用254型空腹钢管,窗扇与中竖框用合叶连接,窗扇所用钢材的截面为“丁”字形,与之相连的中竖框用252型材;两对开的窗扇中间加的中竖框的截面为“丁”字形,两对开的窗扇上、下分别与中横框、外下框固定连一截面为“丁”字形的垫挺,中横框的截面也为“丁”字形,其外面用紧固件连一雨披。本窗开窗不占阳台空间,更换玻璃方便,防雨可靠,适合阳台安装。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外开窗要不结构复杂,功能繁多而不实用,要不结构过于简单而导致密封性不足,且使用寿命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外开窗以解决所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开窗,包括开启扇、与所述开启扇抵接的边框、所述开启扇与所述边框之间连接有密封块、连接于所述开启扇内的第一隔热条和连接于所述边框内的第二隔热条,所述开启扇上连接有玻璃;所述密封块为多层结构,顶层为密封抵接块、中层为支撑主体、底层为固定连接块;所述第一隔热条卡接于所述开启扇内,所述第一隔热条的中部往所述密封块方向延伸有异形块于所述密封抵接块抵接;所述第二隔热条卡接于所述边框内,所述第二隔热条的中部往所述密封块方向延伸有包裹腔与所述固定连接块卡接。进一步地,所述玻璃通过卡接于所述开启扇上的多触点密封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开启扇与所述边框抵接处连接有弹性密封块与卡接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块为e形,所述卡接密封块为b形,所述弹性密封块的半圆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启扇上,所述弹性密封块从所述半圆部延伸出的弧形块与所述边框抵接;所述卡接密封块的半圆形为蘑菇头,卡接于所述边框上,沿着蘑菇头往外延伸的直钩边与所述开启扇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块的支撑主体内被支撑杆分割成若干个空腔。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块的固定连接块还包括从所述支撑主体往外一定角度延伸至所述边框上的稳固凸头。进一步地,所述边框靠近所述弹性密封块的一端内卡接有支撑块。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通过增加密封块,增加整体密封性。2、整体隔音效果得到增强。3、整体结构合理,成本低。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外开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外开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开启扇;2-边框;3-密封块;4-第二隔热条;5-第一隔热条;6-玻璃;7-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为一种外开窗,根据图1-2所示讲述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外开窗,包括开启扇1、与所述开启扇1抵接的边框2、所述开启扇1与所述边框2之间连接有密封块3、连接于所述开启扇内的第一隔热条5和连接于所述边框内的第二隔热条4,所述开启扇1上连接有玻璃6;所述密封块3为多层结构,顶层为密封抵接块、中层为支撑主体、底层为固定连接块;所述第一隔热条5卡接于所述开启扇1内,所述第一隔热条5的中部往所述密封块3方向延伸有异形块于所述密封抵接块抵接;所述第二隔热条卡接于所述边框2内,所述第二隔热条4的中部往所述密封块3方向延伸有包裹腔与所述固定连接块卡接。所述密封块3的支撑主体内被支撑杆分割成若干个空腔。所述密封块的固定连接块还包括从所述支撑主体往外一定角度延伸至所述边框2上的稳固凸头。所述开启扇1与所述边框2抵接处连接有弹性密封块与卡接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启扇(1)、与所述开启扇(1)抵接的边框(2)、所述开启扇(1)与所述边框(2)之间连接有密封块(3)、连接于所述开启扇内的第一隔热条(5)和连接于所述边框内的第二隔热条(4),所述开启扇(1)上连接有玻璃(6);所述密封块(3)为多层结构,顶层为密封抵接块、中层为支撑主体、底层为固定连接块;所述第一隔热条(5)卡接于所述开启扇(1)内,所述第一隔热条(5)的中部往所述密封块(3)方向延伸有异形块于所述密封抵接块抵接;所述第二隔热条卡接于所述边框(2)内,所述第二隔热条(4)的中部往所述密封块(3)方向延伸有包裹腔与所述固定连接块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启扇(1)、与所述开启扇(1)抵接的边框(2)、所述开启扇(1)与所述边框(2)之间连接有密封块(3)、连接于所述开启扇内的第一隔热条(5)和连接于所述边框内的第二隔热条(4),所述开启扇(1)上连接有玻璃(6);所述密封块(3)为多层结构,顶层为密封抵接块、中层为支撑主体、底层为固定连接块;所述第一隔热条(5)卡接于所述开启扇(1)内,所述第一隔热条(5)的中部往所述密封块(3)方向延伸有异形块于所述密封抵接块抵接;所述第二隔热条卡接于所述边框(2)内,所述第二隔热条(4)的中部往所述密封块(3)方向延伸有包裹腔与所述固定连接块卡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6)通过卡接于所述开启扇上的多触点密封块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勇罗晓余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凤阁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