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然通风器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然通风器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室内通风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自然通风器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自然通风器的作用是能够利用室内外气压差及风压实现自然通风,持续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从而使室内外空气循环。并且由于自然通风器无需用电,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现有的自然通风器通常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形成通风腔,壳体朝向室内的一面设有与通风腔的连通的室内出风口,壳体朝向室外的一面设有与通风腔连通的室外进风口,壳体朝向室内的一面设置有控制室内出风口开启或关闭的开闭装置,室内出风口和室外进风口处分别设置有过滤网。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设置过滤网,虽然具备防蚊、除尘效果,但对室外的隔音效果较差,存在噪音影响,并且室外进风口为常规风口结构,仅仅实现通风功能,并不能对潮湿空气中携带的水分进行阻挡和排出,影响通风腔干燥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自然通风器,不仅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然通风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室内壳体(11)、室外上壳体(12)和室外下壳体(13),所述室内壳体(11)顶部与室外上壳体(12)顶部之间通过上连接件(2)连接固定,室内壳体(11)底部与室外下壳体(13)底部之间通过下连接件(3)连接固定,所述室外上壳体(12)底部与室外下壳体(13)顶部之间留有间隙空间,该间隙空间形成室外进风口(4),所述室内壳体(11)、室外上壳体(12)、室外下壳体(13)、上连接件(2)以及下连接件(3)之间共同围合形成横向两侧敞开的通风室(5),所述室内壳体(11)上设置有与通风室(5)连通的室内出风口和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通风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室内壳体(11)、室外上壳体(12)和室外下壳体(13),所述室内壳体(11)顶部与室外上壳体(12)顶部之间通过上连接件(2)连接固定,室内壳体(11)底部与室外下壳体(13)底部之间通过下连接件(3)连接固定,所述室外上壳体(12)底部与室外下壳体(13)顶部之间留有间隙空间,该间隙空间形成室外进风口(4),所述室内壳体(11)、室外上壳体(12)、室外下壳体(13)、上连接件(2)以及下连接件(3)之间共同围合形成横向两侧敞开的通风室(5),所述室内壳体(11)上设置有与通风室(5)连通的室内出风口和用于开启或关闭室内出风口的开闭机构(6),所述通风室(5)内设置有隔音棉(7),所述室外下壳体(13)顶部具有向通风室(5)内部延伸的弧形导向板(131),所述弧形导向板(131)的凹面朝向室外进风口(4),且弧形导向板(131)延伸端具有向室外上壳体(12)延伸的倾斜延伸段(1311),所述倾斜延伸段(1311)底面设置有滴水槽(13111),所述通风室(5)两侧敞口处分别设置有堵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延伸段(1311)高于室外上壳体(12)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上壳体(12)底部与弧形导向板(131)之间设置有过滤网一(91),所述室外上壳体(12)底部内侧设有用于安装过滤网一(91)的上插槽一(121),所述弧形导向板(131)的凹面设有用于安装过滤网一(91)的下插槽一(132),所述过滤网一(9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接固定于上插槽一(121)和下插槽一(13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壳体(11)背向通风室(5)的一面设置有盖板(10),所述盖板(10)上设有若干通风孔一,且盖板(10)朝向室内壳体(11)的一面设置有过滤网二(9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壳体(11)朝向通风室(5)的一面顶部设有用于与室外上壳体(12)连接的上连接部一(111),室内壳体(11)朝向通风室(5)的一面底部设有用于与室外下壳体(13)连接的下连接部一(112),所述室外上壳体(12)顶部设有用于与上连接部一(111)连接的上连接部二(122),所述室外下壳体(13)底部设有用于与下连接部一(112)连接的下连接部二(133),所述上连接件(2)插接固定于上连接部一(111)与上连接部二(122)之间,所述下连接件(3)插接固定于下连接部一(112)与下连接部二(133)之间,所述隔音棉(7)安装在室内壳体(11)朝向通风室(5)的一面的中部,且隔音棉(7)上设有若干通风孔二。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志高,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驰茂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