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订线双汇流打捆智能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931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书本打捆设备领域的一种胶订线双汇流打捆智能流水线,旨在解决打捆设备利用率的问题,其包括第一捆扎机,第一捆扎机上设有压板,第一压板两侧设有捆扎传送带,第一捆扎机的一侧设有中转台,中转台相邻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第一运输机构和第二运输机构,第一运输机构和第二运输机构包括与中转台连接的第一运输传送带和第二运输传送带,第一运输机构和第二运输机构分别与两条书本生产线连接,中转台上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滚轴,滚轴平行于中转台与第一运输机构连接的侧边,中转台上设有驱动滚轴转动的驱动装置,相邻滚轴之间设有中转传送带,中转台上设有驱动中转传送带升降的第一升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打捆设备利用率的效果。

An intelligent assembly line for bind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订线双汇流打捆智能流水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书本打捆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胶订线双汇流打捆智能流水线。
技术介绍
现代化的工厂中,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取代了人力劳动,不仅节省了劳动成本,还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动化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书籍经过书籍生产线生产出来,再被整理好后,一般为了方便运输,需要将书籍打捆并包装好,而现有的打捆方式绝大部分靠人手用扎带打捆包装,或使用扎带机给书籍上扎带打捆,步骤繁锁且人力托抬书籍会使人肌肉疲劳,且打捆的书籍堆会因为松散的结构而体积相对较大,使其占用空间较大且不利于运输。现有的公开号为CN110203439A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书籍打捆设备的压书机构,包括架体、运输机构、定位机构和压实机构;运输机构固定安装于架体底部的一侧,压实机构包括升降装置和压板,升降装置安装于架体上运输机构所在的一侧,压板可滑动的设置于架体上,压板与升降装置的输出杆固定连接;定位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定位架,定位架左右对称且可转动的设置于架体上升降装置的两侧,驱动装置与定位架驱动连接。从书籍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书籍通过运输机构运输进入该设备,经由该设备上安装的传感器来确认输入的书籍是否到达指定位置,并控制定位架的从架体内转出。当书籍到达指定位置时,定位机构启动运行,定位架从架体内转出并将书籍的前后夹紧和定位,同时定位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整理功能,可以将部分错位的书籍通过定位架施加的压力进行压齐。书籍被定位后,压实机构开始运行,升降装置驱动压板降与书籍顶面接触,并继续施加压力,将整团松散的书籍堆压实,减小该书籍堆的占用空间,利于保存和运输。压实书籍后,通过与该用于书籍打捆设备的压书机构固定连接来使用的扎带机给压实的书籍堆套上扎带,为书籍打捆。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打捆设备通过运输机构与一条生产线连接,通常从书籍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书籍需要推积到一定的数量后,再运输至打捆设备中,在对书籍进行堆积时,打捆设备处于闲置状态,降低了打捆设备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订线双汇流打捆智能流水线,其具有提高打捆设备利用率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胶订线双汇流打捆智能流水线,包括第一捆扎机,所述第一捆扎机上设有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两侧设有捆扎传送带,所述第一捆扎机的一侧设有中转台,所述中转台相邻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第一运输机构和第二运输机构,所述第一运输机构和第二运输机构包括与中转台连接的第一运输传送带和第二运输传送带,所述第一运输机构和第二运输机构分别与两条书本生产线连接,所述中转台上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滚轴,所述滚轴平行于中转台与第一运输机构连接的侧边,所述中转台上设有驱动滚轴转动的驱动装置,相邻所述滚轴之间设有中转传送带,所述中转台上设有驱动中转传送带升降的第一升降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来自两条书本生产线的成摞的书本由第一运输机构和第二运输机构运输至中转台,第一运输传送带将成摞的书本直接运输至转动的滚轴上,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滚轴转动将一条书本生产线的书本运输至捆扎传送带上,然后有捆扎对成摞的书本进行捆扎;第二运输传送带将成摞的书本运输即将达到中转台时,第一升降装置带动中转传送带升高至中转传送带高出滚轴的上表面,第二运输传送带上的书本与中转传送带接触,有中转传送带运输至滚轴上方,然后第一升降装置带动中转传送带降落至滚轴上表面下方,第二运输传送带运输的第二个书本生产线的书本与滚轴接触,被滚轴运输至运输至捆扎传送带上,然后有捆扎对成摞的书本进行捆扎。中转台的设置使两条生产线的书准确送达捆扎机上,减少第一捆扎机的闲置时间,提高打捆设备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运输传送带和第二运输传送带朝向中转台的一端均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包括发生器和接收器,所述发生器和接收器设置在同一侧,所述第一运输传送带和第二运输传送带相对发生器和接收器的一侧设有正对发生器和接收器的反光板,所述红外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升降装置、第一运输传送带和第二运输传送带的动力源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条生产线的书本达到第一运输传送带的尽头时,书本处于第一运输传送带的红外传感器和反光板之间,接收器就接收不到发生器的信号,控制器收到第一运输传送带上有书本即将进入中转台,控制第二运输传送带停止运行,避免在中转台上有书本时,第二运输传送带的书本也被运输至中转台上,避免发生碰撞;当第二条生产线的书本达到第二运输传送带的尽头时,书本处于第二运输传送带的红外传感器和反光板之间