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底侧梁及冷弯成型异型梁自动冲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375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厂生产带叉槽孔的底侧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底侧梁及冷弯成型异型梁自动冲缺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左端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支撑杆右侧的冲床架,左侧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与冲床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输送辊,底座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安装板。该集装箱底侧梁及冷弯成型异型梁自动冲缺装置,通过在线冲缺代替人工冲缺,可以大大节约人工成本,减少转运次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的人工数为人,降低劳动强度。

An automatic punching device for container bottom side beam and cold formed special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底侧梁及冷弯成型异型梁自动冲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厂生产带叉槽孔的底侧梁
,具体为一种集装箱底侧梁及冷弯成型异型梁自动冲缺装置。
技术介绍
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组成工具,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或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底侧梁冲缺是利用单台冲床和一付冲缺模具,在使用时需要两个工人手工上料冲缺,两个缺口需要冲完一个位置再换位置继续冲缺,比较浪费时间与人力,故而提出一种集装箱底侧梁及冷弯成型异型梁自动冲缺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底侧梁及冷弯成型异型梁自动冲缺装置,具备节省人工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底侧梁冲缺是利用单台冲床和一付冲缺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底侧梁及冷弯成型异型梁自动冲缺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端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2),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支撑杆(2)右侧的冲床架(3),左侧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与冲床架(3)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4),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4)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输送辊(5),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4)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安装板(6),前后两侧所述安装板(6)之间且位于第一输送辊(5)的上方活动安装有转轴(7),转轴(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输送滚筒(8),前方所述安装板(6)的正面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底侧梁及冷弯成型异型梁自动冲缺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端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2),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支撑杆(2)右侧的冲床架(3),左侧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与冲床架(3)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4),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4)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输送辊(5),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4)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安装板(6),前后两侧所述安装板(6)之间且位于第一输送辊(5)的上方活动安装有转轴(7),转轴(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输送滚筒(8),前方所述安装板(6)的正面顶部固定安装有马达(9),马达(9)的输出轴贯穿并延伸至前方所述安装板(6)的内部并与转轴(7)固定连接,所述冲床架(3)的内腔顶壁固定安装有气缸(10),气缸(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冲压板(11),所述冲床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冲床模具(12),所述冲床架(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箱(13),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冲床架(3)的右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4),前侧所述第二支撑杆(14)和后侧所述第二支撑杆(1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15),前后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板(15)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二输送辊(16),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前后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板(15)相对一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7),电动推杆(17)的顶部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祥张蕾瞿桂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通和机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