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离线自适应优化轧制力模型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申请属于轧制力模型设计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离线自适应优化轧制力模型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冷轧五连轧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不同钢种(包括不同的轧机入口厚度及出口厚度、不同的宽度、不同屈服强度及合金含量的钢种)进行轧制,每一机架轧制力的设定值的精度就非常重要,轧制力过大容易造成断带,而轧制力过小则达不到轧制目标。正是因为轧制力模型的预测计算精度直接影响轧制规程设定精度、板厚精度及板形质量,轧制力模型是轧制过程控制基础,而自适应模型对轧制力模型精度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自适应模型的学习调整能力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模型的优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离线自适应优化轧制力模型的控制方法,利用离线自适应通过一个钢种在轧制一段时间之后,采集其数据通过离线工具进行模拟,以此为依据修改与之相关的底层参数表,从而对轧制力参数进行优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离线自适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离线自适应优化轧制力模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为:采集轧机在轧制一个钢种一段时间之后的稳态轧制数据,然后通过离线工具对该稳态轧制数据进行模拟,以此为依据修改与轧制相关的底层参数表,从而对轧制参数进行优化,进而可直接优化轧制规程设定精度、板厚精度及板形质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离线自适应优化轧制力模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为:采集轧机在轧制一个钢种一段时间之后的稳态轧制数据,然后通过离线工具对该稳态轧制数据进行模拟,以此为依据修改与轧制相关的底层参数表,从而对轧制参数进行优化,进而可直接优化轧制规程设定精度、板厚精度及板形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线自适应优化轧制力模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自适应系数Zp:获取轧机在一级稳态轧制时轧制某一钢种时传输上来的实际值,据此实际值计算出自适应后的计算轧制力,然后根据每一机架在一级稳态轧制时的实际轧制力和计算出的计算轧制力获取自适应系数Zp;
B、调节自适应系数Zp:将该钢种的自适应系数Zp按照每卷一条线的方法绘制成图得到自适应曲线,由于自适应曲线反映了轧机轧制表设定的底层参数的合理程度,因此如果自适应曲线对应的自适应系数Zp不在合理区间内,则通过变形抗力参数以及轧制力补偿值对自适应系数Zp进行调节,直至其满足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离线自适应优化轧制力模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A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根据每一机架的入口厚度H及每一机架的出口厚度h计算每一机架的压下率sr=(H-h)/H;
步骤A-2:根据第一机架入口厚度Ha及每一机架的入口厚度H计算出每一机架的入口总压下率rb=(Ha-H)/Ha;
步骤A-3:根据第一机架入口厚度Ha及每一机架的出口厚度h计算出每一机架的出口总压下率rf=(Ha-h)/Ha;
步骤A-4:根据每一机架的入口总压下率rb和每一机架的出口总压下率rf计算每一机架的平均压下率rt=(1-0.75)*rb+0.75*rf;
步骤A-5:根据每一机架的平均压下率rt计算每一机架的平均变形率eps=ln(1/(1-rt));
步骤A-5:根据每一机架的平均压下率rt计算每一机架的平均变形率
步骤A-6:根据每一机架的平均变形率eps计算每一机架的静态变形抗力Ks=L*(eps+M)N,其中L、M、N均为常量可调节;
步骤A-7:根据每一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艳玲,吴亚军,张坤,秦久莲,张丽,张培,张晓爱,张国敏,王瑞宾,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钢铁集团微尔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