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层叠体、显示装置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744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容易制造的光学层叠体等。从面板侧依次层叠有树脂层(1)、光学补偿层(4)、偏振元件(6)及硬涂层(7)。

Optical stack,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st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层叠体、显示装置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层叠体、显示装置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以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等为代表的显示装置存在柔性化的需求。作为柔性化的显示装置的一例,可列举能够弯曲的显示装置、能够折叠的显示装置及能够卷绕的显示装置。柔性化的显示装置由于以下的问题(1)及(2)而基本上未能产品化。(1)在显示装置面板的表面大多设有作为保护层的盖板玻璃。该盖板玻璃的厚度通常为0.5mm~2mm左右,且基本上并不具有柔性。其结果,该盖板玻璃阻碍显示装置的柔性化。(2)特别是OLED显示装置无需背光源等构件,因此有利于薄型化,更加有望柔性化。另一方面,OLED显示装置的阴极使用金属材料,因此OLED显示装置的面板的内部反射非常大。作为针对该内部反射的对策,需要在OLED显示装置中设置圆偏振板。通常的圆偏振板由膜状的直线偏振板和膜状的λ/4波片构成。膜状的直线偏振板通过对含浸有碘等二色性色素的PVA(聚乙烯醇)系膜进行延伸而制作,其典型厚度为5μm~50μm左右。膜状的λ/4波片通过对由聚碳酸酯树脂或环烯烃系聚合物树脂形成的膜进行延伸而制作,其典型厚度为30μm~100μm左右。即,膜状的直线偏振板及膜状的λ/4波片均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阻碍OLED显示装置的柔性化。另一方面,特别是为了解决(1)的问题,研究了使用所谓窗膜作为盖板玻璃的代替构件的技术。窗膜是由树脂层和硬涂层构成的膜。作为该技术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能够作为λ/4波片而发挥作用的光学补偿层、偏振元件及由树脂层及硬涂层构成的表面保护层依次层叠而成的光学层叠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102443号公报(2017年6月8日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表面保护层通过如下方式而制作:将树脂制成卷状膜而制作长条的树脂层,并对该长条的树脂层以卷状涂布硬涂层。并且,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学层叠体通过如下方式而制作:在将偏振元件及光学补偿层分别制成卷状膜后,卷对卷地层叠表面保护层、偏振元件及光学补偿层。如上所述,为了制造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学层叠体,需要适合于处理长条卷状的树脂膜的制造装置。因此,对于没有该造装置的制造者而言,存在难以制造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学层叠体的问题。另外,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适合于光学层叠体的大量生产而不适合于光学层叠体的个别生产。例如,在对光学层叠体实施装饰印刷的情况下,需要根据搭载了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机型等来改变印刷内容。根据该制造方法,难以在光学层叠体的制造工序的中途针对大量的光学层叠体分别实施个别设置的装饰印刷。因此,该制造方法存在不适于光学层叠体的个别生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目的在于实现容易制造的光学层叠体、显示装置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目的在于实现适合光学层叠体的个别生产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案(1)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是一种光学层叠体,其是设置在显示装置的面板上的光学层叠体,从所述面板侧依次层叠有树脂层、光学补偿层、偏振元件及硬涂层。(2)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是在所述(1)的构成的基础上,所述偏振元件包含溶致液晶材料。(3)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是在所述(1)或所述(2)的构成的基础上,在所述树脂层与所述硬涂层之间包含对应于搭载所述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机型而实施的装饰印刷。(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是在所述(1)至所述(3)中任一项的构成的基础上,在所述树脂层与所述光学补偿层之间具有用于驱动触摸面板的电极。(5)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一实施方式是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面板和所述(1)至所述(4)中任一项的光学层叠体,在所述面板上设有所述光学层叠体。(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一实施方式是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面板、触摸面板和所述(4)的光学层叠体,在所述面板上设有所述光学层叠体,所述触摸面板通过设置在所述光学层叠体上的电极进行驱动。(7)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是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是设置于显示装置的面板上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含从所述面板侧依次层叠树脂层、光学补偿层、偏振元件及硬涂层的工序。(8)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是在所述(7)的构成的基础上,在设置所述硬涂层之前,在所述树脂层上方实施与搭载所述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机型对应的装饰印刷。(9)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是在所述(7)或所述(8)的构成的基础上,在设置所述光学补偿层之前,在所述树脂层上方设置用于驱动触摸面板的电极。(1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是在所述(7)至所述(9)中任一项的构成的基础上,包含:在玻璃基板上设置所述树脂层的工序;以及在设置了所述硬涂层之后,将所述树脂层从所述玻璃基板上剥去的工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能够实现容易制造的光学层叠体、显示装置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能够实现适合光学层叠体的个别生产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附图说明图1的(a)及(b)分别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构成的剖视图,(a)示出概略构成,(b)示出具体构成。图2的(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b)是将该光学层叠体的树脂层从玻璃基板剥去的示意图。图3的(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b)是将该光学层叠体的树脂层从玻璃基板剥去的示意图。图4的(a)及(b)分别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构成的剖视图,(a)示出概略构成,(b)示出具体构成。图5的(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b)是将该光学层叠体的树脂层从玻璃基板剥去的示意图。图6的(a)及(b)分别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构成的剖视图,(a)示出概略构成,(b)示出具体构成。图7的(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b)是将该光学层叠体的树脂层从玻璃基板剥去的示意图。图8的(a)及(b)分别是示出比较例1的光学层叠体的构成的剖视图,(a)示出概略构成,(b)示出具体构成。图9的(a)及(b)分别是示出比较例2的光学层叠体的构成的剖视图,(a)示出概略构成,(b)示出具体构成。图10是示出比较例2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1是关于本专利技术各实施方式及各比较例的光学层叠体而示出厚度、挠曲性、追加功能及外观品质(镜面性)的表。图1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图1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层叠体,其是设置在显示装置的面板上的光学层叠体,其特征在于,/n从所述面板侧依次层叠有树脂层、光学补偿层、偏振元件及硬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30 US 62/7525021.一种光学层叠体,其是设置在显示装置的面板上的光学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面板侧依次层叠有树脂层、光学补偿层、偏振元件及硬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元件包含溶致液晶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树脂层与所述硬涂层之间包含对应于搭载所述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机型而实施的装饰印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树脂层与所述光学补偿层之间具有用于驱动触摸面板的电极。


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面板、以及
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
在所述面板上设有所述光学层叠体。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面板;
触摸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井彰长谷川雅浩山田美穗箕浦洁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