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氯化钛泥浆超重力分离装置,涉及二氧化钛生产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过滤方式易堵塞,需要频繁停产更换布袋,还不能有效去除固体杂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四氯化钛泥浆超重力分离装置,包括四氯化钛泥浆储槽、超重力分离器、清液槽和浓渣槽,超重力分离器至少N级,N≥2且为整数;输送装置的进料端与四氯化钛泥浆储槽相连,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的入口相连,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的清液出口与下一级超重力分离器的入口相连直至第N级超重力分离器,第N级超重力分离器的清液出口连接至清液槽,各个超重力分离器的渣液出口均连接至浓渣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对四氯化钛泥浆超重力分离。
High gravity separation unit of titanium tetrachloride mu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氯化钛泥浆超重力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二氧化钛生产
,尤其是氯化法生产四氯化钛工艺中的四氯化钛泥浆超重力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氯化法生产四氯化钛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氯化、收尘、冷凝、精制四个工序。在生产四氯化钛工艺中,收尘、冷凝、精制过程均产生一定量的渣浆,这些渣浆即为TiCl4泥浆TiCl4泥浆的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收尘和冷凝处理过程中,气体经过淋洗塔和冷凝塔后,TiCl4、与TiCl4近沸点杂质和其他高沸点杂质被冷凝进入TiCl4液相中。另一方面,在四氯化钛过程生成的VOCl2与其它蒸馏、精馏产生的杂质以釜底残渣的形式被分离出去,残渣中还含有大部分的TiCl4。TiCl4泥浆中所含固体物的粒度、密度较小,一般在5微米以下,密度略大于液体TiCl4。目前,通过浓密机和布袋过滤器组合对TiCl4泥浆过滤分离。现有过滤分离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过滤过程中,粘稠不溶物在滤布上附着,导致过滤阻力大,易堵塞、能耗高。第二、过滤布袋需要频繁停产更换,布袋使用量大,清理布袋劳动环境恶劣。第三、过滤方式不能有效去除固体杂质,导致后续的四氯化钛工序中的蒸馏釜容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四氯化钛泥浆超重力分离装置,解决现有过滤方式易堵塞,需要频繁停产更换布袋,还不能有效去除固体杂质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四氯化钛泥浆超重力分离装置,包括四氯化钛泥浆储槽、超重力分离器、清液槽和浓渣槽,超重力分离器至少N级,分别为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第N级超重力分离器,N≥2且为整数;输送装置的进料端与四氯化钛泥浆储槽相连,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的入口相连,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的清液出口与下一级超重力分离器的入口相连直至第N级超重力分离器,第N级超重力分离器的清液出口连接至清液槽,各个超重力分离器的渣液出口均连接至浓渣槽。进一步的是:所述超重力分离器的入口端分别设置压力表。具体的:所述压力表为远传压力表,输送装置为分离输送泵,分离输送泵配备变频调速装置,变频调速装置与远传压力表电连接。具体的:所述分离输送泵和超重力分离器均由耐腐蚀合金材质制成。进一步的是:至少一级所述超重力分离器的清液出口、渣液出口的管路上连接视镜。具体的:所述超重力分离器为2~级。更具体的是:所述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的清液出口的出液含颗粒物粒径≤5mm。进一步的是:至少一级所述超重力分离器的清液出口、渣液出口的管路上分别设置阀门。具体的:所述阀门包括电动阀和手动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四氯化钛泥浆经过超重力分离器进行至少两次分离,避免了频繁停产更换布袋的问题,渣浆分离效果好,分离后减量到原总量的30%。由于浓渣槽的泥浆用于进入氯化炉泥进行回用,故减少了进入氯化炉泥浆量。输送装置为分离输送泵,分离输送泵采用变频控制,便于根据泥浆含渣量变频调整。超重力分离器的管路上连接视镜,便于直接观测超重力分离器分离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四氯化钛泥浆超重力分离装置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氯化钛泥浆储槽1、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第二级超重力分离器22、清液槽3、浓渣槽4、压力表5、分离输送泵6、电动阀71、手动阀72、泥浆泵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四氯化钛泥浆超重力分离装置,包括四氯化钛泥浆储槽1、超重力分离器、清液槽3和浓渣槽4,超重力分离器至少N级,N级超重力分离器分别为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第N级超重力分离器,N≥2且为整数,例如超重力分离器为2~4级。其中,图1所示实施例中,超重力分离器为2级。输送装置的进料端与四氯化钛泥浆储槽1相连,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的入口相连,输送装置用于向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提供四氯化钛泥浆。例如,输送装置为分离输送泵6,为便于调控分离输送泵6,分离输送泵6最好配备变频调速装置。