,接收器就接收不到发生器的信号,控制器收到第二运输传送带上有书本即将进入中转台,控制第一升降装置将中转传送带升高,对第二运输传送带上的出本进行运输至中转台上,控制第一运输传送带停止运行,避免在中转台上有书本时,第一运输传送带的书本也被运输至中转台上,避免发生碰撞;红外传感器和反光板的设置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的干预,避免两条生产线的书本发生碰撞的情况,减少成摞书本发生倾倒的情况,稳定中转台对书本的运输,提高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捆扎机远离中转台的一侧设有转向机,所述转向机背离第一捆扎机的一侧设有第二捆扎机,所述转向机包括转向台和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壁连接有驱动升降板转动的转向用电机,所述转向用电机电机上设有驱动转向用电机电机的第二升降装置,所述转向台上设有供升降板穿过的通孔,所述升降板上方设有与升降板对应且可升降的顶板,所述转向台还包括设置于通孔两侧的转向传送带,所述转向传送带的运输方向与捆扎传送带的运输方向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摞的书本经过第一捆扎机后对成摞的书本进行一个方向的捆扎,成摞的书本在第一捆扎机打捆完成后,有捆扎传送带运输至转向机上,由转向传送带运输至通孔上方,转向传送带停止,第二升降装置将电机和升降板升高至书本与顶板抵接,然后转向用电机启动带动升降板在水平方向上旋转九十度,完成书本的转向,升降板落下,转向传送带启动,将完成转向的书本运输至第二捆扎机上对书本从另一个方向进行捆扎,两个方向的捆扎提高书本额捆扎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板朝向顶板的一侧设有防滑纹路,所述顶板上朝向顶板的一侧设有万向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路的设置增大升降板与书本的摩擦力,滚珠的设置减小顶板与书本的摩擦力,减小书本在升降板上打滑,是书本能稳定的转动,提高书本的转向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轴背离第一运输机构的一侧设有书本整理装置,所述书本整理装置包括设置于中转台背离第一运输传送带一侧且运动方向与滚轴转动方向一致的整理传送带,所述整理传送带背离中转台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整理传送带与第一捆扎机的捆扎传送带抵接且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整理传送带背第一捆扎机的一侧设有整理架,所述整理架包括竖直推板,所述竖直推板背离整理传送带的一侧设有整理气缸,所述整理气缸的推动轴轴向方向垂直于整理传送带的运输方向,所述第一捆扎机的捆扎传送带靠近整理传送带的一端两侧均设有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订线双汇流打捆智能流水线,包括第一捆扎机(1),所述第一捆扎机(1)上设有压板(11),所述第一压板(11)两侧设有捆扎传送带(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捆扎机(1)的一侧设有中转台(3),所述中转台(3)相邻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第一运输机构(5)和第二运输机构(6),所述第一运输机构(5)和第二运输机构(6)包括与中转台(3)连接的第一运输传送带(56)和第二运输传送带(64),所述第一运输机构(5)和第二运输机构(6)分别与两条书本生产线连接,所述中转台(3)上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滚轴(31),所述滚轴(31)平行于中转台(3)与第一运输机构(5)连接的侧边,所述中转台(3)上设有驱动滚轴(31)转动的驱动装置(37),相邻所述滚轴(31)之间设有中转传送带(32),所述中转台(3)上设有驱动中转传送带(32)升降的第一升降装置(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订线双汇流打捆智能流水线,包括第一捆扎机(1),所述第一捆扎机(1)上设有压板(11),所述第一压板(11)两侧设有捆扎传送带(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捆扎机(1)的一侧设有中转台(3),所述中转台(3)相邻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第一运输机构(5)和第二运输机构(6),所述第一运输机构(5)和第二运输机构(6)包括与中转台(3)连接的第一运输传送带(56)和第二运输传送带(64),所述第一运输机构(5)和第二运输机构(6)分别与两条书本生产线连接,所述中转台(3)上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滚轴(31),所述滚轴(31)平行于中转台(3)与第一运输机构(5)连接的侧边,所述中转台(3)上设有驱动滚轴(31)转动的驱动装置(37),相邻所述滚轴(31)之间设有中转传送带(32),所述中转台(3)上设有驱动中转传送带(32)升降的第一升降装置(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订线双汇流打捆智能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传送带(56)和第二运输传送带(64)朝向中转台(3)的一端均设有红外传感器(4),所述红外传感器(4)包括发生器(43)和接收器(42),所述发生器(43)和接收器(42)设置在同一侧,所述第一运输传送带(56)和第二运输传送带(64)相对发生器(43)和接收器(42)的一侧设有正对发生器(43)和接收器(42)的反光板(44),所述红外传感器(4)连接有控制器(41),所述控制器(41)与第一升降装置(36)、第一运输传送带(56)和第二运输传送带(64)的动力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订线双汇流打捆智能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捆扎机(1)远离中转台(3)的一侧设有转向机(2),所述转向机(2)背离第一捆扎机(1)的一侧设有第二捆扎机(12),所述转向机(2)包括转向台(21)和升降板(22),所述升降板(22)底壁连接有驱动升降板(22)转动的转向用电机(23),所述转向用电机(23)电机上设有驱动转向用电机(23)电机的第二升降装置(25),所述转向台(21)上设有供升降板(22)穿过的通孔(24),所述升降板(22)上方设有与升降板(22)对应且可升降的顶板(26),所述转向台(21)还包括设置于通孔(24)两侧的转向传送带(29),所述转向传送带(29)的运输方向与捆扎传送带(13)的运输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订线双汇流打捆智能流水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东吴宁周郭杰董武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思维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