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697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包括用于保护砖胎膜远离底板一侧防水的外侧卡固件、用于保护砖胎膜靠近底板一侧防水的内侧卡固件以及与砖胎膜顶部平行的顶部模板,外侧卡固件、内侧卡固件均与顶部模板垂直连接以围成U型结构并卡接于砖胎膜顶部;从内侧卡固件远离顶部模板的一端到靠近顶部模板的一端,内侧卡固件的宽度逐渐增大;内侧卡固件在顶部模板的长度方向上通长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地下室外墙施工过程中有效保护防水卷材,防止其被破坏。同时,避免了拌制砂浆、抹灰和后期清理等工序,显著地减少了材料浪费和人力消耗,而且规避了湿作业对防水卷材性能的影响,保障了防水卷材的柔韧性,进而保障了底板防水的施工质量。

A waterproof protective device on the top of brick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室底板侧壁为外防水,基础底板外侧通常为砖砌砖胎膜,底板防水卷材预先铺设于砖胎膜上,待地下室外墙施工完成后,将预先铺设的防水卷材翻折到外墙上继续施工外墙防水。因此,在地下室外墙施工期间需要保护砖胎膜顶部预留的防水卷材。请参考图1和图2,在现有技术中,防水卷材03翻折到砖胎膜02外侧后,在防水卷材03上设置砂浆保护层04以对防水卷材03进行保护;在地下室外墙施工完后,清除砂浆保护层04后将防水卷材03翻折到外墙上。由于砂浆保护层04较薄,在后续施工中容易破碎,无法达到有效保护防水的效果;且地下室外墙施工完成后,需要将砂浆保护层04清理干净,不仅制造了大量建筑垃圾,而且浪费了材料与人力。同时,在防水卷材03上涂抹砂浆进行湿作业,后期清理难以完全恢复卷材自身性能,在翻折时卷材易断裂。此外,由于直接将防水卷材03翻折到外墙上会使底板阳角为90°,不符合防水施工的要求,需要在底板01的上表面上涂抹一层砂浆作为砂浆找平层05以使底板阳角为圆弧,增加了额外工程量。综上所述,如何在节省材料和人力的情况下有效保护防水层,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可以有效保护防水层,并可使底板阳角一次成型为适合防水施工的斜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包括用于保护砖胎膜远离底板一侧的防水卷材的外侧卡固件、用于保护所述砖胎膜靠近所述底板一侧的防水卷材的内侧卡固件以及与所述砖胎膜顶部平行的顶部模板,所述外侧卡固件、所述内侧卡固件均与所述顶部模板垂直连接以围成U型结构并卡接于所述砖胎膜顶部;从所述内侧卡固件远离所述顶部模板的一端到靠近所述顶部模板的一端,所述内侧卡固件的宽度逐渐增大;所述内侧卡固件在所述顶部模板的长度方向上通长设置。优选的,所述内侧卡固件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优选的,所述内侧卡固件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优选的,所述外侧卡固件远离所述顶部模板的一端设有倒角。优选的,所述顶部模板为厚木模板,所述外侧卡固件、所述内侧卡固件均为木方。优选的,所述内侧卡固件的表面设有脱模剂层。优选的,所述外侧卡固件和所述内侧卡固件均为定型塑料条。本技术提供的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包括用于保护砖胎膜远离底板一侧防水的外侧卡固件、用于保护砖胎膜靠近底板一侧防水的内侧卡固件以及与砖胎膜顶部平行的顶部模板,外侧卡固件、内侧卡固件均与顶部模板垂直连接以围成U型结构并卡接于砖胎膜顶部;从内侧卡固件远离顶部模板的一端到靠近顶部模板的一端,内侧卡固件的宽度逐渐增大;内侧卡固件在顶部模板的长度方向上通长设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底板防水施工完成后按照规范预留出搭接长度,将底板外的防水卷材翻折至砖胎膜外侧,将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安装在放水卷材上以保护预留的防水卷材。在地下室外墙施工完成后,取下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将防水卷材翻折向底板,并与外墙防水搭接。顶部模板、外侧卡固件和内侧卡固件围成的U型结构,能够覆盖翻折的防水卷材表面,因此可在地下室外墙施工过程中有效保护防水卷材,防止其被破坏。同时,避免了拌制砂浆、抹灰和后期清理等工序,显著地减少了材料浪费和人力消耗,而且规避了湿作业对防水卷材性能的影响,保障了防水卷材的柔韧性,进而保障了底板防水的施工质量。