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处理加工集成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药处理加工集成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中药在用药前,大多需要进行多道工序进行加工处理,其中对于很多粉末状的中药而言研磨处理是不可或缺的处理步骤之一,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中药的加工处理中,大多将中药物料打碎和研磨两个步骤分别采用两个不同的设备进行,中药物料在进行传送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同时现有技术中对于中药物料的研磨不够充分,容易造成粗细不均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处理加工集成处理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药处理加工集成处理设备,包括上部开口的箱体,箱体内顶部固定安装上大下小的的进料斗,进料斗的上端与箱体的顶面齐平,箱体内中部固定安装横板,横板的四周分别固定连接箱体对应的内侧壁,进料斗的下端与横板的顶面之间固定安装竖向的连管,连管与进料斗内部相通,横板的顶面对应横管开设竖向的与之相通的第一通孔,连管内设有初步打碎装置,箱体的中下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水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处理加工集成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开口的箱体(1),箱体(1)内顶部固定安装上大下小的的进料斗(2),进料斗(2)的上端与箱体(1)的顶面齐平,箱体(1)内中部固定安装横板(4),横板(4)的四周分别固定连接箱体(1)对应的内侧壁,进料斗(2)的下端与横板(4)的顶面之间固定安装竖向的连管(3),连管(3)与进料斗(2)内部相通,横板(4)的顶面对应横管(3)开设竖向的与之相通的第一通孔(5),连管(3)内设有初步打碎装置,箱体(1)的中下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水平的第一透槽(6),第一透槽(6)内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框架(7),框架(7)的中部固定安装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处理加工集成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开口的箱体(1),箱体(1)内顶部固定安装上大下小的的进料斗(2),进料斗(2)的上端与箱体(1)的顶面齐平,箱体(1)内中部固定安装横板(4),横板(4)的四周分别固定连接箱体(1)对应的内侧壁,进料斗(2)的下端与横板(4)的顶面之间固定安装竖向的连管(3),连管(3)与进料斗(2)内部相通,横板(4)的顶面对应横管(3)开设竖向的与之相通的第一通孔(5),连管(3)内设有初步打碎装置,箱体(1)的中下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水平的第一透槽(6),第一透槽(6)内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框架(7),框架(7)的中部固定安装筛网(8),框架(7)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箱体(1)的对应侧壁接触配合,筛网(8)位于箱体(1)内,框架(7)的两端分别贯穿对应的第一透槽(6)位于箱体(1)外部,第一透槽(6)的内端均固定安装环形的挡圈(10),挡圈(10)的内侧与框架(7)的上下底面均密封接触配合,箱体(1)的前后两侧壁之间固定安装两块沿箱体(1)左右对称的弧形板(9),弧形板(9)的凹面均朝向箱体(1)的中部,弧形板(9)的凹面均为粗糙面,弧形板(9)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横板(4)的底面,两弧形板(9)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通孔(5)的孔径,弧形板(9)的底面与筛网(8)的顶面接触配合,箱体(1)的后面中部开设两个沿箱体(1)竖向中心线左右对称的条形的第二通孔(11),第二通孔(11)均位于两弧形板(9)之间,第二通孔(11)内均设有与之滚动配合的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12),箱体(1)内前侧壁固定安装水平的滑轨(13),滑轨(13)的后侧设有两个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14),第一转轴(12)的前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11)轴承连接对应的第一滑块(14)的后面,第一转轴(12)的中部外周均固定安装研磨辊(15),第一转轴(12)的后侧外周固定套装条形的第二挡板(16),第二挡板(16)位于第二通孔(11)的内端外侧且始终将第二通孔(11)密封遮挡,研磨辊(15)的外周均均匀开设数个竖向截面为钩型的前后通透的第三透槽(17),两研磨辊(15)的第三透槽(17)的开设方向相反,第三透槽(17)分为斜向的进料部(32)和截面为弧形的容纳部(46),研磨辊(15)的底面与筛网(8)的顶面接触配合,箱体(1)的后面中部固定安装前面开口的罩体(19),罩体(19)位于第一透槽(6)及第二通孔(11)的后方,罩体(19)内后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水平的导轨(20),导轨(20)的前面设有两个与之滑动配合的电动滑块(21),第一转轴(12)的后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11)轴承连接对应的电动滑块(21)的前面,罩体(19)的内底面右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安装第一横轴(23),罩体(19)的内底面中部固定安装竖向的两端封闭的套管(24),套管(24)内底面轴承安装竖向的第三转轴(27),第三转轴(27)的中部固定套装第一伞齿轮(28),套管(24)的右侧中部开设水平的第三通孔(29),套管(24)的左侧下部开设水平的进气口(30),第一横轴(23)的左端贯穿第三通孔(29)且与之轴承连接,第一横轴(23)的左端外侧固定套装第二伞齿轮(31),第二伞齿轮(31)与第一伞齿轮(28)啮合配合,第三转轴(27)的上部和下部外周均固定安装螺旋叶片(33),套管(24)的顶面开设竖向的第四通孔(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