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女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46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女鞋,涉及鞋子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上开有供脚伸入的开口,所述本体的上背上分为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所述左连接部和所述右连接部之间有空隙,所述空隙的一端与开口连通,所述空隙的另一端为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连接的实体部;所述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松紧带来代替鞋带,不仅具有方便穿着的效果,还避免了因为鞋带松掉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提高穿着的安全性。

A kind of women's sho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女鞋
本技术涉及鞋子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女鞋。
技术介绍
鞋子是穿在脚上防止脚受到伤害的一种物品,人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鞋子,但本身行走就累,尤其是需要走远路的时候,此时再加上鞋子的重量,更是增加负担。鞋带可用于放松和收紧鞋子,方便人们穿着,通常是解开鞋带以松开鞋子再进行穿着,穿上之后再将鞋带绑起来固定鞋子,以防鞋子走路时会脱离脚部。但捆绑的鞋带容易出现松动,松开的鞋带会造成较长的自由移动端,不仅不美观,而且非常累赘,甚至容易因误踩到过长的鞋带而摔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女鞋,通过松紧带来代替鞋带,不仅具有方便穿着的效果,还避免了因为鞋带松掉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提高穿着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女鞋,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上开有供脚伸入的开口,所述本体的上背上分为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所述左连接部和所述右连接部之间有空隙,所述空隙的一端与开口连通,所述空隙的另一端为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连接的实体部;所述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隙的设置供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连通开口的一端相对分离,可以增大开口的口径,使用人员在穿着该鞋子时,只需要将脚从开口内伸入即可,穿戴方便。弹性绳可进行拉伸且具有一定的弹力,通过弹性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使得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之间具有一定的收紧的力,从而起到穿着牢固的作用。相当于采用弹性绳来取代携带,又因为弹性绳的两端均是固定设置的,除了减少系鞋带的过程以外,还避免了鞋带因松掉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连接部的上端面缝合有多个左布条,每个所述左布条与左连接部表面形成有供弹性绳穿过的左穿孔;所述右连接部的上端面缝合有多个右布条,每个所述右布条与右连接部表面形成有供弹性绳穿过的右穿孔;所述弹性绳设置在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的上端并通过穿过左穿孔和右穿孔以实现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绳通过穿过左穿孔和右穿孔的方式固定在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的上端,相比较弹性绳设置在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下端来说,本申请的设置具有提高穿着舒适度的效果,还便于生产加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绳的一端先穿过靠近开口的第一个右穿孔和第一个左穿孔后,再沿远离开口的方向穿过相邻的第二个左穿孔,然后再穿过第一个右穿孔后,再沿远离开口的方向穿过相邻的第二右穿孔,再穿过第二左穿孔,再沿远离开口的方向穿过相邻的第三个左穿孔,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弹性绳的一端插入距离开口最远的一个左穿孔;所述弹性绳靠近开口的一端插入距离开口最近的右穿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弹性绳的连接放置相当于只有第一个左穿孔和一个右穿孔内是只有穿过一次弹性绳的,其余的左穿孔和右穿孔均被弹性绳穿过两次,同样数量的左穿孔和右穿孔,本申请这种穿线方式需要更长的弹性绳,弹性绳来回的次数更多,因此也具有加强穿着后的牢固程度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绳远离开口的一端位于最后一个左穿孔内并与左连接部缝合固定,所述弹性绳靠近开口的一端位于第一个右穿孔内并与右连接部缝合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缝合的方法固定,相比较胶水的优势在于,不用担心雨水而导致的脱胶稳定,而弹性绳的一端位于左穿孔内,另一端位于右穿孔内,等于弹性绳的两端没有超出左布条和右布条的多余部分,起到保护弹性绳两端的作用,避免外力破坏弹性绳与左连接部或弹性绳与右连接部的缝合结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