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的清液出口与下一级超重力分离器的入口相连直至第N级超重力分离器,第N级超重力分离器的清液出口连接至清液槽3,各个超重力分离器的渣液出口均连接至浓渣槽4。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用于初分四氯化钛泥浆,其他级的超重力分离器作用于初分后的四氯化钛泥浆,控制清液含颗粒物含量≤10mg/L。清液槽3中的清液可另外通过各类沉降装置,如斜管沉降池、斜板沉降池等进行沉降,通过过滤器等机械截留,使清液含颗粒物含量≤0.5mg/L。超重力分离器分离出来的固体杂质进入浓渣槽4,可通过泥浆泵8雾化喷入氯化炉回用。当超重力分离器为两级时,如图1所示,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的清液出口与第二级超重力分离器22的入口相连,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和第二级超重力分离器22的渣液出口均连接至浓渣槽4。此外,当超重力分离器超过两级时,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的清液出口与第二级超重力分离器的入口相连,第二级超重力分离器的清液出口再与下一级超重力分离器的入口相连,以此类推至最后一级超重力分离器,各个超重力分离器的渣液出口均连接至浓渣槽4,最后一级超重力分离器即为第N级超重力分离器。为了便于监控超重力分离器的运行状态,超重力分离器的入口端分别设置压力监测装置,压力监测装置在每一级的超重力分离器的入口端均设置,第N级超重力分离器的清液出口也可设置压力监测装置,例如设置压力表5,此外也可在管道内设置压力传感器。其中,压力表5最好为远传压力表,便于获取数据并未自动化控制提供基础数据。远传压力表与分离输送泵6配备的变频调速装置电连接,便于相应调控分离输送泵6。压力监测装置将各个点位的压力值传至控制系统,实现对四氯化钛泥浆进入超重力分离器的运行集中监测。当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入口处的压力大于正常值,说明四氯化钛泥浆中大颗粒杂质已经堵塞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则需要暂停运行,并开启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的渣液出口与浓渣槽5之间管路上的阀门,将杂质排入浓渣槽5。由于四氯化钛泥浆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管道、输送装置、超重力分离器需要直接接触四氯化钛泥浆的部分均由耐腐蚀材料制成,例如分离输送泵6和超重力分离器直接接触四氯化钛泥浆的部分由耐腐蚀合金材质制成。为了便于观测超重力分离器运行状态,超重力分离器的清液出口、渣液出口的管路上连接视镜。超重力分离器之间的管道上还分别设置阀门。可在每一级的重力分离器的清液出口、渣液出口的管路上分别设置阀门,也可根据工艺条件减少阀门的布置数量,例如图1所示。超重力分离器的清液出口、渣液出口的管路上的阀门可串联设置电动阀71和手动阀72。电动阀71便于自动控制,手动阀72是为了防止电动阀71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便于检修以及维持设备正常运行。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即超重力分离器为两级时,适合分离含渣量为2~10%的四氯化钛泥浆。分离输送泵6出口压力0.05~1.00MPa。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的作用在于初步分离四氯化钛泥浆中的大粒径固体杂质,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四氯化钛泥浆超重力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氯化钛泥浆储槽(1)、超重力分离器、清液槽(3)和浓渣槽(4),超重力分离器至少N级,分别为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第N级超重力分离器,N≥2且为整数;输送装置的进料端与四氯化钛泥浆储槽(1)相连,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的入口相连,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的清液出口与下一级超重力分离器的入口相连直至第N级超重力分离器,第N级超重力分离器的清液出口连接至清液槽(3),各个超重力分离器的渣液出口均连接至浓渣槽(4)。/n
【技术特征摘要】
1.四氯化钛泥浆超重力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氯化钛泥浆储槽(1)、超重力分离器、清液槽(3)和浓渣槽(4),超重力分离器至少N级,分别为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第N级超重力分离器,N≥2且为整数;输送装置的进料端与四氯化钛泥浆储槽(1)相连,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的入口相连,第一级超重力分离器(21)的清液出口与下一级超重力分离器的入口相连直至第N级超重力分离器,第N级超重力分离器的清液出口连接至清液槽(3),各个超重力分离器的渣液出口均连接至浓渣槽(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氯化钛泥浆超重力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重力分离器的入口端分别设置压力表(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氯化钛泥浆超重力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表(5)为远传压力表,输送装置为分离输送泵(6),分离输送泵(6)配备变频调速装置,变频调速装置与远传压力表电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钇钒众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