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多向调节的下肢抬高垫
本技术涉及临床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可多向调节的下肢抬高垫。
技术介绍
为下肢外伤、下肢静脉血管疾病、下肢淋巴疾病等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下肢肿胀和病人痛苦,抬高下肢是治疗中时常采用的护理方法之一且根据治疗要求,需要将下肢抬高20cm~30cm。传统护理方法之一是应用棉被、枕头或衣物垫在患者的下肢下。采用这种方式时,患者下肢容易滑落,不能保持下肢被抬高的状态,而且如果所垫之物过高或者过低时,导致患者下肢被过于抬高或过低,影响血液循环效果,患者不舒适。且现有技术中的下肢抬高垫大多也只能是实现在竖直方式对支撑垫高度的调节,而不同身高的病人其腿的长度是不同的,因此亟需开发一种不仅在竖直方向高度可调,同时也能在水平方向进行长度调节的抬高垫,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多向调节的下肢抬高垫,可以实现支撑垫在水平和竖直方向进行调节,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舒适性好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多向调节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垫、第二支撑垫和第三支撑垫,第一支撑垫安装在第二支撑垫的一侧,第三支撑垫安装在第二支撑垫的上端,第一支撑垫和第三支撑垫均为楔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撑垫靠近第二支撑垫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二蓄电池远离第一支撑垫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丝杆驱动电机,所述第二丝杆驱动电机远离第二蓄电池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远离第二丝杆驱动电机的一侧安装在第二支撑垫上,所述第一支撑垫上设有控制第二丝杆驱动电机通断电的第二控制按钮,所述第一支撑垫靠近第二支撑垫的一侧设有外套管,所述第二支撑垫靠近第一支撑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多向调节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垫、第二支撑垫和第三支撑垫,第一支撑垫安装在第二支撑垫的一侧,第三支撑垫安装在第二支撑垫的上端,第一支撑垫和第三支撑垫均为楔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撑垫靠近第二支撑垫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二蓄电池远离第一支撑垫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丝杆驱动电机,所述第二丝杆驱动电机远离第二蓄电池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远离第二丝杆驱动电机的一侧安装在第二支撑垫上,所述第一支撑垫上设有控制第二丝杆驱动电机通断电的第二控制按钮,所述第一支撑垫靠近第二支撑垫的一侧设有外套管,所述第二支撑垫靠近第一支撑垫的一侧设有内套管,所述外套管活动套接在内套管的外周,所述第二支撑垫靠近第三支撑垫的一侧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上安装有第一丝杆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丝杆驱动电机远离第一蓄电池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远离第一丝杆驱动电机的一侧安装在第三支撑垫上,所述第二支撑垫上设有控制第一丝杆驱动电机通断电的第一控制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向调节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垫上设有限位轴套,所述第一丝杆贯穿限位轴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向调节的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靠近第三支撑垫...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