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麻醉管的可视光棒无菌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74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带麻醉管的可视光棒无菌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套管、麻醉管和连接构件,所述保护套管和麻醉管平行并排设置并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相互连接,所述保护套管的内径与可视光棒的外径相匹配,保护套管能够套在可视光棒并随可视光棒弯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能够在插管前先行探查并同时做喉头表面麻醉,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楚,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Sterile protective sleeve of visible light rod with anesthesia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麻醉管的可视光棒无菌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气管插管配套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带麻醉管的可视光棒无菌保护套,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可视光棒是一根可弯曲的金属管,前端装有灯泡,尾部带有电池和开关,其是气管插管术中经常用到的辅助用具。由于原则上接触病人的器械都要严格消毒灭菌,但可视光棒不适合普通的高温高压或消毒液浸泡消毒,只能通过低温等离子消毒。但低温等离子消毒时间长,而可视光棒使用频率高,有时候往往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另外,气管插管前通常需要做喉头表面麻醉,目前来说插管前先行探查和喉头表面麻醉都需要分步进行,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楚,而且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在插管前先行探查并同时做喉头表面麻醉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麻醉管的可视光棒无菌保护套,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能够在插管前先行探查并同时做喉头表面麻醉,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楚,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麻醉管的可视光棒无菌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套管、麻醉管和连接构件,所述保护套管和麻醉管平行并排设置并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相互连接,所述保护套管的内径与可视光棒的外径相匹配,保护套管能够套在可视光棒并随可视光棒弯曲。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构件为可撕开的薄膜,所述薄膜与保护套管和麻醉管一体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薄膜上靠近保护套管的一侧设有易撕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易撕线为点断式切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易撕线为一道压痕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套管为透明塑料材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薄膜的材质与保护套管相同。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平行并排的保护套管和麻醉管,能够在插管前先行探查并同时做喉头表面麻醉,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楚,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2)、本技术中的保护套管和麻醉管通过可撕开的连接构件相互连接,麻醉管在插管时可去除,从而使得插管反应更小。3)、本技术中的保护套管为超薄透明塑料材质,可塑性好,造价便宜,不影响可视光棒的可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保护套管、2-麻醉管、3-薄膜、3a-易撕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麻醉管的可视光棒无菌保护套,包括保护套管1、麻醉管2和连接构件,所述保护套管1和麻醉管2平行并排设置并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相互连接,所述保护套管1的内径与可视光棒的外径相匹配,保护套管1能够套在可视光棒并随可视光棒弯曲。临床使用时,气管插管前先将保护套管1套在可视光棒上,光棒塑性弯曲调整,然后缓慢进入患者口腔,探查咽喉及声门结构有无异常,同时通过麻醉管2对咽喉部进行表面麻醉,这样就在探查的同时完成了喉头表面麻醉操作,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楚,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完成了退出可视光棒,打开连接构件,将麻醉管2去除,然后再将气管导管套在套有保护套管1的可视光棒上,再次进入患者口腔行气管插管术。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构件为可撕开的薄膜3,所述薄膜3与保护套管1和麻醉管2一体连接。如此设置,在完成探查和喉头表面麻醉操作后,即可方便地将麻醉管2以撕扯方式去掉,操作方便。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3上靠近保护套管的一侧设有易撕线3a,如此设置,可以使薄膜3沿着易撕线3a处断开与保护套管1的连接,保证保护套管1外壁光滑,可以避免在套装气管导管时产生卡阻,方便操作。优选地,所述易撕线3a为一道压痕线,这样在压痕线处的薄膜3厚度更小,更容易断开。另外,所述易撕线3a也可以为点断式切口。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管1优选为透明塑料材质,这样其可塑性好,造价便宜,而且不影响可视光棒的可视效果。所述保护套管1在技术允许范围内可以做的尽量薄一些,保护套管1的内外表面要光滑,以方便操作。所述薄膜3的材质与保护套管1相同。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麻醉管的可视光棒无菌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套管(1)、麻醉管(2)和连接构件,所述保护套管(1)和麻醉管(2)平行并排设置并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相互连接,所述保护套管(1)的内径与可视光棒的外径相匹配,保护套管(1)能够套在可视光棒并随可视光棒弯曲。/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麻醉管的可视光棒无菌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套管(1)、麻醉管(2)和连接构件,所述保护套管(1)和麻醉管(2)平行并排设置并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相互连接,所述保护套管(1)的内径与可视光棒的外径相匹配,保护套管(1)能够套在可视光棒并随可视光棒弯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麻醉管的可视光棒无菌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为可撕开的薄膜(3),所述薄膜(3)与保护套管和麻醉管一体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麻醉管的可视光棒无菌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尹宁梁文波李雨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