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醛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22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甲醛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印有叉齿电极的陶瓷片上印刷金属锡层,进行退火处理;进行超声,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多次清洗后、烘干;将陶瓷片置于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将生长出的锡氧化物前驱体浸入新鲜的过氧化氢H

Synthesis of sensitive material for formaldehyde gas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醛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甲醛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室内空气污染源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家具污染,新装家具中夹层胶水、地毯、油漆、和绝大多数的塑料制品都会释放出有机小分子气体(VOCs),这些气体中包含大量的容易引起人类疾病的甲醛气体。对此,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甲醛释放标准。因此,近年来人们对甲醛检测市场,特别是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甲醛检测设备需求越来也高。目前,甲醛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多为氧化锌、二氧化锡作为敏感基底材料,其中二氧化锡是一种重要的n型半导体,具有合适的导带价带位置,且成本低廉,是半导体传感器敏感材料的研究重点。纳米结构的二氧化锡会因其不同的形貌产生不同的性能,一维纳米线结构的二氧化锡更是具有奇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1)一维结构的二氧化锡拥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该形貌对其作为气体传感器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拥有更多的活性位点,以获取目标气体;2)一维纳米线结构可以提供很好的电子通道;3)一维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晶体长大,延长使用寿命。由于目前的氧化锡纳米线多为粉体状态,经厚膜、薄膜印刷,点胶机点图或其他方式涂附加热片上,因此纳米线整体状态为彼此交叉错落,大大降低了原有的优势。所以,目前的甲醛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响应灵敏度偏低,且选择性差,长时间使用还存在零点漂移情况。另外,粉体敏感材料与衬底结合的牢固程度也是导致传感器性能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甲醛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的合成方法,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大大提高传感器的响应值,保障了敏感材料的相应的长期稳定性,并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敏感材料的结合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甲醛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印有叉齿电极的陶瓷片上印刷金属锡层,并对印刷好的金属锡层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氧化锡薄层;步骤2:对陶瓷片进行超声,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多次清洗后、烘干,使得氧化锡薄层的表面微观结构为凹凸不平的氧化锡颗粒,可作为氧化锡纳米线生长的种子层;步骤3:将陶瓷片置于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1-36h,生长出锡氧化物前驱体,该锡氧化物前驱体的形貌为阵列排布纳米线的形貌;步骤4:将生长出的锡氧化物前驱体(陶瓷片)浸入新鲜的第一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大量蒸馏水冲洗,再置于空气中自然干燥,得到纳米线阵列;其中,所述第一溶液包括过氧化氢H2O2(30wt%)和一水合氨NH3·H2O(25wt%),H2O2和NH3·H2O的体积比为1-10:10-1;步骤5:将纳米线阵列在富氧环境中恒温退火0.1-5h,该恒温温度为200-800℃,得到金红石型二氧化锡纳米SnO2NW;步骤6:将金红石型二氧化锡纳米SnO2NW冷却至室温。优选的,步骤1的具体操作如下:A、准备一片已经印有叉齿电极的陶瓷片,清洗备用;B、称取粒径为10-100微米的锡粉,然后加入锡粉质量1-3倍的松油醇、0.01-0.5倍的司盘85(山梨坦三油酸酯)和0.01-0.2倍的乙基纤维素,充分混匀,得到金属锡的印刷浆料;C、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图案的丝印网版,在印刷机上以印刷间隙为0.1-50微米、压力为5-200Pa的指标,对陶瓷片表面进行丝网印刷,以得到1-10微米厚度的金属锡层;D、将印刷好的陶瓷片在120-800℃的温度下恒温退火0.5-5h,可以挥发掉有机物,得到具有一定图案的氧化锡薄层。优选的,在步骤3中:所述反应釜的内衬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反应釜中的混合溶液包括水、2-丁酮、乙醇、盐酸(浓度为37%)和锡酸四丁酯(Sn(OBun)4),所述水占混合溶液的0-50%,所述2-丁酮占混合溶液的5-20%,所述乙醇占混合溶液的0-10%,所述盐酸占混合溶液的20-80%,所述锡酸四丁酯占混合溶液的1-11%;所述反应釜中的混合溶液恒温控制,该恒温温度为120-300℃。