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检测控制装置,包括埋植组件和设于其顶端的监测组件,埋植组件包括外壳和饵料条,外壳的壳壁上均布有供白蚁爬入的通道孔,饵料条设于外壳内,饵料条沿其长轴方向设有中空腔,中空腔的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为敞口端,监测组件包括储存容器和吸收水蒸气则变色的变色指示材料,储存容器下端设有与中空腔的敞口端相适配的接头,接头插接于饵料条中空腔的敞口端上,接头处设有透气隔离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无需监测人员打开装置取出饵料条,可直接从外部观察监测组件是中指示剂是否有颜色变化便可判断装置内是否有白蚁侵入,判断速度快且节省人力物力,使用寿命长,误报率低。
A termite detection and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蚁检测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白蚁检测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白蚁被列为世界性五大重要害虫之一,其繁殖力极强,是地球上最为古老的社会性昆虫。全世界已知白蚁种类有3000种左右,我国有522种左右,主要分布在辽东丹东和北京北纬40°以南的地区,据估算,我国每年白蚁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25亿元,白蚁对文物古迹,堤坝水库等造成的毁坏则难以用经济数据估计。长期以来,防治白蚁主要通过化学药品来防治,对环境污染大而且造成药品的浪费。因此,人们设计了一种白蚁防治装置,在有开孔的壳体内放置白蚁喜食的饵料条作为诱饵,通过饵料条上是否有白蚁和白蚁啃食的迹象来判断是否有白蚁入侵;但这种监测装置主要部分埋在土壤中,无法从外部快速判断,需要监测人员蹲下后打开装置才能将饵料条取出,判断速度较慢且耗费体力,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从外部快速判断是否有白蚁侵入的白蚁检测控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蚁检测控制装置,包括埋植组件和设于其顶端的监测组件,埋植组件包括外壳和饵料条,外壳的壳壁上均布有供白蚁爬入的通道孔,饵料条设于外壳内,饵料条沿其长轴方向设有中空腔,中空腔的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为敞口端,监测组件包括储存容器和吸收水蒸气则变色的变色指示材料,储存容器下端设有与中空腔的敞口端相适配的接头,接头插接于饵料条中空腔的敞口端上,接头处设有透气隔离板。埋植组件上罩设透明顶盖。埋植组件的外壳包括圆柱形的主体部和圆锥形的底部,底部的锥顶和底部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圆孔。外壳的主体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圆形的支撑板,且支撑板上开有密布的漏水小孔。漏水小孔直径小于等于3mm。饵料条内部中空腔内壁上涂有超薄密封涂层。超薄密封涂层材料为蜡、聚乙二醇或其它具有密封作用的高分子材料。储存容器的上部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其余部分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变色指示材料为无水硫酸铜或变色硅胶。外壳与饵料条之间还设置有白蚁喜欢吃的马尾松木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无需监测人员打开装置取出饵料条,可直接从外部观察监测组件是中指示剂是否有颜色变化便可判断装置内是否有白蚁侵入,判断速度快且节省人力物力。(2)本技术监控模块内使用的吸水变色指示材料价格低廉,脱水便可恢复原有颜色,可以重复利用,避免浪费。(3)本技术利用变色指示材料遇水蒸气变色的原理,只有当白蚁啃食饵料条造成原有密闭环境的改变,水蒸气进入,才会导致变色指示材料变色,使用寿命长,误报率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白蚁检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白蚁检测控制装置的纵截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监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埋植组件,2、顶盖,3、监测组件,4、饵料条,5、中空腔,6、接头,7、变色指示材料,8、通道孔,9、圆孔,10、支撑板,11、漏水小孔,12、监测组件,13、透气隔离板,14、马尾松木块。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3所示,一种白蚁检测控制装置,包括埋植组件1和设于其顶端的监测组件3,埋植组件1包括外壳和饵料条,外壳的壳壁上均布有供白蚁爬入的通道孔,饵料条设于外壳内,饵料条沿其长轴方向设有中空腔,中空腔的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为敞口端,监测组件3包括储存容器和吸收水蒸气则变色的变色指示材料7,储存容器下端设有与中空腔的敞口端相适配的接头,接头插接于饵料条中空腔的敞口端上,接头处设有透气隔离板13。埋植组件上罩设透明顶盖2,防止雨水淋入导致误判。埋植组件的外壳包括圆柱形的主体部和圆锥形的底部,底部的锥顶和底部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圆孔9。外壳的主体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圆形的支撑板10,且支撑板上开有密布的漏水小孔11。漏水小孔11直径小于等于3mm。饵料条4内部中空腔5内壁上涂有超薄密封涂层。超薄密封涂层材料为蜡、聚乙二醇或其它具有密封作用的高分子材料。储存容器的上部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其余部分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变色指示材料为无水硫酸铜或变色硅胶,可烘干重复利用,环保可靠。外壳与饵料条之间还设置有白蚁喜欢吃的马尾松木块14。实施例将本技术的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埋设于需要监控的地方,由于埋植组件内设置有白蚁喜食的饵料条;如果有白蚁的话,白蚁就会通过外壳上的通道孔进入埋植组件的装置内部,白蚁对与监控模块连接的饵料条进行啃噬后,水蒸气便会进入饵料条内部的中空腔并被监控模块内部的变色指示材料吸收,变色指示材料吸收水蒸气变色,监测人员即可在外部通过顶盖观察监控模块颜色变化就可以判断是否有白蚁侵入,再进行饵剂投放,无需打开监测控制装置便可快速确认装置内有无白蚁,节省人力物力,同时该监控模块内的变色指示材料水分烘干后便可恢复原有颜色,可重复利用,避免了浪费。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蚁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埋植组件(1)和设于其顶端的监测组件(3),埋植组件(1)包括外壳和饵料条,外壳的壳壁上均布有供白蚁爬入的通道孔,饵料条设于外壳内,饵料条沿其长轴方向设有中空腔,中空腔的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为敞口端,监测组件(3)包括储存容器和吸收水蒸气则变色的变色指示材料(7),储存容器下端设有与中空腔的敞口端相适配的接头,接头插接于饵料条中空腔的敞口端上,接头处设有透气隔离板(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蚁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埋植组件(1)和设于其顶端的监测组件(3),埋植组件(1)包括外壳和饵料条,外壳的壳壁上均布有供白蚁爬入的通道孔,饵料条设于外壳内,饵料条沿其长轴方向设有中空腔,中空腔的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为敞口端,监测组件(3)包括储存容器和吸收水蒸气则变色的变色指示材料(7),储存容器下端设有与中空腔的敞口端相适配的接头,接头插接于饵料条中空腔的敞口端上,接头处设有透气隔离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埋植组件上罩设透明顶盖(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埋植组件的外壳包括圆柱形的主体部和圆锥形的底部,底部的锥顶和底部的侧壁上均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石伟山,周桂东,张阳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艾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艾津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