布条与所述右布条一一对应设置并分为多组,且每组左布条与右布条之间的距离沿远离开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绳在靠近开口的部分来回弯折后的横向距离小于弹性绳远离开口部分来回弯折后的横向距离,在人员进行穿着该鞋子的时候,脚从开口内伸入,使得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靠近开口的一端被撑开,同时,远离开口的左布条与右布条之间的弹性绳距离缩短,而靠近开口的左布条与右布条之间弹性绳距离拉长,而本申请这种每组左布条与右布条之间的距离沿远离开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的设置,具有增大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可相对远离的最大距离的效果,还使得鞋子在无人穿着时,收紧开口,开口口径较小,比较美观和精致,还能减少异物从开口处进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连接部和所述右连接部上朝向开口和朝向空隙的一端均为弧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穿着的舒适度,避免伤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连接部和所述右连接部上靠近开口和靠近空隙的一端均缝合有沿弧端排布的线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加强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边缘的结构强度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弹性绳多次环绕左穿孔和右穿孔,以及弹性绳的两端分别与左连接部以及右连接部相对固定,实现用弹性绳代替鞋带的目的,避免了鞋带松落而导致的安全问题,提高了穿着的安全性,同时还具有方便穿着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本体;2、开口;3、左连接部;4、右连接部;5、空隙;6、实体部;7、弹性绳;8、左布条;9、左穿孔;10、右布条;11、右穿孔;12、弧端;13、线条。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女鞋,如图1所示,包括有本体1,本体1上开有供脚伸入的开口2,本体1的上背上分为左连接部3和右连接部4,左连接部3和右连接部4之间有空隙5,空隙5的一端与开口2连通,空隙5的另一端为左连接部3和右连接部4连接的实体部6。左连接部3和右连接部4之间固定设置有位于左连接部3和右连接部4上端的弹性绳7。如图1所示,左连接部3的上端面缝合有六个成排设置的左布条8,每个左布条8与左连接部3表面形成有供弹性绳7穿过的左穿孔9。右连接部4的上端面缝合有六个成排设置的右布条10,每个右布条10与右连接部4表面形成有供弹性绳7穿过的右穿孔11。左穿孔9与右穿孔11沿远离开口2的方向一一对应设置为六组,由靠近开口2到远离开口2分别为第一个左穿孔9和第一个右穿孔11、第二个左穿孔9和第二个右穿孔11、第三个左穿孔9和第三个右穿孔11、第四个左穿孔9和第四个右穿孔11、第五个左穿孔9和第五个右穿孔11、第六个左穿孔9和第六个右穿孔11。弹性绳7的一端先穿过靠近开口2的第一个右穿孔11和第一个左穿孔9后,再沿远离开口2的方向穿过相邻的第二个左穿孔9,然后再穿过第一个右穿孔11,再沿远离开口2的方向穿过相邻的第二右穿孔11,再穿过第二左穿孔9,再沿远离开口2的方向穿过相邻的第三个左穿孔9,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弹性绳7的一端插入距离开口2最远的一个左穿孔9(第六个左穿孔9)。其中,弹性绳7远离开口2的一端最终插入至第六个左穿孔9内并与左连接部3缝合固定,弹性绳7靠近开口2的一端最终插入至第一个右穿孔11内并与右连接部4缝合固定。这种弹性绳7的连接放置相当于只有第一个左穿孔9和一个右穿孔11内是只有穿过一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女鞋,包括有本体(1),所述本体(1)上开有供脚伸入的开口(2),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的上背上分为左连接部(3)和右连接部(4),所述左连接部(3)和所述右连接部(4)之间有空隙(5),所述空隙(5)的一端与开口(2)连通,所述空隙(5)的另一端为左连接部(3)和右连接部(4)连接的实体部(6);所述左连接部(3)和右连接部(4)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绳(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女鞋,包括有本体(1),所述本体(1)上开有供脚伸入的开口(2),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的上背上分为左连接部(3)和右连接部(4),所述左连接部(3)和所述右连接部(4)之间有空隙(5),所述空隙(5)的一端与开口(2)连通,所述空隙(5)的另一端为左连接部(3)和右连接部(4)连接的实体部(6);所述左连接部(3)和右连接部(4)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绳(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女鞋,其特征是:所述左连接部(3)的上端面缝合有多个左布条(8),每个所述左布条(8)与左连接部(3)表面形成有供弹性绳(7)穿过的左穿孔(9);所述右连接部(4)的上端面缝合有多个右布条(10),每个所述右布条(10)与右连接部(4)表面形成有供弹性绳(7)穿过的右穿孔(11);所述弹性绳(7)设置在左连接部(3)和右连接部(4)的上端并通过穿过左穿孔(9)和右穿孔(11)以实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女鞋,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三盟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