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孔震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981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孔震击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储力单元和撞击单元,所述储力单元和所述撞击单元通过贯穿于两者的管状长杆实现能量在所述储力单元储存和在所述撞击单元释放;所述长杆两端均连接有外壁上设有用于放置贯通线的螺旋槽的绕线管,用于实现贯通线在仪器内的自锁;所述储力单元和所述撞击单元外均设有可沿井壁滚动的扶正装置,用于将射孔震击器在井筒中扶正居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射孔震击器通过优化设计储力单元和撞击单元,大幅缩短仪器串的整体长度,能够满足仪器串整体套装在防喷管内的要求;可以实现仪器串在遇卡时及时、快速、多次震击解卡,施工工艺简单有效、提高施工作业安全性和经济性。

A kind of perforating j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孔震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射孔增产
,具体涉及一种射孔震击器。
技术介绍
在射孔作业中,由于射孔枪在井下需要产生爆破作业,且存在坐封桥塞直径大、井下有沉沙等问题,仪器串在泵送及上拉过程中非常容易卡住。如在坐封工具坐封桥塞时,桥塞的卡瓦张开后会咬住套管,若坐封不完全,桥塞未脱离坐封工具,上提射孔仪器串极易遇卡。在油气井射孔后,仪器容易产生飞边毛刺,凸出仪器外壳,变相地将仪器外径增大,因而遇卡风险更大,亟需一种射孔震击器在仪器遇卡时进行解卡。但现有技术中的震击器主要是用于钻井和测井工况,如:专利文献CN109458149A中公开了一种脉冲震击解卡器,用于石油钻探、采油修井井下打捞管柱和工农业生产遇卡等
;专利文献CN205743801U公开了一种震击器,用于油管钻修井作业领域。对于常规、钻井测井作业,遇卡后可通过拉断弱点来将电缆拉出来,仪器串则留在井筒中,再投放打捞设备将仪器串打捞出来,仪器易受损,且成本增加,影响工程进度,若是打捞不上来,损失整个仪器串,将产生更大的费用。而对于射孔作业,若采取上述处理方式不仅存在成本增加、工程进度减缓等问题,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在炮弹都未释放情况下上拉,提出地面则存在很大的爆炸风险。此外,尤其重要的是,射孔作业中仪器串需整体套装在防喷管内,因而要求射孔震击器不能过长。综上,现有技术中针对钻井、测井应用而研发的震击器,并不能适用于射孔作业中,亟需开发一种适用于射孔作业的震击器,在射孔仪器遇卡时进行及时解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孔震击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储力单元和撞击单元,所述储力单元为用于通过上拉电缆储存震击能量的装置,所述撞击单元为触发后可接收所述震击能量产生震击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力单元和所述撞击单元通过贯穿于两者的管状长杆实现能量在所述储力单元储存和在所述撞击单元释放;所述长杆两端均连接有外壁上设有用于放置贯通线的螺旋槽的绕线管,所述绕线管两端设有所述螺旋槽的出入口,用于贯通线的引入和引出;所述储力单元和所述撞击单元外均设有可沿井壁滚动的扶正装置,用于将射孔震击器在井筒中扶正居中;所述扶正装置为对开式结构,包括扣合在所述储力单元和/或所述撞击单元外围的扶正本体,所述扶正本体外侧设有滚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优选的射孔震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滚轮的滚轮轴,所述滚轮和所述滚轮轴的配合面上均设有用于存放钢珠的圆弧槽;所述滚轮轴上设有便于与所述滚轮的配合安装的缺口,在配合安装完成后可通过挡块填补所述缺口。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优选的射孔震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两端均连接有导向管,所述绕线管卡在所述导向管内,并通过弹性挡圈进行限位。进一步地,所述储力单元由储力限位部分为上下两部,分别为上储力本体和下储力本体;所述导向管设于所述上储力本体内并穿过所述储力限位部与所述长杆连接,所述导向管上依次套设有平衡弹簧底座、平衡压力弹簧和平衡压力活塞,所述平衡弹簧底座和所述平衡压力活塞与所述上储力本体滑动密封连接,所述上储力本体在所述平衡压力弹簧处与外界连通。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储力本体和所述下储力本体为插接连接的分体式结构,所述储力限位部为所述下储力本体插入所述上储力本体内的储力插接部。更进一步地,所述长杆上依次套设有储力弹簧底座、储力弹簧和储力连接头,所述储力弹簧底座与所述下储力本体滑动连接且被所述储力限位部限位,所述储力连接头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储力本体的端口。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优选的射孔震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单元由撞击上限位部、撞击下限位部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别为上撞击本体、中撞击本体和下撞击本体;所述撞击上限位部上具有连通所述上撞击本体和所述中撞击本体的细长孔。进一步地,所述上撞击本体内设有依次套设在所述长杆上的撞击连接头、撞击弹簧和撞击活塞,所述撞击连接头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撞击本体的端口,所述撞击活塞与所述上撞击本体滑动连接且被所述撞击上限位部限位。进一步地,所述中撞击本体内具有粗径部和细径部,套设在所述长杆上的撞击锤与所述中撞击本体的细径部滑动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中撞击本体和所述下撞击本体为插接连接的分体式结构,所述撞击下限位部为所述下撞击本体插入所述中撞击本体内的撞击插接部。