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逍遥转椅,包括脚架(1)、气动式转轴(2)、座位(3)、靠背(4),脚架(1)上设有气动式转轴(2),气动式转轴(2)的气动开关(31)设在气动式转轴(2)的上部,其特征在于:在气动式转轴(2)与座位(3)和靠背(4)之间设有调节控制装置,调节控制装置的结构是,上壳体(5)固定在下壳体(6)的上面组成一盒体;下壳体(6)的前部开有孔(7),转轴(2)伸套在孔(7)中;下壳体(6)中轴式活动连接有二座位支撑杆(8);下壳体(6)中的后部设有二后轴座(11),在二后轴座(11)上固定有控制轴(12),控制轴(12)上设有一凸块(13),凸块(13)上固定有支撑杆(14),在伸出一边后轴座(12)的一端固定有卡销(15),中部设有二中轴座(16)、(17),升降调节杆(18)穿过下壳体(6)设在中轴座(17)上,端部设有齿(19),且伸入壳体(6)部固定有拨杆(20);卡紧调节杆(21)穿过下壳体(6)设在中轴座(16)上,卡紧调节杆(21)上固定有卡轮(22)和凸轮(23),卡轮(22)与固定在控制轴(12)上的卡销(15)和台阶(24)相配合卡紧控制轴(12);中轴座(16)、(17)上固定有架板(25),架板(25)上,螺杆(26)的一端与滚轮轴固定相连接,滚轮固定在连接在架板(25)上,螺杆(26)的底端伸入支撑块(27)的螺孔中,螺杆(27)上固定连接开有螺纹的螺盘(28),螺盘(28)与升降调节杆(18)端部的齿(19)相啮合;弹簧(29)套在控制轴(12)上,它的一端压在支撑杆(14)上,另一端压在支撑块(27)上;臂状支架(9)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轴(12)上,另一端固定连接转椅靠背架(10),座位(3)固定连接在臂状支架(9)上和座位支撑杆(8)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转椅,更具地说涉及可升降、靠背角度可调且靠背有弹性的转椅。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可升降逍遥转椅,包括脚架1、气动式转轴2、座位3、靠背4、,脚架1上设有气动式转轴2,气动式转轴2的气动开关31设在气动式转轴2的上部,其结构特点是在气动式转轴2与座位3和靠背4之间设有调节控制装置,调节控制装置的结构是,上壳体5固定在下壳体6的上面组成一盒体;下壳体6的前部开有孔7,转轴2伸套在孔7中;下壳体6中轴式活动连接有二座位支撑杆8;下壳体6中的后部设有二后轴座11,在二后轴座11上固定有控制轴12,控制轴12上设有一凸块13,凸块13上固定有支撑杆14,在伸出一边后轴座12的一端固定有卡销15,中部设有二中轴座16、17,升降调节杆18穿过下壳体6设在中轴座17上,端部设有齿19,且伸入壳体6部固定有拨杆20;卡紧调节杆21穿过下壳体6设在中轴座16上,卡紧调节杆21上固定有卡轮22和凸轮23,卡轮22与固定在控制轴12上的卡销15和台阶24相配合卡紧控制轴12;中轴座16、17上固定有架板25,架板25上,螺杆26的一端与滚轮轴固定相连接,滚轮固定在连接在架板25上,螺杆26的底端伸入支撑块27的螺孔中,螺杆27上固定连接开有螺纹的螺盘28,螺盘28与升降调节杆18端部的齿19相啮合;弹簧29套在控制轴12上,它的一端压在支撑杆14上,另一端压在支撑块27上;臂状支架9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轴12上,另一端固定连接转椅靠背架10,座位3固定连接在臂状支架9上和座位支撑杆8上。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还可以是所述座位支撑杆8为一弧形杆,座位支撑杆8上开有与座位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孔7为设有台阶701的通孔,转轴2伸套在孔7中的台阶701上。所述孔7为通孔,在拨杆20的下面压一个轴式活动连接杆32,轴式活动连接杆32压在气动开关31上。所述转轴2为机械式螺杆螺母调节升降转轴,转轴2伸套在孔7中的台阶701上。所述控制轴12为圆形轴或多边形辆,也可以是中间圆两边四方形轴。所述扶手支架固定在靠背支架10上。所述臂状支架9与靠背支架10螺接或焊接在一起。所述卡轮22为带齿的偏心轮,凸轮23为有一个凸块的齿轮或圆轮。所述在下壳体6内设有与上壳体5固定连接的螺钉柱30。本技术的突出效果是1)、靠背支架固定臂状支架上,这样靠背角度可以调节;2)、臂状支架由弹簧支撑,靠背有弹性,向后靠时很舒适; 3)、控制调节机构全部固定在壳体内,既美观,同时又不会发生触摸座位底部的部件会夹手的现象。工作原理用力旋动升降调节杆18,升降调节杆18上固定连接的拨杆20就会压到气动开关31,此时就可以调节转椅的升降。旋动升降调节杆18,其端部的齿19带动齿盘28转动,螺杆26也随之转动,螺杆26转动后,连接在螺杆26底部的支撑块27就可以升降了,由于弹簧29的一端压在支撑块27上,弹簧29也就可以随之松紧,当松紧到合适时,调节卡紧调节杆21将其旋到固定位置,此时即可改变控制轴12的位置,臂状支架9插套连接在控制轴12的方形轴上,臂状支架9的角度也随之改变,从而引起固定连接在臂状支架9上靠背架10的角度改变。