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镜头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的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光学成像镜头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被广泛地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视频会议、车载监控、安防监控、智能交通系统等各个领域,因此,对于光学成像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性能好坏很关键,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但目前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8mm焦距段的光学成像镜头,其像面较小;对传函管控不好,分辨率低,解析力低;在高低温环境使用下时,失焦较严重;通光普遍比较小,低照环境下,进光量较低,拍摄图面较暗;应用于红外波段,会出现明显的离焦;为满足高分辨率,透镜数量多且复杂,导致总长较长,已无法满足智能交通系统日益提高的要求,急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该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n该第一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n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n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n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n第五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n第六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十二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该第一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五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七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八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八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九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九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十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十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十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第十一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十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十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该第十二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十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十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该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相互胶合,该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相互胶合,该第十透镜与第十一透镜相互胶合;
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十二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vd4≤20,vd5≥50,|vd4-vd5|>35;vd7≥80,vd8≤43,|vd7-vd8|>38;vd10≥80,vd11≤25,|vd10-vd11|>50,其中,vd4、vd5、vd7、vd8、vd10和vd11分别为该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十透镜和第十一透镜的色散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十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为负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nd12≥1.9,vd12<21,其中,nd12和vd12分别为该第十二透镜的折射率和色散系数,且该第十二透镜的相对部分色散大于0.6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vd4<20,其中,vd4分别为该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且该第四透镜的相对部分色散大于0.63。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慧,上官秋和,刘青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