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泵拔轴套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4992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泵拔轴套器具,包括:支撑板,长度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顶丝,可伸缩地穿设在支撑板上,并位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卡环组件,包括第一半环部、第二半环部以及连接组件,连接组件连接在第一半环部和第二半环部之间以调节第一半环部和第二半环部之间的距离;导杆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第一导向杆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半环部上,且第一导向杆可移动地穿设在第一通孔内,第二导向杆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半环部上,且第二导向杆可移动地穿设在第二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使用机泵拔轴套器具进行作业时,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不需要长时间的作业,方便操作,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Equipment for pulling shaft sleeve of machin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泵拔轴套器具
本技术涉及拔轴套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泵拔轴套器具。
技术介绍
在油田生产中,集油站、注水站都广泛应用各种类型的离心泵,而在联合站机泵是最多的主要设备,机泵是集输生产中必用的设备,油气集输生产过程中如发现机泵故障后,应及时消除,否则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事故。同时根据使用时间期限,要分别对机泵进行保养,每年对机泵的保养及大修都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在机泵二级保养中,最难作业的就是拆卸机泵的轴套。泵的轴套与泵轴采用过盈配合,一旦因水垢等杂质卡住或轴套变形很难取下来,在拆卸时要具有一定的外力才能顺利的将轴套从泵轴拆卸下来。在实际拆卸中,通常采用铜棒和榔头将其慢慢敲出。采用这种形式拆卸不但安全上存在隐患,而且由于轴套本身很薄、轴套表面光滑无夹持或卡的部位,拆卸时钢棒的位置很难固定,在敲击过程中容易敲到手上,在检修作业中也会发生手受伤等安全事故。其次由于拆装是采用锤击,用力过大会损坏内衬套,用力过小又很难将其拆卸,且容易造成轴套破损或者破坏过盈配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泵拔轴套器具,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泵拔轴套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长度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n顶丝(20),所述顶丝(20)可伸缩地穿设在所述支撑板(1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和所述第二通孔(12)之间;/n卡环组件(30),所述卡环组件(30)包括第一半环部(31)、第二半环部(32)以及连接组件(33),所述连接组件(33)连接在所述第一半环部(31)和所述第二半环部(32)之间以调节所述第一半环部(31)和所述第二半环部(32)之间的距离;/n导杆组件(40),所述导杆组件(40)包括第一导向杆(41)和第二导向杆(42),所述第一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泵拔轴套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长度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
顶丝(20),所述顶丝(20)可伸缩地穿设在所述支撑板(1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和所述第二通孔(12)之间;
卡环组件(30),所述卡环组件(30)包括第一半环部(31)、第二半环部(32)以及连接组件(33),所述连接组件(33)连接在所述第一半环部(31)和所述第二半环部(32)之间以调节所述第一半环部(31)和所述第二半环部(32)之间的距离;
导杆组件(40),所述导杆组件(40)包括第一导向杆(41)和第二导向杆(42),所述第一导向杆(41)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半环部(31)上,且所述第一导向杆(41)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11)内,所述第二导向杆(42)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半环部(32)上,且所述第二导向杆(42)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泵拔轴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和所述第二通孔(12)均为沿所述支撑板(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泵拔轴套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杆(41)和所述第二导向杆(42)均为螺杆,所述螺杆远离所述卡环组件(3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螺母(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新梁立宝何新飞张璐项友兵陆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