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侧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92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器室内侧底盘,在室内侧底盘上,设置有安装结构,用于与多种部件的一侧组装的状态,对多种部件进行支撑,防止多种部件向底座隔热部件产生压力的安装结构以贯穿底座隔热部件的状态向外露出;可以防止室内侧底盘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底座隔热部件由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制造。底座隔热部件以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吸热侧内的室内热交换器为准,其一侧的厚度大于另一侧的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侧底盘,以室内热交换器为准,按不同的厚度形成其前后方厚度不同的底座隔热部件,防止排水盘内部的低温冷凝水造成室内侧底盘底面出现水珠。而且设置有安装结构,可以防止设置在吸热侧的多个部件压缩底座隔热部件。提高底座隔热部件的隔热效果和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空调器室内侧底盘设有安装结构,防止在排水盘集积的低温冷凝水引发室内侧底盘底面出现水珠现象的空调器室内侧底盘。
技术介绍
通常,空调器是安装在汽车、办公室或家庭等室内空间或墙壁上,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的制冷/制热设备,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门-蒸发器构成,形成一连串制冷回路。特别是,空调器在结构上通常可分为放热侧(适用于普通空调器时,主要设置在室外,因此也称为“室外侧”或“室外机”)和吸热侧(适用于普通空调器时,主要设置在室内,因此也称为“室内侧”或“室内机”);在放热侧中设置有冷凝器和压缩机,在吸热侧中设置有蒸发器。众所周知,空调器大体上可分为,放热侧和吸热侧分离的分体型空调器,以及放热侧和吸热侧一体形成的一体型空调器。图1是传统技术的空调器外观示意图。图2是传统技术的空调器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传统技术的空调器底盘和排水盘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空调器的外观由大体上具有箱形结构的外壳形成;即由形成右侧面外观的右侧面板10,形成正面外观的正面面板20,形成左侧面外观的左侧面板30,形成顶面外观的顶面面板40,以及形成下部外观的底盘50构成。在外壳内部,设有多种部件。在右侧面板10和左侧面板30之间,按左右方向横向设置挡板60。以挡板60为准,其前方形成吸热侧70,后侧形成放热侧80。在吸热侧70的左侧部分,设有室内风扇72。室内风扇72强行地吹送空气,让通过吸热侧吸入口22流入的空气重新排向外部。,在室内风扇72的周围,设有风扇机壳72′。风扇机壳72′的底面接触地设置在底盘50上,其左侧端接触地设置在左侧面板30上。在正面面板20上,形成有吸热侧吸入口22和吸热侧排出口24。吸热侧吸入口22是室内空气流入的入口,吸热侧排出口24是内部空气排向室内空间时的出口。在正面面板20的右侧部分,按上下方向,长长地形成有吸热侧吸入口22。在吸热侧吸入口22的边缘,向前突出形成有吸入口管道导向件22′,让管道(图略)容易地得到安装。在吸热侧吸入口22的左侧,形成有吸热侧排出口24。吸热侧排出口24形成在室内风扇72的前方、特别是与室内机72上半部对应的位置,让按室内风扇72圆周方向排出的空气容易地排向室内空间。在吸热侧排出口24的边缘部位,形成有排出口管道导向件24′,引导管道(图略)的设置。在吸热侧70内,设置被称为室内侧热交换器的蒸发器74。蒸发器74设置在吸热侧吸入口22和吸热侧排出口24之间,左右划分吸热侧70的内部空间。从而,通过吸热侧吸入口22流入的室内空间空气,流过蒸发器74时进行热交换,之后通过吸热侧排出口24,排向室内空间。在蒸发器74的下侧,设有排水盘76。排水盘76位于与蒸发器74下端对应的位置,对蒸发器74滴落的冷凝水进行集水。在排水盘76的右侧前端(图3为准),设有排水管76′,向外导流排水盘76内部的冷凝水。排水管76′与空调器外部连通为宜。排水盘76安装在底盘52上,得到固定。即,在排水盘76的前后面下端,突出形成有矩形板状安装结构76″;安装结构76″通过螺丝组装在底盘82上,防止排水盘76在底盘52上发生游动。当排水盘76内部对低温冷凝水进行集水后,在排水盘76的周围,会产生水珠。为了防止出现水珠,设置多个隔热部件。即、在排水盘76的前后面,粘贴着排水盘隔热部件D;在靠近排水盘76的底盘52上面,设置底座隔热部件B。通过螺丝把安装结构76″安装在底盘52上面后,排水盘76的前后面以及底面,被排水盘隔热部件D以及底座隔热部件B环抱,可以防止出现水珠。在形成于挡板60后侧的放热侧80内部中央,设有压缩机82。压缩机82把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通常采用大型涡轮式压缩机82。在放热侧80中,设置被称为室外热交换器的冷凝器84。冷凝器84环抱着放热侧80的后侧部,让外部空气与冷媒进行热交换。