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飞行器立尾及立尾优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900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飞行器立尾及立尾优化设计方法,该高速飞行器立尾包括包括全动舵面、固定舵面和连接转轴,全动舵面通过连接转轴与固定舵面可转动地连接,连接转轴与立尾弦平面的垂直面之间呈夹角设置。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立尾绕垂直转轴转动时为了满足低速飞行的机动性能需求导致的立尾质量增加和飞行稳定性降低的技术问题。

An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of high speed aircraft t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飞行器立尾及立尾优化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飞行器立尾及立尾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高速飞行器是当前国内外发展的热门飞行器,飞行马赫数范围较大,高度为临近空间大气层内,因其较快的飞行速度和较高的飞行高度,可以使得飞行器机动能力较强,军用和民用价值均比较大。高速飞行器一般采用无平尾设计和立尾设计的翼身融合气动布局,为了使得高速飞行器全飞行剖面内均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能,在航向满足稳定性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通过设计立尾的偏转形式可使得高速飞行器全飞行剖面内均具有较好的机动性。现有技术中,高速飞行器气动布局中立尾一般设计为绕垂直转轴转动的全动立尾,且立尾一般向外倾斜一定角度以满足航向和俯仰方向的配平需求,其立尾舵面绕直转轴的偏转形式使得立尾偏转舵面上气动力呈线性变化,即整个舵面的偏转角度从翼根至翼尖的偏转角度一致。而绕垂直转轴转动的立尾舵面在低速飞行中作为俯仰配平舵面使用时,存在舵面俯视图投影面积较小的问题,为了满足低速飞行时的大机动性能需求,需要加大立尾的面积,这会导致立尾的结构质量增加和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飞行器立尾(10),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飞行器立尾(10)包括全动舵面(11)、固定舵面(12)和连接转轴(13),所述全动舵面(11)通过所述连接转轴(13)与所述固定舵面(1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转轴(13)与立尾弦平面的垂直面之间呈夹角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飞行器立尾(10),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飞行器立尾(10)包括全动舵面(11)、固定舵面(12)和连接转轴(13),所述全动舵面(11)通过所述连接转轴(13)与所述固定舵面(1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转轴(13)与立尾弦平面的垂直面之间呈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飞行器立尾(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轴(13)与所述立尾弦平面的垂直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至50°。


3.一种高速飞行器立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飞行器立尾优化设计方法用于优化设计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飞行器立尾(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飞行器立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飞行器立尾优化设计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高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所述高速飞行器的立尾失速攻角和机翼失速攻角确定立尾的后掠角;
根据所述立尾(10)的后掠角、所述高速飞行器的翼型相对厚度、根弦长、翼尖弦长和展弦比确定所述立尾(10)的平面构型;
根据所述立尾(10)的尾容量、机翼参考面积、机翼平均气动弦长、机翼展长、立尾在水平方向投影的1/4平均气动弦长至机翼1/4平均气动弦长轴向距离和立尾在垂直方向投影的1/4平均气动弦长至机翼1/4平均气动弦长轴向距离确定所述立尾(10)的参考面积;
根据所述高速飞行器的稳定性要求、所述机翼参考面积和质心位置确定所述立尾(10)的外倾角;
根据所述高速飞行器的大机动性能要求确定所述立尾(10)的连接转轴(13)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连兴王全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