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螺纹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173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螺纹球阀,包括阀体,球体阀芯和控制元件;阀体包括容纳腔以及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流道和多个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垂直于第二流道,多个第二流道呈放射状排布;球形阀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球形阀芯设有用于将第一流道连通于第二流道的流通道,控制元件包括阀杆和压盖,阀杆一端与与球体阀芯连接,另一端穿过压盖中心孔伸出阀体,通过转动阀杆带动球形阀芯转动以此控制第一流道和多个第二流道的连接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单球阀多流道的设计,以此来实现仅仅只用一个球阀实现对于多通道排管的定向控制,从而在安装的过程中,节省了安装空间,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也更加简便。

A ball valve with internal thr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螺纹球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螺纹球阀。
技术介绍
内螺纹球阀属于阀门的一种,实用性很强,所以内螺纹球阀的使用非常广泛,目前市场上的内螺纹球阀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目前安装的需要,市面上的内螺纹球阀无法满足对于多通道排管的定向控制,或者对于多通道排管的,需要安装多个球阀。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内螺纹球阀只能控制一条管路的切断或开启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定向控制多通道排管的内螺纹球阀。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内螺纹球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球体阀芯和控制元件;所述阀体包括容纳腔以及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流道和多个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垂直于所述第二流道,多个所述第二流道呈放射状排布;所述球形阀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球形阀芯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二流道的流通道;所述控制元件包括阀杆和压盖,所述阀杆一端与与球体阀芯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穿过压盖中心孔伸出所述阀体。优选的,所述球体阀芯内部开设流通道,所述流通道呈T形,所述流通道的其中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流通道的其余两端分别连通于两个所述第二流道。优选的,所述球体阀芯内部开设通道,所述流通道呈L形,所述流通道的其中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流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流道。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是阀体中部的空腔,所述球体阀芯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球体阀芯能够在所述容纳腔内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流道端口内设置内螺纹,所述第二流道端口通过螺纹连接有阀盖,且所述阀盖与所述多个第二流道连接处都固定设置有密封垫片。进一步的,所述球形阀芯顶部开设内螺纹孔,所述阀杆与球形阀芯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处设置止推垫片。进一步的,所述阀杆伸出阀体部分末端轴向设置四个两两相对且平行的长方形端面。进一步的,所述压盖与所述阀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且在所述压盖与所述阀体在连接部内设置O形片。进一步的,所述阀杆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填料,所述填料为防水密封材料。进一步的,第二流道的数量设有四个,四个第二流道呈十字形布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内螺纹球阀,通过单球阀多流道的设计,以此来实现仅仅只用一个球阀实现对于多通道排管的定向控制,从而在安装的过程中,节省了安装空间,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也更加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内螺纹五通球阀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内螺纹五通球阀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内螺纹五通球阀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内螺纹五通球阀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其中,1、阀体;2、阀盖;3、球体阀芯;4、密封垫片;5、阀杆;6、止推垫片;7、垫片;8、O形片;9、填料;10、压盖;11、第一流道;12、第二流道;13、螺丝。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螺纹球阀,其包括阀体1,球体阀芯3和控制元件;阀体1包括容纳腔以及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流道11和多个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二流道12,第一流道11垂直于第二流道12,多个第二流道12呈放射状排布;容纳腔是阀体中部的空腔,球体阀芯3安装在该容纳腔内,且球体阀芯3能够在容纳腔内转动,且球形阀芯3设有用于将第一流道11连通于第二流道12的流通道,控制元件包括阀杆5和压盖10,阀杆5一端与与球体阀芯3连接,另一端穿过压盖10中心孔伸出阀体,通过旋转阀杆5来控制球形阀芯3的旋转角度,进而通过球形阀芯的内部流通道连接阀体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进而实现单球阀对多流道的定向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如图3所示,球体阀芯3内部开设流通道,流通道呈T形,流通道的其中一端连通于第一流道11,流通道的其余两端分别连通于两个所述第二流道12,此实施例可以通过旋转球形阀芯的角度达到将单流道转换为多流道,将水流输送到两个方向。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如图4所示,球体阀芯内部开设通道,流通道呈L形,流通道的其中一端连通于第一流道11,流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二流道12,此实施例可以通过旋转球形阀芯的角度改变水流的输送方向。优选的,阀体1第二流道12端口内设置内螺纹,第二流道12端口通过螺纹连接阀盖2,阀盖2与多个第二流道12连接处都固定设置有密封垫片4。优选的,球形阀芯3顶部开设内螺纹孔,阀杆5与球形阀芯3通过螺纹连接,在连接处设置止推垫片6,需说明的是止推垫片的设置避免了阀杆与球形阀芯的之间连接松动。优选的,阀杆5伸出阀体部分末端轴向设置四个两两相对且平行的长方形端面,需说明的是,长方形端面用来安装旋转轮盘或者手柄。优选的,压盖10与阀体1通过螺丝13固定连接,且在压盖10与阀体1在连接部内设置O形片8;优选的,阀杆5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填料9,填料为防水密封材料,填料9将阀杆5进行轴向定位,并且填补阀杆和阀体之间的空隙,防止了阀杆与阀体之间的缝隙漏水。优选的,如图1-4所示,第二流道12的数量设有四个,四个第二流道12呈十字形布置。综上,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螺纹球阀,包括阀体,球体阀芯和控制元件;阀体包括容纳腔以及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流道和多个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垂直于第二流道,多个第二流道呈放射状排布;球形阀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球形阀芯设有用于将第一流道连通于第二流道的流通道,控制元件包括阀杆和压盖,阀杆一端与与球体阀芯连接,另一端穿过压盖中心孔伸出阀体,通过转动阀杆带动球形阀芯转动以此控制第一流道和多个第二流道的连接状态,本专利技术通过单球阀多流道的设计,以此来实现仅仅只用一个球阀实现对于多通道排管的定向控制,从而在安装的过程中,节省了安装空间,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也更加简便。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螺纹球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球体阀芯(3)和控制元件;所述阀体(1)包括容纳腔以及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流道(11)和多个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二流道(12),所述第一流道(11)垂直于所述第二流道(12),多个所述第二流道(12)呈放射状排布;/n所述球形阀芯(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球形阀芯(3)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流道(11)连通于所述第二流道(12)的流通道;/n所述控制元件包括阀杆(5)和压盖(10),所述阀杆(5)一端与与球体阀芯(3)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穿过压盖(10)中心孔伸出所述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螺纹球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球体阀芯(3)和控制元件;所述阀体(1)包括容纳腔以及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流道(11)和多个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二流道(12),所述第一流道(11)垂直于所述第二流道(12),多个所述第二流道(12)呈放射状排布;
所述球形阀芯(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球形阀芯(3)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流道(11)连通于所述第二流道(12)的流通道;
所述控制元件包括阀杆(5)和压盖(10),所述阀杆(5)一端与与球体阀芯(3)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穿过压盖(10)中心孔伸出所述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螺纹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阀芯(3)内部开设流通道,所述流通道呈T形,所述流通道的其中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流道(11),所述流通道的其余两端分别连通于两个所述第二流道(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螺纹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阀芯内部开设通道,所述流通道呈L形,所述流通道的其中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流道(11),所述流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流道(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螺纹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是阀体中部的空腔,所述球体阀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伟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富睿阀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