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勇专利>正文

带灭菌通道的医用防护烧结透气材料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397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灭菌通道的医用防护烧结透气材料制作方法,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纳米银离子粉末、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组合而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选用颗粒度360纳米粒径,纳米银离子粉末选用颗粒度120纳米粒径,纳米二氧化钛粉末选用颗粒度240纳米粒径。透气材料各原料的体积配比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75%,纳米银离子粉末±15%,纳米二氧化钛粉末±10%。透气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经原料配比、加料、合模、烧结、加温、保温、冷却后出模,形成烧结成型的具有灭菌通道和全贯通的微孔透气材料制成品,迫使冠状病毒无法通过,即便通过也在通道内受纳米氧化钛的催化被银离子充分杀死,可作为医用防护服材料。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edical protective sintering ventilating material with sterilization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灭菌通道的医用防护烧结透气材料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制作的多孔透气材料,特别涉及一种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纳米银离子、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组成的具有灭菌通道和全贯通的医用防护的烧结微孔透气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肺炎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交叉感染,医用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的使用正得到进一步重视,但是其选材与制造同样十分重要。由于冠状病毒的粒径特别小,平均粒径为100纳米,极易透过一般的防护材料而侵害人体,因此对于特定人员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如医务人员、隔离病区工作人员、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疑似和确诊病例转运人员、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标本采集人员、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等;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医用防护服材料按组织结构可分为机织、非织造布和复合材料三大类,以加工复合技术来说有整理加工、涂层和覆膜三类方法。医用防护服材质主要有聚丙烯纺粘布、聚酯纤维与木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灭菌通道的医用防护烧结透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材料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纳米银离子粉末、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组合而成,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选用颗粒度360纳米粒径,纳米银离子粉末选用颗粒度120纳米粒径,纳米二氧化钛粉末选用颗粒度240纳米粒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灭菌通道的医用防护烧结透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材料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纳米银离子粉末、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组合而成,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选用颗粒度360纳米粒径,纳米银离子粉末选用颗粒度120纳米粒径,纳米二氧化钛粉末选用颗粒度240纳米粒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灭菌通道的医用防护烧结透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材料各原料的体积配比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75%,纳米银离子粉末±15%,纳米二氧化钛粉末±10%。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灭菌通道的医用防护烧结透气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1)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置入高速混料机,加温至95℃,然后开启封盖倒入纳米银离子粉末,加温至120℃,冷却出料;
(2)将混炼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料投入模框,进行来回推拉铺料,待四角、平面铺平后,启动压机将上模加力至0.5kgf/m2,使基材在模腔内密实;
(3)烧结:开启导热油加温,使导热油流经模框内的弧形盘管对模框进行升温加热烧结,模框温度按段设定,第一节温度控制在35℃-130℃,第二节温度控制在130℃-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