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传东专利>正文

一种防渗水型屋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633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水型屋顶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内部固定有钢筋,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顶部铺设有防渗水层,所述防渗水层的顶部设置有保温层,其中,所述保温层的上端铺设在有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内部均匀分布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底部连接有连通管,所述第二混凝土层靠近水管顶端开设有踏板槽,所述踏板槽的内部设置有踏板。该防渗水型屋顶结构,设置有水管和踏板,在下雨时,雨水通过均匀分布的水管进入连通管内部,之后通过连通管流出,避免在屋顶产生积水,并且通过踏板避免杂物进入水管的内部,使水管堵塞,同时使屋顶保持平整,避免人们将脚踏入水管内部,对身体造成损坏。

A waterproof roof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水型屋顶结构
本技术涉及房屋建设
,具体为一种防渗水型屋顶结构。
技术介绍
房屋是人建造的以供居住的建筑物,一般有墙壁和屋顶,房屋需要通过屋顶进行防水,避免雨水进入房屋内部,需要建造具有防渗水功能的屋顶。目前的防渗水型屋顶结构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现有的防渗水型屋顶结构仍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对房屋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现有的防渗水型屋顶结构在使用时,大都在屋顶中部铺设防水层,且屋顶并不平整,常常在多处产生积水,长时间积累下,雨水容易贯穿防水层,防渗水功能并不理想,不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水型屋顶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的防渗水型屋顶结构在使用时,大都在屋顶中部铺设防水层,且屋顶并不平整,常常在多处产生积水,长时间积累下,雨水容易贯穿防水层,防渗水功能并不理想,不便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渗水型屋顶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内部固定有钢筋,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顶部铺设有防渗水层,所述防渗水层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渗水型屋顶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层(1)和第一弹簧(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1)的内部固定有钢筋(2),所述第一混凝土层(1)的顶部铺设有防渗水层(3),所述防渗水层(3)的顶部设置有保温层(4),其中,/n所述保温层(4)的上端铺设在有第二混凝土层(5),所述第二混凝土层(5)的内部均匀分布有水管(6),所述水管(6)的底部连接有连通管(7),所述第二混凝土层(5)靠近水管(6)顶端开设有踏板槽(8),所述踏板槽(8)的内部设置有踏板(9),所述踏板(9)靠近水管(6)的两侧开设有顶杆槽(10),所述第一弹簧(11)位于顶杆槽(10)的内部;/n所述第一弹簧(11)靠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水型屋顶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层(1)和第一弹簧(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1)的内部固定有钢筋(2),所述第一混凝土层(1)的顶部铺设有防渗水层(3),所述防渗水层(3)的顶部设置有保温层(4),其中,
所述保温层(4)的上端铺设在有第二混凝土层(5),所述第二混凝土层(5)的内部均匀分布有水管(6),所述水管(6)的底部连接有连通管(7),所述第二混凝土层(5)靠近水管(6)顶端开设有踏板槽(8),所述踏板槽(8)的内部设置有踏板(9),所述踏板(9)靠近水管(6)的两侧开设有顶杆槽(10),所述第一弹簧(11)位于顶杆槽(10)的内部;
所述第一弹簧(11)靠近顶杆槽(10)的开口侧连接有顶杆(12),所述水管(6)靠近开口侧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架(13),所述踏板(9)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14),所述安装架(13)靠近安装槽(14)的一侧固定有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传东马瑞高宇
申请(专利权)人:赵传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