即,冷凝器84大体上具有“∩”形(从上方观察时)形状,让内部的冷媒与通过右侧面板10、左侧面板30以及后方流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在右侧面板10的正面、正面面板20的后端部、以及后方,有时还设置吸入格栅(图略)。在顶面面板40上,设有室外风扇86。即,在相当于放热侧80上侧的顶面面板40上,形成有放热侧排出口42;在放热侧排出口42下部,设有室外风扇86。在室外风扇86的外部,还设有导流空气流动的管口44;在放热侧排出口42的上侧,设有排出格栅46。在吸热侧70的左侧端部,还设有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的控制面板。但是,具有上述结构的传统空调器存在如下问题。即,在排水盘76的前后面以及底面上,设有隔热部件,防止由于集积在排水盘76内部的低温冷凝水引起出现水珠;排水盘76通过螺丝固定地安装在底盘50上。从而,组装螺丝时,排水盘76和底盘50之间的底座隔热材料B被压缩,使排水盘76的底面靠近底盘50上面,隔热材料实际上不能起隔热作用。如果隔热材料B不能起隔热作用,则底盘50的底面会出现水珠,有可能引发漏电等安全事故。不仅如此,各种问题会引发使用者对产品的不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单独的安装结构、调整设置在排水盘底面的隔热部件厚度,让排水盘底面以不按压隔热部件的结构得到安装的空调器室内侧底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器室内侧底盘,在室内侧底盘上,形成有安装结构,用于与多种部件的一侧组装的状态,对多种部件进行支撑,防止多种部件向底座隔热部件产生压力的安装结构以贯穿底座隔热部件的状态向外露出;可以防止室内侧底盘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底座隔热部件由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制造。底座隔热部件由一部分的厚度大于另一部分的厚度的结构形成。底座隔热部件以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吸热侧内的室内热交换器为准,其一侧的厚度大于另一侧的厚度。安装结构包括有通过多回折曲板材、在下部形成空间,在上部一侧穿孔形成有组装孔并与多种部件通过螺丝结合的组装部;以及插入在组装部的一侧,对多个部件进行支撑的支撑部构成。室内侧底盘上设置有多个安装结构。在室内侧底盘一侧,凹陷形成有可插入、固定安装结构的收容槽。安装结构的高度值与收容槽的深度和底座隔热部件的厚度相加值相对应。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侧底盘,以室内热交换器为准,按不同的厚度形成其前后方厚度不同的底座隔热部件。从而,防止排水盘内部的低温冷凝水造成室内侧底盘底面出现水珠。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侧底盘,在一侧设置有另外的安装结构,可以防止设置在吸热侧的多个部件压缩底座隔热部件。从而,可以防止空调器的外面出现水珠,提高底座隔热部件的隔热效果和提高安全性,以及提高客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技术的空调器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传统技术的空调器内部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传统技术的空调器底盘和排水盘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空调器外观结构示意图;图5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空调器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侧底盘和排水盘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侧底盘重要结构——安装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是在本专利技术空调器室内侧底盘的上面,安装多种部件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9是在本专利技术空调器室内侧底盘的上面,安装多种部件的安装状态侧断面示意图。其中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室内侧底盘,其特征在于,在室内侧底盘上,设置有安装结构(400),用于与多种部件的一侧组装的状态,对多种部件进行支撑,防止多种部件向底座隔热部件产生压力的安装结构(400)以贯穿底座隔热部件(274)的状态向外露出;可以防止室内侧底盘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底座隔热部件(274)由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制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载恒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