优选的,在步骤5中:所述富氧环境的氧气流量为0.5-1.0Lmin-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将金属锡层图案化,退火处理后形成一层二氧化锡种子层,再经过水热法将二氧化锡生长为纳米线结构,这种二氧化锡纳米线结构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大大提高传感器的响应值;另外,这种阵列排布的纳米线结构可以提供更通畅的电子通道,降低敏感材料内阻;再者,这种纳米线线结构属于原位生长纳米线,材料的结合力更保障了敏感材料的相应的长期稳定性,同时阵列排布的纳米线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晶粒长大,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最后,该纳米线结构可控,可以为后续气体传感器研究提供基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甲醛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中二氧化锡纳米线微观形貌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甲醛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中二氧化锡纳米线放大后的微观形貌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甲醛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印有叉齿电极的陶瓷片上印刷金属锡层,并对印刷好的金属锡层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氧化锡薄层;步骤2:对陶瓷片进行超声,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多次清洗后、烘干,使得氧化锡薄层的表面微观结构为凹凸不平的氧化锡颗粒,可作为氧化锡纳米线生长的种子层;步骤3:将陶瓷片置于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10h(该反应时间可为1-36h之间的任意时间,包含1h和36h本身),生长出锡氧化物前驱体,该锡氧化物前驱体的形貌为阵列排布纳米线的形貌;所述反应釜的内衬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反应釜中的混合溶液包括水、2-丁酮、乙醇、盐酸(浓度为37%)和锡酸四丁酯(Sn(OBun)4),所述水占混合溶液的0%(该比例可为0-50%之间的任意数值,包含0%和50%本身),所述2-丁酮占混合溶液的11%(该比例可为5-20%之间的任意数值,包含5%和20%本身),所述乙醇占混合溶液的7%(该比例可为0-10%之间的任意数值,包含0%和10%本身),所述盐酸占混合溶液的75%(该比例可为20-80%之间的任意数值,包含20%和80%本身),所述锡酸四丁酯占混合溶液的7%(该比例可为1-11%之间的任意数值,包含1%和11%本身);所述反应釜中的混合溶液恒温控制,该恒温温度为120-300℃(该温度值可为120-300℃之间的任意数值,包含120℃和300℃本身);步骤4:将生长出的锡氧化物前驱体(陶瓷片)浸入新鲜的第一溶液中,10分钟后用大量蒸馏水冲洗,再置于空气中自然干燥,得到纳米线阵列(该纳米线阵列相对于浸泡前的锡氧化物前驱体的结晶性更好、更为稳定);其中,所述第一溶液包括过氧化氢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甲醛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在印有叉齿电极的陶瓷片上印刷金属锡层,并对印刷好的金属锡层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氧化锡薄层;/n步骤2:对陶瓷片进行超声,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多次清洗后、烘干,使得氧化锡薄层的表面微观结构为凹凸不平的氧化锡颗粒,可作为氧化锡纳米线生长的种子层;/n步骤3:将陶瓷片置于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1-36h,生长出锡氧化物前驱体,该锡氧化物前驱体的形貌为阵列排布纳米线的形貌;/n步骤4:将生长出的锡氧化物前驱体(陶瓷片)浸入新鲜的第一溶液中,后用大量蒸馏水冲洗,再置于空气中自然干燥,得到纳米线阵列;其中,所述第一溶液包括过氧化氢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醛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印有叉齿电极的陶瓷片上印刷金属锡层,并对印刷好的金属锡层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氧化锡薄层;
步骤2:对陶瓷片进行超声,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多次清洗后、烘干,使得氧化锡薄层的表面微观结构为凹凸不平的氧化锡颗粒,可作为氧化锡纳米线生长的种子层;
步骤3:将陶瓷片置于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1-36h,生长出锡氧化物前驱体,该锡氧化物前驱体的形貌为阵列排布纳米线的形貌;
步骤4:将生长出的锡氧化物前驱体(陶瓷片)浸入新鲜的第一溶液中,后用大量蒸馏水冲洗,再置于空气中自然干燥,得到纳米线阵列;其中,所述第一溶液包括过氧化氢H2O2(30wt%)和一水合氨NH3·H2O(25wt%),H2O2和NH3·H2O的体积比为1-10:10-1;
步骤5:将纳米线阵列在富氧环境中恒温退火0.1-5h,该恒温温度为200-800℃,得到金红石型二氧化锡纳米SnO2NW;
步骤6:将金红石型二氧化锡纳米SnO2NW冷却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醛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操作如下:
A、准备一片已经印有叉齿电极的陶瓷片,清洗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华谷文陈红林张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麦茂思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