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多式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8460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一拖多式空调器室外机系统,包括:一个室外机连接若干个室内机的空调器;室外热交换器;在室外热交换器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冷媒的若干个压缩机,还包括:所述设置在压缩机的一侧,分离压缩机输出冷媒包含油的若干个油分离器;设置在油分离器的一侧,根据压缩机输出的冷媒的压力开闭的若干个热气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并列设置油回收管和热气管替代现有技术空调器的分别设置油回收管和热气管,不仅结构更加简单,还保留热气阀的作用,提高空调器的性能。压缩机中油输出过多时,开启热气阀,能回收单纯利用毛细管无法完全回收的油。减少了油回收管以及热气管的管道接触部位,减少加工部位,减少管道裂缝等潜在的不良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空调器,特别涉及的是一拖多式空调器室外机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空调器是吸入室内的高温空气后,经过热交换将其调整为低温的冷媒后输出到室内,由此对于室内进行制冷,或者经过相反的过程对于室内制暖的制冷/制暖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构成一个循环的机器。而且,最近的空调器除了制冷/制暖功能以外,还具备了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后,经过净化并再次输出到室内的具有空气净化功能和将多湿的空气变成干燥空气后,再次输出到室内的除湿功能等附加功能。同时,空调器分为室内机与室外机分别设置的分体式空调器和室内机与室外机设置成一体的一体式空调器。最近推出了适用于在家庭中需要设置2台以上的空调器或者在具备若干个办公建筑物各个房间设置空调器的一拖多式空调器。这种一拖多式空调器是在一个室外机上设置若干个室内机,具有与设置若干个分体式空调器相同的效果。图1是现有的一拖多式空调器的设置状态图;图2是现有的一拖多式空调器的组成以及冷媒流动方框图。由图可知,室外机1包括压缩机10、储液罐20以及室外热交换器30;室内机包括室内热交换器50和膨胀阀70。在一拖多式空调器中,一台室外机1上连接了若干个室内机50,室外机1和室内机50之间分别连接了具有相对高压力的高压管80和具有相对低压力的低压管90。如上构成的空调器在制冷时,室外机1的室外热交换器30起到对于压缩机10输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进行冷凝的作用。冷凝的冷媒通过膨胀阀70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状态,输出到室内热交换器60内部。流入室内热交换器60内部的冷媒与室内热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变成由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构成的2相冷媒。这种冷媒在经过储液罐20之后再次流入压缩机10内部,完成一次循环。所述空调器在进行制暖运转时,冷媒的流动过程和热交换器的作用与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转时相反。即,压缩机10压缩的冷媒以储液罐20->室内热交换器60->膨胀阀70->室外热交换器30的顺序流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60起到使在其内部流动的高温高压的冷媒和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凝器的作用;室外热交换器30起到使内部的低温低压的冷媒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器的蒸发器的作用。在室外机1上设置了室外热交换器30。室外热交换器30起到使内部的冷媒和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作用,在左右侧上成对设置。图3是现有的一拖多式空调器室外机的局部结构连接图。如图可知,在室外热交换器30的侧面设置了压缩机10。压缩机压缩冷媒,将其变成高温高压状态,左右设置一台。即,相对右侧设置进行匀速运动的匀速压缩机10’,相对左侧设置反相压缩机10”。在匀速压缩机10’和反相压缩机10”之间设置了储液罐20,用于收集液态冷媒,并向压缩机10输出气态冷媒。在压缩机10的一侧分别设置了油分离器12′、12″。油分离器12′、12″分离压缩机10输出的冷媒之后,回收到压缩机10内部。所述通过油回收管14与压缩机10连接。而且,在油回收管14内部形成了油分离器12′、12″分离的油可以回收到压缩机10内部的毛细管14’。在所述油分离管14的上侧设置了四通阀16。四通阀16通过配管与油分离器12′、12″连接,起到根据制冷/制暖运转切换冷媒流动方向的作用,其各个端口与压缩机10的出口(或者油分离器)、压缩机10入口(或者储液罐)、室外热交换器30以及室内机50连接。为了使从油分离器12′、12″流入四通阀16冷媒中的一部分冷媒直接流入储液罐20内部,横跨四通阀16设置了热气管18。