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的冷媒泄漏感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8419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空气调节器的冷媒泄漏感知方法,包括判断驱动空气调节器的时候经过指定时间的第1阶段;空气调节器驱动之后经过了指定时间的时候从室内热交换器上设置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室内机上的吸入空气温度传感器接收测定温度的温度测定阶段;从温度测定阶段接收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e)和吸入空气的温度(Ta)差和控制部中已储存的数据比较的比较阶段;在比较阶段的温度差比已储存的数据小的时候判断为冷媒已泄漏的冷媒泄漏判断阶段。通过向室内机吸入的空气和室内热交换器的任意部分测定的温度差异准确地感知,根据室内热交换器的各部分各自不同的数据,感知冷媒泄漏与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更详细的是通过测定室内热交换器冷媒导管的温度和测定室内机吸入口温度差(ΔT)来感知冷媒泄漏与否的。
技术介绍
图8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结构图。如图8所示,根据现有技术的空气体调节器包括压缩机1、室外侧热交换器2、室内侧热交换器4以及膨胀阀门3来构成。在这里,使用冷媒作为运转空气调节器的媒介,空气调节器根据冷媒循环方向驱动制热循环或者制冷循环。并且,在空气调节器中循环的冷媒在空气调节器驱动较长时间的时候,发生设置时的错误或者使用者不注意等引起的导管泄漏的情况。所以,空气调节器有感知冷媒泄漏的方法。这里,以前韩国公开专利公报1998-28567号记载着空气调节器冷媒泄漏感知方法。韩国公开专利公报1998-2856号的空气调节器冷媒泄漏感知方法的主要内容是比较室内热交换器上感知的温度和已制作表格的特定温度,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比特定温度高指定值以上的时候判断为冷媒泄漏的情况的方法。不但如此,韩国公开专利公报1998-2856号上比较室内热交换器导管温度和已制作表格的特定温度,并为补偿室内温度以及室外温度的温度差而比较补偿的特定温度和室内热交换器温度来感知冷媒泄漏的方法。并且,韩国公开专利公报1998-2856号又记载了比较室内热交换器导管温度和已制作表格的特定温度来感知冷媒泄漏,并把这些结果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方法。如,根据现有技术的冷媒泄漏感知方法是充进空气调节器中的冷媒若泄漏则降低热效率,所以制热时测定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并且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比指定值以上高的时候判断为冷媒泄漏,并在维持指定值以内的时候,判断为冷媒维持适当量。但是,以前冷媒泄漏方法是只判断测定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是否指定值以上,所以根据测定误差以及空气调节器的动作状态的冷媒泄漏与否的感知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吸入的吸入空气温度和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差来更准确地确认冷媒泄漏与否的。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第1特征的,包括判断驱动空气调节器的时候经过指定时间的第1阶段;空气调节器驱动之后经过了指定时间的时候从室内热交换器上设置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室内机上的吸入空气温度传感器接收测定温度的温度测定阶段;从温度测定阶段接收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e)和吸入空气的温度(Ta)差和控制部中已储存的数据比较的比较阶段;在比较阶段的温度差比数据小的时候判断为冷媒已泄漏的冷媒泄漏判断阶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第2特征的,包括判断驱动空气调节器的时候经过指定时间的第1阶段;空气调节器驱动之后经过了指定时间的时候从室内热交换器上设置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室内机上的吸入空气温度传感器接收测定温度的温度测定阶段;从温度测定阶段接收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e)和吸入空气的温度(Ta)差(ΔT)和控制部中已储存的数据比较,并且比较温度差(ΔT)比已储存的指定数据1小或者比指定数据2大的比较阶段;在比较阶段的温度差比已储存的指定数据1小或者比指定数据2大的时候判断为冷媒已泄漏的冷媒泄漏判断阶段。