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胃用插管开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74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洗胃用插管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管引导件,所述插管引导件一端一体连接有环形限位板,插管引导件中心设有洗胃管穿入通道,插管引导件靠近前端的部位设有用于将患者后坠的舌头压平展开的抵压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利用该开口器能够将患者后坠的舌头压平展开,顺利打通梗阻的咽部通道,解决我们在临床上插管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人力浪费,提高抢救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洗胃用插管开口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急救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洗胃用插管开口器,属于医疗用具

技术介绍
口服中毒是急诊抢救常见的病种之一,而对于口服中毒的患者来说,洗胃术是首选的急救方法,快速而有效地插入洗胃管又是实施洗胃术的关键步骤。但是在临床操作中,由于患者存在高度紧张、拒绝治疗不予配合、昏迷(如中重度有机磷中毒)以及舌后坠等状况,这样其咽部通道阻塞,都会导致我们在插入洗胃管过程中遇到阻碍。据统计,某医院急诊科2018年接诊洗胃的72例的中毒患者,其中有11例患者一次性插管失败,插管失败率高达15.2%,而不能快速有效插管会贻误抢救时机,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能够顺利打通梗阻的咽部通道,解决我们在临床上插管困难的问题的洗胃用插管开口器,以方便临床医疗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洗胃用插管开口器,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能够顺利打通梗阻的咽部通道,有效解决临床上插管困难问题,大大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洗胃用插管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管引导件,所述插管引导件一端一体连接有环形限位板,插管引导件中心设有洗胃管穿入通道,插管引导件靠近前端的部位设有用于将患者后坠的舌头压平展开的抵压构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管引导件包括一体连接的弧形管体和直管体,所述直管体后端一体连接环形限位板,弧形管体和直管体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作为洗胃管穿入通道,弧形管体前部的弧弯段是用于将患者后坠的舌头压平展开的抵压构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管引导件包括弧板,所述弧板后端一体连接环形限位板,弧板靠近前端的上侧面固定有气囊,所述气囊为拱形结构,气囊的中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作为洗胃管穿入通道;所述气囊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另一端延伸到环形限位板处并连接充气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固定连接板、充气球和着力板,所述固定连接板固定在环形限位板上,固定连接板上固定安装充气球,所述充气管与充气球连通,固定连接板的外侧对称安装着力板,所述着力板呈弯折状斜向打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管固定于弧板的上侧面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管靠近充气装置的位置连接有泄气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腔的截面形状为上窄下宽形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板为医用级塑料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利用该开口器能够将患者后坠的舌头压平展开,顺利打通梗阻的咽部通道,解决我们在临床上插管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人力浪费,提高抢救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及应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气囊未鼓起时)。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级应用情况示意图(气囊鼓起时)。图4为图3中的A-A截面视图。