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58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能够在防止水与发热零件接触的同时,提高发热零件的冷却效果。这种空调装置(100)的室外单元(2)被分隔为配设有送风机(27)的送风机室(S1)与送风机室(S1)以外的机械室(S2),设有发热零件(52),并具有筐体(60)与遮水板(91)。筐体(60)配设在送风机室(S1)内,设有开口(71b),且内部收纳有发热零件(52)。遮水板(91)配设在筐体(60)上设置开口(71b)的位置与收纳发热零件(52)的位置之间,采用易透气难透水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尤其涉及被分隔为配设有送风机的送风机室与送风机室以外的机械室、且设有发热零件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技术介绍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室外单元的壳体内部通常被从正面看来沿上下及前后方向延伸的隔板分割为送风机室与机械室。送风机室中设有热交换器、送风扇等,机械室中设有压缩机及反应器(reactor)等。另外,机械室中配设有内藏功率晶体管及电容器等各种电气安装零件的电气安装零件单元。利用该电气安装零件单元内的控制回路向送风扇、压缩机等供给驱动电力的同时,可对其进行驱动控制。电气安装零件单元内的电气安装零件通常实际安装于印刷电路板。然而,近年来,通过对压缩机的运行进行频率控制(即变频控制)从而更细致地控制运行状态的技术正逐渐得到推广使用。要进行这种变频控制,常常要采用作为发热零件的反应器等,如此一来就必须对发热零件进行冷却。针对这个问题,以往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如以下特许文献1中所示,在隔板上设置开口,配设反应器并使其与送风机室内的空间接触。也就是说,当室外单元的送风扇旋转时,空气从室外单元的外部通过热交换器流入室外单元的送风机室内,使作为发热零件的反应器附近产生空气流。该空气流可使滞留在反应器附近的热量发生扩散,因此能够使反应器冷却。特许文献1特开平-292142号公报然而,上述室外单元中,与送风机室内空间接触的部分只是反应器整体的一部分,即使利用送风扇制造空气流,要使反应器整体得到充分冷却也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因温度上升而导致使用条件受限等原因可能会使反应器无法完全发挥机会,因此,必须采用耐热性高的反应器,如此一来就会增加成本。而为了使反应器充分冷却,也可采用具有通气性的壳体覆盖反应器,以将反应器整体配设于送风机室内。然而,由于室外单元配置在屋外,因此会有雨水进入送风机室内部而到达反应器的危险性。这样一来,如果反应器含有水分,就可能引起短路,因此,必须采用耐热性高的反应器,如此一来就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装置,能够在防止水与发热零件接触的同时提高发热零件的冷却效果。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被分隔为配设有送风机的送风机室与送风机室以外的机械室,并且设有发热零件,其特征在于,具有筐体、遮水板。筐体配设在送风机室内,设有开口,内部可收纳发热零件。遮水板配设在筐体上设置开口的位置与收纳发热零件的位置之间,采用易透气难透水的结构。此处的易透气难透水的遮水板包含,例如设有大量海绵状细微小孔的板、在从筐体开口吸入的空气的流路中具有向上部分的板等。此处的设有大量细微小孔的板采用一种遮水板,该遮水板上设有大量可根据水滴大小捕捉某种程度大小水滴的细微小孔,在捕捉水分的同时使空气通过从而使空气与水分离。另外,采用在从筐体开口吸入的空气的流路中具有向上部分的板,可根据水与空气的比重,即利用比重大于空气的水难以上升至空气上方的性质使空气与水分离。以往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由于发热零件整体只有一部分被冷却,因此会发生发热零件无法充分冷却的情况。另外,即使将发热零件配设在送风机室内使其可充分冷却,也可能由于雨水等进入室外单元送风机室内部使其含有水分从而导致短路。然而,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用于收纳发热零件的筐体配设在配设有送风机的送风机室内并设有开口。因此,通过驱动送风机,产生从开口至筐体内部的空气流,就能够使收纳于筐体内部的发热零件产生的热量扩散从而防止热量滞留。另外,由于筐体配设在室外单元的送风机室内,因此屋外的雨水等也有可能到达筐体。