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功能用室内消防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77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防功能用室内消防栓,属于消防器材技术领域。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侧壁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绕设有消防带,所述消防带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转动杆内设置有与连接头卡接的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头抵接于凹槽内的固定件。使用此种室内消防栓,可便于收纳消防带。

An indoor fire hydrant for fire fight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功能用室内消防栓
本技术涉及消防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消防功能用室内消防栓。
技术介绍
消防栓,一种固定式消防设施,主要作用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火源。分室内消火栓和室外消火栓。消防系统包括,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灭火器系统,有的还会有自动喷淋系统,水炮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火探系统,水雾系统等。消火栓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出水灭火。传统的室内消防栓包括消防栓防护箱,消防栓放置于消防栓防护箱内,且防护箱内放置有消防带,用于在发生火灾时,将消防带安装于消防栓上,对距离较远的地方进行灭火,由于消防带过长,在消防带使用完毕后,需要工作人员将消防带折叠,再放置于防护箱内,使得消防带的收纳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功能用消防栓,具有便于收纳消防带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消防功能用室内消防栓,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侧壁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绕设有消防带,所述消防带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转动杆内设置有与连接头卡接的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头抵接于凹槽内的固定件。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消防带时,将连接头插入凹槽内,操作固定件,将连接头固定于凹槽内,转动转动杆,转动杆转动时,消防带则围绕于转动杆外,则可进行消防带的收纳。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用于抵接连接头的挡片与扭簧,所述挡片转动设置于凹槽的内侧壁,所述连接头卡接于挡片与凹槽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凹槽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挡片连接,所述挡片与凹槽侧壁垂直时,扭簧呈自然状态。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连接头时,将连接头伸入凹槽内,连接头抵接挡片向下转动,扭簧呈压缩状态,连接头伸入至挡片与凹槽形成的空腔内时,挡片抵接连接头的上表面,则连接头固定于挡片与凹槽形成的空腔内。进一步,所述转动杆包括内杆与套设于内杆外的外杆,所述内杆远离外杆的一端与防护箱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凹槽设置于外杆上且凹槽的开口与外杆的外侧壁齐平,所述内杆上沿内杆长度方向设置有供凹槽移动的滑移槽。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收纳消防带时,将外杆从内杆上拉出,此时凹槽的外壁于滑移槽的内壁上移动,当人工将外杆上的凹槽拉动至防护箱外的位置时,即可转动外杆,进行外杆的转动,外杆转动带动内杆转动。通过转动杆可伸缩的设置,可在进行消防带收纳时,在防护箱外进行收纳,避免防护箱阻碍消防人员的操作。进一步,所述内杆与防护箱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内杆同轴,所述轴承的外圈与防护箱的侧壁过盈配合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轴承的设置,可以使得内杆与防护箱间的摩擦力,使得人为转动外杆带动内杆转动时,比较容易。进一步,所述外杆远离内杆的一端设置有把手。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手的设置,以便消防人员转动转动杆。进一步,所述内杆上设置有弹簧跳豆,所述外杆上开设有与弹簧跳豆卡接的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所述弹簧跳豆卡接于第一开孔内时,内杆收纳至外杆内,所述弹簧跳豆卡接于第二开孔内时,内杆滑出外杆内。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推动外杆,外杆于内杆上移动至弹簧跳豆卡入第一开孔内时,外杆位于防护箱内,且外杆上的消防带位于防护箱内;拉动外杆,外杆于内杆上移动至弹簧跳豆卡入第二开孔内时,外杆上的消防带位于防护箱外。通过弹簧跳豆卡入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内的设置,可以固定转动杆伸长或缩短的位置,从而避免外杆在转动时从内杆上脱落,也使得外杆位于防护箱内时,能固定于内杆上。进一步,所述内杆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外杆供内杆穿过的内腔呈矩形。