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射孔震击器可以在仪器卡住初期及时产生撞击动作,给卡住的仪器串提供向上的撞击力,可有效解决解卡仪器,避免仪器卡死;本专利技术中的射孔震击器通过优化设计储力单元和撞击单元,大幅缩短仪器串的整体长度,能够满足仪器串整体套装在防喷管内的要求;本专利技术中的射孔震击器可以实现仪器串在遇卡时及时、快速、多次震击解卡,施工工艺简单有效、提高施工作业安全性和经济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中扶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中扶正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储力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2中承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2中绕线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2中绕线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撞击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扶正装置,2-储力单元,3-撞击单元,4-1-1-扶正本体,1-2-第一螺钉,1-3-滚轮轴,1-4-滚轮,1-5-挡块,1-6-滚轮钢珠,1-7-黄油嘴,2-1-上储力本体,2-2-二芯承压盘,2-2-1-压套,2-2-2-第一接插件,2-2-3-第一绝缘套,2-2-4-第九O形圈,2-2-5-密封针,2-2-6-第二绝缘套,2-2-7-第二接插件,2-2-8-承压盘,2-3-第一O形圈,2-4-排气塞,2-5-轴用挡圈,2-6-第二O形圈,2-7-平衡弹簧底座,2-8-第三O形圈,2-9-导向管,2-10-平衡压力弹簧,2-11-第一导向带,2-12-第四O形圈,2-13-平衡压力活塞,2-14-定向螺钉,2-15-第一定向键,2-16-下储力本体,2-17-固定螺钉,2-18-防退螺钉,2-19-长杆,2-20-第五O形圈,2-21-第二定向键,2-22-第一对开螺环,2-23-储力连接头,2-24-第六O形圈,2-25-储力弹簧,2-26-第二导向带,2-27-储力弹簧底座,2-28-第二对开螺环,2-29-第七O形圈,2-30-第八O形圈,2-31-第三导向带,2-32-绕线管,2-33-弹性挡圈,3-1-撞击连接头,3-2-第十O形圈,3-3-撞击弹簧,3-4-上撞击本体,3-5-撞击活套,3-6-第十一O形圈,3-7-第十二O形圈,3-8-第十三O形圈,3-9-第十四O形圈,3-10-中撞击本体,3-11-第十五O形圈,3-12-小弹簧,3-13-压丝,3-14-第十六O形圈,3-15-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孔震击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储力单元和撞击单元,所述储力单元为用于通过上拉电缆储存震击能量的装置,所述撞击单元为触发后可接收所述震击能量产生震击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储力单元和所述撞击单元通过贯穿于两者的管状长杆实现能量在所述储力单元储存和在所述撞击单元释放;所述长杆两端均连接有外壁上设有用于放置贯通线的螺旋槽的绕线管,所述绕线管两端设有所述螺旋槽的出入口,用于贯通线的引入和引出;/n所述储力单元和所述撞击单元外均设有可沿井壁滚动的扶正装置,用于将射孔震击器在井筒中扶正居中;所述扶正装置为对开式结构,包括扣合在所述储力单元和/或所述撞击单元外围的扶正本体,所述扶正本体外侧设有滚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孔震击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储力单元和撞击单元,所述储力单元为用于通过上拉电缆储存震击能量的装置,所述撞击单元为触发后可接收所述震击能量产生震击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力单元和所述撞击单元通过贯穿于两者的管状长杆实现能量在所述储力单元储存和在所述撞击单元释放;所述长杆两端均连接有外壁上设有用于放置贯通线的螺旋槽的绕线管,所述绕线管两端设有所述螺旋槽的出入口,用于贯通线的引入和引出;
所述储力单元和所述撞击单元外均设有可沿井壁滚动的扶正装置,用于将射孔震击器在井筒中扶正居中;所述扶正装置为对开式结构,包括扣合在所述储力单元和/或所述撞击单元外围的扶正本体,所述扶正本体外侧设有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孔震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本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滚轮的滚轮轴,所述滚轮和所述滚轮轴的配合面上均设有用于存放钢珠的圆弧槽;所述滚轮轴上设有便于与所述滚轮的配合安装的缺口,在配合安装完成后可通过挡块填补所述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孔震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两端均连接有导向管,所述绕线管卡在所述导向管内,并通过弹性挡圈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孔震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力单元由储力限位部分为上下两部,分别为上储力本体和下储力本体;所述导向管设于所述上储力本体内并穿过所述储力限位部与所述长杆连接,所述导向管上依次套设有平衡弹簧底座、平衡压力弹簧和平衡压力活塞,所述平衡弹簧底座和所述平衡压力活塞与所述上储力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玉刘兴春李坤刘殿清郑伟林张帅唐胜超李国良李阳兵周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