此外,由于从内侧卡固件远离顶部模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内侧卡固件的宽度逐渐增大,因此底板阳角可一次性成型为圆角或者一定角度的斜角,适合防水施工,省去了因底板阳角为直角所致后期抹灰的工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设计方案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底板阳角翻折衔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提供的底板阳角翻折衔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中:01为底板、02为砖胎膜、03为防水卷材、04为砂浆保护层、05为砂浆找平层、1为顶部模块、2为外侧卡固件、3为内侧卡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可以有效保护防水层,并可使底板阳角一次成型为适合防水施工的斜角。请参考图1-图4,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设计方案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底板阳角翻折衔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提供的底板阳角翻折衔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包括用于保护砖胎膜02远离底板01一侧的防水卷材03的外侧卡固件2、用于保护砖胎膜02靠近底板01一侧的防水卷材03的内侧卡固件3以及与砖胎膜02顶部平行的顶部模板1,外侧卡固件2、内侧卡固件3均与顶部模板1垂直连接以围成U型结构并卡接于砖胎膜02顶部;从内侧卡固件3远离顶部模板1的一端到靠近顶部模板1的一端,内侧卡固件3的宽度逐渐增大;内侧卡固件3在顶部模板1的长度方向上通长设置。外侧卡固件2在顶部模板1的长度方向上可以是间隔设置,以实现固定功能;外侧卡固件2也可以是通长设置,在起固定作用的同时兼顾保护防水卷材03的甩茬的作用。优选的,在外侧卡固件2在顶部模板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时,可以设置多个外侧卡固件2的尺寸相同,且外侧卡固件2与顶部模板1等距离连接。为了实现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与砖胎膜02顶部的卡接,外侧卡固件2的内表面与内侧卡固件3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砖胎膜02厚度、两侧防水卷材03的厚度与安装间隙之和。安装间隙用于方便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其具体的尺寸可以根据装置表面的光滑程度等因素进行确定。优选的,可以将安装间隙设置为5mm,以方便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的安装和拆卸,且能够避免安装间隙过大使得施工中灰尘等自缝隙内进入。为了保护防水卷材03,外侧卡固件2的高度大于砖胎膜02远离底板01一侧的防水卷材03的长度。优选的,外侧卡固件2远离顶部模板1的一端设有倒角,倒角位于外侧卡固件2与防水卷材03接触的一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保护砖胎膜(02)远离底板(01)一侧的防水卷材(03)的外侧卡固件(2)、用于保护所述砖胎膜(02)靠近所述底板(01)一侧的防水卷材(03)的内侧卡固件(3)以及与所述砖胎膜(02)顶部平行的顶部模板(1),所述外侧卡固件(2)、所述内侧卡固件(3)均与所述顶部模板(1)垂直连接以围成U型结构并卡接于所述砖胎膜(02)顶部;/n从所述内侧卡固件(3)远离所述顶部模板(1)的一端到靠近所述顶部模板(1)的一端,所述内侧卡固件(3)的宽度逐渐增大;/n所述内侧卡固件(3)在所述顶部模板(1)的长度方向上通长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保护砖胎膜(02)远离底板(01)一侧的防水卷材(03)的外侧卡固件(2)、用于保护所述砖胎膜(02)靠近所述底板(01)一侧的防水卷材(03)的内侧卡固件(3)以及与所述砖胎膜(02)顶部平行的顶部模板(1),所述外侧卡固件(2)、所述内侧卡固件(3)均与所述顶部模板(1)垂直连接以围成U型结构并卡接于所述砖胎膜(02)顶部;
从所述内侧卡固件(3)远离所述顶部模板(1)的一端到靠近所述顶部模板(1)的一端,所述内侧卡固件(3)的宽度逐渐增大;
所述内侧卡固件(3)在所述顶部模板(1)的长度方向上通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胎膜顶部防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卡固件(3)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赓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