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杆横截面与外杆的内腔呈矩形的设置,可以使得外杆转动时,能带动内杆转动,不依附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进行转动,也可减少弹簧跳豆卡入第二开孔内的负荷,增强内杆与外杆间的带动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消防带绕设于转动杆外,通过转动转动杆即可将消防带围绕于转动杆外,不必消防人员将消防带收卷,减少了消防人员的劳动强度;二、通过挡片的设置,可以对连接头进行限位,避免连接头从凹槽内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隐藏启闭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内杆与外杆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外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消防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防护箱;11、启闭门;2、转动杆;21、内杆;211、轴承;212、滑移槽;213、弹簧跳豆;22、外杆;221、把手;222、凹槽;223、第一开孔;224、第二开孔;3、消防带;31、连接头;4、固定件;41、扭簧;42、挡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消防功能用室内消防栓,包括防护箱1,防护箱1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启闭门11,防护箱1上与启闭门11相对的侧壁转动设置有转动杆2。如图3与图4所示,转动杆2包括内杆21与滑动设置于内杆21外的外杆22,内杆21伸出外杆22的一端同轴固定有轴承211,轴承211的外圈与防护箱1的侧壁过盈配合连接。外杆22远离内杆21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把手221,把手221用于转动外杆22。外杆22上开设有开口与外杆22外侧壁齐平的凹槽222,内杆21上沿内杆21长度方向设置有与凹槽222滑动连接的滑移槽212,滑移槽212的开口与内杆21的外侧壁齐平。内杆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弹簧跳豆213,外杆22上开设有与弹簧跳豆213卡接的第一开孔223与第二开孔224,弹簧跳豆213卡入第一开孔223内时,内杆21收纳至外杆22内;弹簧跳豆213卡入第二开孔224内时,外杆22滑出防护箱1外,且凹槽222位于防护箱1外。内杆21外壁的横截面呈矩形,外杆22供内杆21穿过的腔体的横截面呈矩形,即外杆22转动时,内杆21与外杆22同步转动。外杆22上绕设有消防带3,消防带3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31(见图5),凹槽222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头31抵接于凹槽222内的固定件4。固定件4包括用于抵接连接头31的挡片42与扭簧41,挡片42设置至少两个,挡片42铰接于凹槽222的内侧壁,连接头31卡接于挡片42与凹槽222形成的空腔内,扭簧41的一端与凹槽222的内侧壁连接,扭簧41的另一端与挡片42连接,挡片42与凹槽222侧壁垂直时,扭簧41呈自然状态。工作原理:在使用消防带3时,将外杆22从防护箱1内拉出,外杆22上的消防带3随着外杆22移动至防护箱1外后,弹簧跳豆213卡入第二开孔224内,拉动消防带3远离连接头31的一端,将消防带3拉完后,将连接头31从凹槽222内取出,连接头31卡接于消防栓上,打开消防栓,进行灭火;灭火完毕后,将连接头31伸入凹槽222内,连接头31抵接挡片42向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功能用室内消防栓,包括防护箱(1),其特征是:所述防护箱(1)的内侧壁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杆(2),所述转动杆(2)上绕设有消防带(3),所述消防带(3)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31),所述转动杆(2)内设置有与连接头(31)卡接的凹槽(222),所述凹槽(222)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头(31)抵接于凹槽(222)内的固定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功能用室内消防栓,包括防护箱(1),其特征是:所述防护箱(1)的内侧壁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杆(2),所述转动杆(2)上绕设有消防带(3),所述消防带(3)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31),所述转动杆(2)内设置有与连接头(31)卡接的凹槽(222),所述凹槽(222)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头(31)抵接于凹槽(222)内的固定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功能用室内消防栓,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4)包括用于抵接连接头(31)的挡片(42)与扭簧(41),所述挡片(42)转动设置于凹槽(222)的内侧壁,所述连接头(31)卡接于挡片(42)与凹槽(222)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扭簧(41)的一端与凹槽(222)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扭簧(41)的另一端与挡片(42)连接,所述挡片(42)与凹槽(222)侧壁垂直时,扭簧(41)呈自然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功能用室内消防栓,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杆(2)包括内杆(21)与套设于内杆(21)外的外杆(22),所述内杆(21)远离外杆(22)的一端与防护箱(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凹槽(222)设置于外杆(22)上且凹槽(222)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桢
申请(专利权)人:京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