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一个完美的骨科种植体植入种植体后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Goodman(GoodmanSB,Biomaterials2013,34(13):3174-3183)提出骨科生物涂层植入物在涂料未来重点提高骨整合,减少慢性炎症反应。韩(Han,Biomaterials,2010.31(13):p.3465-70.)认为,优良的骨科假体不仅要有促进骨组织生长的潜能,而且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总之,对骨科内植入表面功能化改性不仅要要抑制植入物周围炎症反应,还需提高植入物骨整合。目前构建骨科假体体外实验大多局限于促进成骨性能研究,但机体对假体的反应是非常复杂的,有些修饰的骨科假体体外实验促进成骨效果较好,但体内骨整合实验却不太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体外很难模拟一个体内环境。机体对内植物的炎症反应被认为影响假体体内性能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生物材料的设计应该基于避免宿主的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聚醚醚酮材料浸在的强酸中进行酸化,然后在去离子水中浸泡以除去多余的酸,然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室温干燥,即得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聚醚醚酮材料浸在的强酸中进行酸化,然后在去离子水中浸泡以除去多余的酸,然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室温干燥,即得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酸为HF、HNO3、或HF与HNO3等比例的混合酸中的一种,所述的HF与HNO3均为AR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聚醚醚酮材料浸在的强酸溶液中0.5h,然后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h以除去多余的酸,然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3次,每次20min,干燥,得到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功能化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改性的聚醚醚酮材料具有促进成骨分化及骨矿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彬恩,岳冰,霍市城,王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