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通过向室内机吸入的吸入空气和室内热交换器的任意部分测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异来更正确地感知冷媒的泄漏与否的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根据室内热交换器的各部分来确保各自不同的数据,所以具有更正确地感知冷媒的泄漏与否的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根据室内热交换器导管的温度(Te)和室内机吸入口温度(Ta)差(ΔT)来感知冷媒的泄漏与否,具有装置构成容易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空气调节器的斜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空气调节器的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冷媒泄漏感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中对冷媒充进量的吸入空气温度和室内热交换器分支端的温度差的图表,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中对冷媒充进量的吸入空气温度和室内热交换器出口端的温度差的图表,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冷媒泄漏感知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中对冷媒充进量的吸入空气温度和室内热交换器入口端的温度差的图表,图8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结构图。主要符号说明10压缩机 20室外热交换器30膨胀阀门40室内热交换器42冷媒配管44冷却片50室内热交换器入口端温度传感器60室内热交换器分支端温度传感器70室内热交换器出口端温度传感器100室内机 200室外机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空气调节器的斜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空气调节器的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冷媒泄漏感知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中对冷媒充进量的吸入空气温度和室内热交换器分支端的温度差的图表,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中对冷媒充进量的吸入空气温度和室内热交换器出口端的温度差的图表。如图1或者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体调节器包括压缩机10、室外侧热交换器20、膨胀阀门30以及室内侧热交换器40、控制空气调节器驱动的控制部(未图示)来构成,根据冷媒的循环方式以制热循环或者制冷循环驱动。在这里,室内侧热交换器40设置在室内机100上,室外侧热交换器20以及压缩机10设置在室外机200上,膨胀阀门30根据空气调节器有选择地设置在室内机100或者室外机200上。特别是,室内侧热交换器40包括流动冷媒的冷媒导管42,有效地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设置在冷媒导管42上的冷却片44来构成,冷媒导管42上设置测定冷媒导管42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0、60、70。在这里,入口端温度传感器50设置在向室内侧热交换器40流入的冷媒导管42入口端,分支端温度传感器60设置在分支通过入口端流入的冷媒的分支管(未图示),出口端温度传感器70设置在向室内侧热交换器40排出的出口端。室内机100上设置有促进室内侧热交换器40热交换的室内送风机48,室外机200上设置有促进室外侧热交换器20热交换的室外送风机28。特别是室内机100上设置有感知向室内机100内部吸入的空气温度的吸入空气温度传感器(未图示)。空气调节器上设有判断冷媒泄漏与否的冷媒泄漏感知方法,阻止冷媒泄漏时发生的压缩机10损伤以及制冷/制热效率的降低。如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冷媒泄漏感知方法,包括判断驱动空气调节器的时候经过指定时间的第1阶段(S10),空气调节器驱动之后经过了指定时间的时候从室内热交换器40上设置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0、70以及设置在室内机上的吸入空气温度传感器接收测定温度的第1温度测定阶段(S20),从第1温度测定阶段(S20)接收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e)和吸入空气的温度(Ta)差和控制部中已储存的数据比较的第1比较阶段(S30)。在第1比较阶段(S30)的温度差异比储存的数据小的时候为了确认冷媒已泄漏而停止压缩机10的压缩机停止阶段(S40),压缩机10的压缩机停止之后指定时间之后再启动压缩机10的压缩机再启动阶段(S50),从室内热交换器40上设置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60、70以及设置在室内机上的吸入空气温度传感器再次接收测定温度的第2温度测定阶段(S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器的冷媒泄漏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驱动空气调节器的时候经过指定时间的第1阶段;空气调节器驱动之后经过了指定时间的时候从室内热交换器上设置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室内机上的吸入空气温度传感器接收测定温度的温度测定阶段;从温度测定阶段接收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Te)和吸入空气的温度(Ta)差和控制部中已储存的数据比较的比较阶段;在比较阶段的温度差比已储存的数据小的时候判断为冷媒已泄漏的冷媒泄漏判断阶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京民韩在昱朴峯均崔德关黄盛俊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