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控制自动电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597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称重控制自动电水壶,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该自动电水壶包括:壶身,包括壶体和电加热模块,所述电加热模块设于所述壶体底部;加热座,包括底座、耦合器,所述耦合器设于所述电加热模块下方,且所述耦合器为所述电加热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包括称重感应器、中控系统,所述称重感应器设于所述耦合器下方,所述称重感应器、耦合器均与所述中控系统电气连接。通过将称重感应器直接撑起耦合器,不与加热座(水壶底座)产生关联,耦合器大小在称盘要求大小范围内,相同条件下影响因素更少,称重偏差更小,达到水量控制精准的目的。

Weighing control automatic electric ke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称重控制自动电水壶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称重控制自动电水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进入到消费者的家庭,满足人们各种各样不同的需求,并且此类家电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也日趋细化,以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例如,为了防止电水壶出现干烧等问题,出现了一些带有重量控制功能的电水壶,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消费者依然存在体验不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重量控制不准确;2)防止干烧功能出现失灵;3)对于水位过低可以实现监控,但难以实现水位过高的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称重控制自动电水壶,该电水壶能够实现准确的重量控制,并且对于低水量和高水量均可实现监控。一种称重控制自动电水壶,包括:壶身,包括壶体和电加热模块,所述电加热模块设于所述壶体底部;加热座,包括底座、耦合器,所述耦合器设于所述电加热模块下方,且所述耦合器为所述电加热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包括称重感应器、中控系统,所述称重感应器设于所述耦合器下方,所述称重感应器、耦合器均与所述中控系统电气连接。本专利技术人对常规具备重量控制功能的电水壶进行了拆解和仔细的研究后发现,常规的电热水壶会出现控制不准确的情况,是由于称重设备直接撑起水壶底座,但因为称重设备对称盘的大小有要求,而底座的长宽大小超出称盘的大小,同时整个承重物的重心线与称重设备的最佳受力线不重合,这样导致了称重偏差大,水量控制不精准。针对上述研究基础,我们对称重控制电水壶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调整,将称重感应器直接撑起耦合器,或与所述耦合器通过截面面积较小(在称盘要求范围内)的元件接触,不与加热座(水壶底座)产生关联,耦合器大小在称盘要求大小范围内,相同条件下影响因素更少,称重偏差更小,达到水量控制精准的目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座还包括耦合器上压圈和耦合器下压圈,所述耦合器上压圈和耦合器下压圈上分别设有供安装耦合器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耦合器下部固定于所述耦合器下压圈上,所述耦合器上压圈固定于所述耦合器上,且所述耦合器上部从所述上通孔穿出,与所述电加热模块相对应;所述称重感应器安装于所述耦合器下压圈底部,且其称重感应部位与所述下通孔相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器下压圈和称重感应器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包括电座上盖和电座下盖,所述电座上盖设有电座孔,所述耦合器下压圈固定于所述电座,所述耦合器由所述电座孔露出,所述耦合器上压圈遮蔽所述电座孔,所述耦合器上压圈和耦合器均与所述电座上盖分离且具有间隙。通过耦合器上压圈将电座孔遮蔽,防止溅水或灰尘进入耦合器下部对元器件造成不良影响,又通过将耦合器上压圈和耦合器与电座上盖分开,避免电座上盖影响称重的准确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电座上盖固定圈,所述电座上盖固定圈环绕所述电座孔设置,用于固定底座。且可利用该电座上盖固定圈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称重感应器为压敏电阻式感应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称重感应器下方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称重感应器的支撑钢板。防止因支撑板变形影响测试精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钢板固定于所述耦合器下压圈底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座还包括固定件,所述耦合器下压圈底面还设有与所述称重感应器外形匹配的安装槽,所述称重感应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电水壶还包括入水系统,所述入水系统与所述中控系统电气连接,且受所述中控系统的控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壶身、耦合器的重心线与所述称重感应器的受力轴线重合。通过将承重物的重心线与称重感应器的最佳受力线重合,达到更加精准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称重控制自动电水壶,通过将称重感应器直接撑起耦合器,不与加热座(水壶底座)产生关联,耦合器大小在称盘要求大小范围内,相同条件下影响因素更少,称重偏差更小,达到水量控制精准的目的。并且,通过将承重物的重心线与称重感应器的最佳受力线重合,达到更加精准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自动电水壶结构分解视图;图2为图1中耦合器下压圈正反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固定件正反面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自动电水壶装配示意图;其中:100.壶身;211.电座上盖;212.电座下盖;220.耦合器;231.耦合器上压圈;232.耦合器下压圈;240.电座上盖固定圈;250.固定件;260.支撑钢板;310.称重感应器;400.入水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通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一种称重控制自动电水壶,包括:壶身,加热座和控制模块。所述壶身包括壶体和电加热模块,所述电加热模块设于所述壶体底部。所述加热座包括底座、耦合器,所述耦合器设于所述电加热模块下方,且所述耦合器为所述电加热模块供电。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称重感应器、中控系统,所述称重感应器设于所述耦合器下方,所述称重感应器、耦合器均与所述中控系统电气连接。上述自动电水壶,将称重感应器直接撑起耦合器,不与加热座(水壶底座)产生关联,耦合器大小在称盘要求大小范围内,相同条件下影响因素更少,称重偏差更小,达到水量控制精准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壶身、耦合器的重心线与所述称重感应器的受力轴线重合。通过将承重物的重心线与称重感应器的最佳受力线重合,达到更加精准的目的。根据产品实际应用要求,所述加热座还可包括耦合器上压圈和耦合器下压圈,所述耦合器上压圈和耦合器下压圈上分别设有供安装耦合器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耦合器下部固定于所述耦合器下压圈上,所述耦合器上压圈固定于所述耦合器上,且所述耦合器上部从所述上通孔穿出,与所述电加热模块相对应;所述称重感应器安装于所述耦合器下压圈底部,且其称重感应部位与所述下通孔相对应。可以理解的,该自动电水壶的耦合器安装方式可根据不同的水壶设计工况设计,但是,按照下述方式设计,具有结构可靠、实用性高的优点。所述耦合器下压圈和称重感应器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称重控制自动电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n壶身,包括壶体和电加热模块,所述电加热模块设于所述壶体底部;/n加热座,包括底座、耦合器,所述耦合器设于所述电加热模块下方,且所述耦合器为所述电加热模块供电;/n控制模块,包括称重感应器、中控系统,所述称重感应器设于所述耦合器下方,所述称重感应器、耦合器均与所述中控系统电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称重控制自动电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身,包括壶体和电加热模块,所述电加热模块设于所述壶体底部;
加热座,包括底座、耦合器,所述耦合器设于所述电加热模块下方,且所述耦合器为所述电加热模块供电;
控制模块,包括称重感应器、中控系统,所述称重感应器设于所述耦合器下方,所述称重感应器、耦合器均与所述中控系统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控制自动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座还包括耦合器上压圈和耦合器下压圈,所述耦合器上压圈和耦合器下压圈上分别设有供安装耦合器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耦合器下部固定于所述耦合器下压圈上,所述耦合器上压圈固定于所述耦合器上,且所述耦合器上部从所述上通孔穿出,与所述电加热模块相对应;所述称重感应器安装于所述耦合器下压圈底部,且其称重感应部位与所述下通孔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称重控制自动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下压圈和称重感应器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包括电座上盖和电座下盖,所述电座上盖设有电座孔,所述耦合器下压圈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耦合器由所述电座孔露出,所述耦合器上压圈遮蔽所述电座孔,所述耦合器上压圈和耦合器均与所述电座上盖分离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榜波张风林田秘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吉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