臂状支架9着力点在弹簧29上,这样靠背有弹性,向后靠时很舒适。实施例2转轴2为机械式螺杆螺母调节升降转轴,转轴2伸套在孔7中的台阶701上,调节控制装置中不设轴式活动连接杆32,其余同实施例1。权利要求1.可升降逍遥转椅,包括脚架(1)、气动式转轴(2)、座位(3)、靠背(4),脚架(1)上设有气动式转轴(2),气动式转轴(2)的气动开关(31)设在气动式转轴(2)的上部,其特征在于在气动式转轴(2)与座位(3)和靠背(4)之间设有调节控制装置,调节控制装置的结构是,上壳体(5)固定在下壳体(6)的上面组成一盒体;下壳体(6)的前部开有孔(7),转轴(2)伸套在孔(7)中;下壳体(6)中轴式活动连接有二座位支撑杆(8);下壳体(6)中的后部设有二后轴座(11),在二后轴座(11)上固定有控制轴(12),控制轴(12)上设有一凸块(13),凸块(13)上固定有支撑杆(14),在伸出一边后轴座(12)的一端固定有卡销(15),中部设有二中轴座(16)、(17),升降调节杆(18)穿过下壳体(6)设在中轴座(17)上,端部设有齿(19),且伸入壳体(6)部固定有拨杆(20);卡紧调节杆(21)穿过下壳体(6)设在中轴座(16)上,卡紧调节杆(21)上固定有卡轮(22)和凸轮(23),卡轮(22)与固定在控制轴(12)上的卡销(15)和台阶(24)相配合卡紧控制轴(12);中轴座(16)、(17)上固定有架板(25),架板(25)上,螺杆(26)的一端与滚轮轴固定相连接,滚轮固定在连接在架板(25)上,螺杆(26)的底端伸入支撑块(27)的螺孔中,螺杆(27)上固定连接开有螺纹的螺盘(28),螺盘(28)与升降调节杆(18)端部的齿(19)相啮合;弹簧(29)套在控制轴(12)上,它的一端压在支撑杆(14)上,另一端压在支撑块(27)上;臂状支架(9)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轴(12)上,另一端固定连接转椅靠背架(10),座位(3)固定连接在臂状支架(9)上和座位支撑杆(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逍遥转椅,其特征在于座位支撑杆(8)为一弧形杆,座位支撑杆(8)上开有与座位相配合的固定孔。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逍遥转椅,其特征在于孔(7)为设有台阶(701)的通孔,转轴(2)伸套在孔(7)中的台阶(701)上。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逍遥转椅,其特征在于孔(7)为通孔,在拨杆(20)的下面压一个轴式活动连接杆(32),轴式活动连接杆(32)压在气动开关(31)上。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逍遥转椅,其特征在于转轴(2)为机械式螺杆螺母调节升降转轴,转轴(2)伸套在孔(7)中的台阶(701)上。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逍遥转椅,其特征在于控制轴(12)为圆形轴或多边形辆,也可以是中间圆两边四方形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逍遥转椅,其特征在于扶手支架固定在靠背支架(10)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逍遥转椅,其特征在于臂状支架(9)与靠背支架(10)螺接或焊接在一起。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逍遥转椅,其特征在于卡轮(22)为带齿的偏心轮,凸轮(23)为有一个凸块的齿轮或圆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逍遥转椅,其特征在于在下壳体(6)内设有与上壳体(5)固定连接的螺钉柱(30)。专利摘要可升降逍遥转椅,转轴2伸套在下壳体上的孔7中,控制轴12上设有一凸块13,凸块13上固定有支撑杆14、卡销15,升降调节杆18端部设有齿19,且固定有拨杆20;卡紧调节杆21上固定有卡轮22和凸轮23,卡轮22与固定在控制轴12上的卡销15和台阶24相配合卡紧控制轴12,螺杆26的一端与架板25上的滚轮轴固定相连,螺杆26的底端伸入支撑块27的螺孔中,螺杆27上固定连接开有螺纹的螺盘28,螺盘28与升降调节杆18端部的齿19相啮合;弹簧套在控制轴12上,它的一端压在支撑杆14上,另一端压在支撑块27上;臂状支架9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轴12上,另一端固定连接转椅靠背架10,座位3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裕良,
申请(专利权)人:张裕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