所述热气管18起到在空调器运转中,需要提高流入储液罐20内部的低压冷媒的压力时,将压缩机10输出侧的高压冷媒直接供应到压缩机10入口的作用,在热气管18上设置了开闭配管的热气阀18a。但是,如上说明的现有技术的空调器室外机具有如下的问题点。即,所述油分离器12′、12″上分离的油通过毛细管14’总是定量的流入压缩机内部。由此在压缩机10缺油时,无法提供充足的油。如上构成的空调器冷媒流动循环中,热气管18和油回收管14分开设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且连接热气管18和油回收管14的配管多于热气管18和油回收管14,因此在相对比热气管18和油回收管14的加工部位增多,在受到振动时容易产生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回收油的油回收管和设置了热气阀的热气管一起设置在压缩机一侧的一拖多式空调器室外机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拖多式空调器室外机系统,包括在一个室外机上连接若干个室内机的空调器;用于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在室外热交换器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冷媒的若干个压缩机,还包括所述设置在压缩机的一侧,分离压缩机输出冷媒包含油的若干个油分离器;设置在油分离器的一侧,根据压缩机输出的冷媒的压力开闭的若干个热气阀。所述油分离器的一侧设置了将油回收到压缩机的油回收管。所述热气阀设置在与油回收管并列设置的热气管上。在所述油回收管上设置了给压缩机提供定量油的毛细管。所述热气阀是在压缩机压力低时开放,压力高时封闭的电磁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拖多式空调器室外机系统中,将回收通过压缩机冷媒中油的油回收管和设置了根据输出冷媒的压力开闭热气阀的热气管并列设置在压缩机一侧,用并列设置油回收管和热气管替代现有技术空调器的分别设置油回收管和热气管,并列设置油回收管和热气管,不仅使结构更加简单,而且还保留热气阀的作用,从而提高空调器的性能。当压缩机中油输出过多时,开启热气阀,由此能回收单纯利用毛细管无法完全回收的油。减少了油回收管以及热气管的管道接触部位,减少加工部位,减少管道裂缝等潜在的不良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一拖多式空调器的设置状态图; 图2是现有的一拖多式空调器的组成以及冷媒流动方框图;图3是现有的一拖多式空调器室外机的局部结构连接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拖多式空调器的设置状态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拖多式空调器的结构连接方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拖多式空调器的室外机的结构连接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拖多式空调器室外机的的局部结构连接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室外机系统压缩机压力变化的热气管动作状态的简要的流程图。《主要符号的说明》100室外机 102室外膨胀阀120匀速压缩机 120’反相压缩机120a冷媒喷射器 120b,120’b压缩机输出温度传感器120c,120’c压力开关 121均油管121’均油管温度传感器 122油分离器122’止回阀123油回收管123a毛细管 124四通阀124’高压传感器125热气管125’热气阀130过冷却器130’逆移动管 130’a过冷却膨胀阀130’b过冷却入口传感器 130’c过冷却出口传感器130a液管温度传感器 131干燥器132储液罐 132’吸入配管温度传感器132”低压传感器180室外热交换器180’管道组件 180a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80b室外温度传感器 182前面热交换器184后面热交换器200室内机202室内热交换器204膨胀阀210共同液管210’分支液管210”室外液管 212共同气管212’分支气管 212”室外气管 214高低压共同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拖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拖多式空调器室外机系统,包括:在一个室外机上连接若干个室内机的空调器;用于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在室外热交换器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冷媒的若干个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设置在压缩机的一侧,分离压缩机输出冷媒包含油的若干个油分离器;设置在油分离器的一侧,根据压缩机输出的冷媒的压力开闭的若干个热气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硕训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