然而由于在筐体上设置开口的位置与收纳发热零件的位置之间配设有易透气难透水的遮水板。因此,即使水分混杂在空气中从开口混入,也可利用遮水板有效减少到达发热零件配设场所的水分。如此一来,就能够在防止水与发热零件接触的同时,提高发热零件的冷却效果。且,本专利技术的室外单元还包含如下情况在筐体上设有多个开口的情况下,各开口与发热零件之间配设有遮水板;在筐体上设置开口的位置与收纳发热零件的位置之间,配设有多块遮水板。另外,遮水板只要是设置在开口与发热零件之间即可,还包括筐体与遮水板形成一体的室外单元在内。技术方案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筐体配设于送风机室的上方。在室外单元直接设置于屋外地面或地板等场所的情况下,若室外单元被屋外雨水等浸湿,收纳发热零件的筐体也有可能被水浸没。然而,本专利技术的收纳室外单元的筐体配设于送风机室的上方。因此,即使室外单元一时被屋外雨水等浸湿,也可以减低水浸没发热零件的危险性。技术方案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还具有电气安装零件单元。电气安装零件单元用于在机械室内配设发热零件以外的其它电气安装零件。在其它电气安装零件邻接于发热零件配设的情况下,发热零件所散发的热量可能会滞留在其它电气安装零件附近。且,如果其它电气安装零件是容易因受热而产生不良的部件,就必须使发热零件得到充分冷却以使热量不至于对其它电气安装零件产生不良影响,然而要做到这样的充分冷却十分困难。关于这一点,在发热零件与其它电气安装零件之间的配设距离随着室外单元小型化而逐渐缩短的今天,由于发热零件所散发的热量更容易滞留在电气安装零件的附近,这个问题就变得越发重要。然而,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将配设于电气安装零件单元中的其它电气安装零件配设在机械室内,就可将其与收纳于送风机室内的筐体内的发热零件分室配设。因此,可以减低发热零件散发的热量对其它电气安装零件产生的不良影响。而且即使在发热零件以外的其它电气安装零件也具有发热性的情况下,由于可将发热零件与具有发热性的其它电气安装零件分室配设,因此也同样可减低其分别发热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技术方案4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筐体配设在送风机室内部与机械室相反的一侧。此处的筐体配设在与机械室相反的一侧。因此,可延长发热零件与设置于机械室内部的其它电气安装零件之间的距离。如此一来,可防止发热零件所产生的热量泄漏至其它电气安装零件,从而更有效地防止发热零件对其它电气安装零件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技术方案5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还具有送风机台。利用该送风机台将送风机配设于送风机室。且筐体安装在该送风机台上。为了对收纳于筐体内部的发热零件进行冷却,筐体配设于室外机的送风机室内。像这样将筐体配设于送风机室内的情况下,通常必须在送风机室内新设用于配设筐体的支柱等。然而,本专利技术的筐体安装在安装送风机的送风机台上。因此,送风机台不仅可以作为配设送风机的台,还可以兼作配设筐体的台。这样就可以防止配设筐体所需部件数量的增加。如此一来,即使将筐体配设于送风机室内,也可以抑制会妨碍送风机室送风的部件数量的增加,从而防止可送风效率的减少。技术方案6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遮水板具有膨出部,该膨出部沿着从收纳发热零件的部分向着开口的方向膨出。在该膨出部的下端部分具有沿上下方向连通发热零件附近的空间与筐体开口附近的空间的遮水孔。由于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通常都配设于屋外,因此有时会有雨水等水分流入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2),被分隔为配设送风机(27)的送风机室(S1)与所述送风机室以外的机械室(S2),并设有发热零件(52),其特征在于,具有:配设在所述送风机室(S1)内、设有开口(71b)、且内部收纳所述发热零件(52) 的筐体(60); 配设在所述筐体(60)上设有所述开口(71b)的位置与收纳所述发热零件(52)的位置之间、易透气难透水的遮水板(9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崎直弘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