图5为图2中B向局部结构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插管引导件、1a-通孔、1.1-弧形管体、1.1a-弧弯段、1.2-直管体、1.3-弧板、2-环形限位板、3-气囊、3a-空腔、4-充气管、5-固定连接板、6-充气球、7-着力板、8-泄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洗胃用插管开口器,包括插管引导件1,所述插管引导件1一端一体连接有环形限位板2,插管引导件1中心设有洗胃管穿入通道,插管引导件1靠近前端的部位设有用于将患者后坠的舌头压平展开的抵压构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插管引导件1包括一体连接的弧形管体1.1和直管体1.2,所述直管体1.2后端一体连接环形限位板2,弧形管体1.1和直管体1.2中心设有通孔1a,所述通孔1a作为洗胃管穿入通道,弧形管体1.1前部的弧弯段1.1a是用于将患者后坠的舌头压平展开的抵压构件。具体使用时,先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手握插管引导件1的直管体1.2,将插管引导件1插入患者口腔,弧形管体1.1前部的弧弯段1.1a压住患者舌头,当到达软硬腭交界处时,将插管引导件1反转180度,使弧形管体1.1的弧度与舌背吻合,此时梗阻的咽部通道被顺利打开,医护人员可以将洗胃管依次穿过环形限位板2、直管体1.2和弧形管体1.1中心的通孔1a,顺利伸入患者胃部,然后可以将洗胃用插管开口器退出。实施例2如图2~图5所示,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洗胃用插管开口器,其中的插管引导件1包括弧板1.3,所述弧板1.3后端一体连接环形限位板2,弧板1.3靠近前端的上侧面固定有气囊3,所述气囊3为拱形结构,气囊3的中部设有空腔3a,所述空腔3a作为洗胃管穿入通道;所述气囊3连接有充气管4,所述充气管4另一端延伸到环形限位板2处并连接充气装置。如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2中,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固定连接板5、充气球6和着力板7,所述固定连接板5固定在环形限位板2上,固定连接板5上固定安装充气球6,所述充气管4与充气球6连通,固定连接板5的外侧对称安装着力板7,所述着力板7呈弯折状斜向打开。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2中,所述充气管4固定于弧板1.3的上侧面上。如此设置,在将插管引导件1插入患者口腔时,充气管4基本上不会被摩擦牵扯到,不影响插管引导件1的顺利插入。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2中,所述充气管4靠近充气装置的位置连接有泄气阀8。如此设置,通过泄气阀8可以直接给气囊3放气,使洗胃用插管开口器退出更为方便。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2中,所述空腔3a的截面形状为上窄下宽形式。如此设置,便于定位洗胃管,提高洗胃管插管的精确度。本实施例2中,所述弧板1.3为医用级塑料板,安全、卫生、成本低廉,可以为一次性产品,使用不会有交叉感染。具体使用时,医护人员先撑开患者嘴巴,将弧板1.3顺着患者的舌头上方空间往里插,当插到软硬腭交界处时停止,此时环形限位板2会卡在患者的嘴巴处,避免弧板1.3继续深入;然后医护人员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放在着力板7的下方,拇指按压充气球6,通过充气管4给气囊3输气,气囊3鼓起并推动弧板1.3,将患者后坠的舌头压平展开,空腔3a也顺利成型,此时医护人员的另一只手将洗胃管依次穿过环形限位板2和气囊3中心的空腔3a,顺利伸入患者胃部,完成后通过调节泄气阀8给气囊3放气,即可将洗胃用插管开口器即退出。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洗胃用插管开口器,包括插管引导件(1),所述插管引导件(1)一端一体连接有环形限位板(2),插管引导件(1)中心设有洗胃管穿入通道,插管引导件(1)靠近前端的部位设有用于将患者后坠的舌头压平展开的抵压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引导件(1)包括弧板(1.3),所述弧板(1.3)后端一体连接环形限位板(2),弧板(1.3)靠近前端的上侧面固定有气囊(3),所述气囊(3)为拱形结构,气囊(3)的中部设有空腔(3a),所述空腔(3a)作为洗胃管穿入通道;所述气囊(3)连接有充气管(4),所述充气管(4)另一端延伸到环形限位板(2)处并连接充气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洗胃用插管开口器,包括插管引导件(1),所述插管引导件(1)一端一体连接有环形限位板(2),插管引导件(1)中心设有洗胃管穿入通道,插管引导件(1)靠近前端的部位设有用于将患者后坠的舌头压平展开的抵压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引导件(1)包括弧板(1.3),所述弧板(1.3)后端一体连接环形限位板(2),弧板(1.3)靠近前端的上侧面固定有气囊(3),所述气囊(3)为拱形结构,气囊(3)的中部设有空腔(3a),所述空腔(3a)作为洗胃管穿入通道;所述气囊(3)连接有充气管(4),所述充气管(4)另一端延伸到环形限位板(2)处并连接充气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胃用插管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固定连接板(5)、充气球(6)和着力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娟孟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浦口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