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6228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吸收塔、吸收塔浆液循环单元、添加剂加入单元和石灰石加入单元,吸收塔浆液循环单元包括吸收塔浆液循环泵以及与吸收塔下部相连的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和与吸收塔上部的喷淋层相连的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出口管道,添加剂加入单元和石灰石加入单元分别与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相连。方法采用上述系统进行添加剂的加入。本发明专利技术快速地将添加剂均匀地送入吸收塔断面/液面/浆池并将石灰石均匀地送入吸收塔断面,及时解决和消除吸收塔浆液中毒、石灰石溶解困难、浆液起泡等吸收塔脱硫性能影响和不安全运行隐患,提高吸收塔喷淋浆液pH值和提高吸收烟气SO

Additive add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mestone wet FG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由于石灰石品质低、工艺水水质差、烟气中HF、HCl浓度高等原因,造成吸收塔浆液中毒、石灰石溶解速率低或不溶以及吸收塔浆液起泡产生虚假液位等脱硫性能影响或安全运行影响,解决措施之一是不定期地向吸收塔中加入脱硫增效剂(或催化剂、助溶剂)、消泡剂等多种添加剂。目前,通常的添加剂加入方式是利用吸收塔区集水坑系统,即将添加剂加入到吸收塔区的集水坑中,通过集水坑泵将添加剂直接送入到吸收塔浆池中。此加入方式的主要缺点是:添加剂只能加入到吸收塔浆池的一个点或局部区域,靠吸收塔浆液的流动将添加剂扩散到整个吸收塔浆池中,所需时间长,需要数小时才能将添加剂扩散到整个吸收塔浆池中,不能及时响应脱硫性能要求和及时解决安全运行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添加剂加入系统及方法,使添加剂能够快速地与吸收塔浆液混合,均匀地分散到烟气中和吸收塔断面/液面/浆池,及时消除脱硫性能影响和解决脱硫安全运行隐患。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包括吸收塔、吸收塔浆液循环单元、添加剂加入单元和石灰石加入单元,所述吸收塔浆液循环单元包括吸收塔浆液循环泵以及与吸收塔下部相连的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和与吸收塔上部的喷淋层相连的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出口管道,其中,所述添加剂加入单元和石灰石加入单元分别与所述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添加剂加入单元包括添加剂溶液箱、添加剂溶液泵以及添加剂溶液泵出口管道,添加剂溶液箱通过所述添加剂溶液泵和添加剂溶液泵出口管道与所述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石灰石加入单元包括石灰石浆液箱、石灰石浆液泵以及石灰石浆液泵出口管道,石灰石浆液箱通过所述石灰石浆液泵和石灰石浆液泵出口管道与所述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喷淋层设置有若干层雾化喷嘴,吸收塔中喷淋层的上方还设置有除雾器,吸收塔的下部为吸收塔浆池,吸收塔的烟气入口位于喷淋层与吸收塔浆池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添加剂为增效剂和/或消泡剂,所述增效剂为DBA、苯甲酸、乙酸、甲酸、戊二酸和丁二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醚类、烃类、醇类、磷酸酯和聚醚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方法,采用上述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进行添加剂的加入。根据本专利技术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方法的一个实施例,通过添加剂加入单元将添加剂溶液输送到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与吸收塔浆液混合后再通过吸收塔浆液循环泵输送到吸收塔喷淋层;通过石灰石加入单元将石灰石浆液输送到吸收塔循浆液环泵入口管道与吸收塔浆液混合后再通过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将石灰石浆液输送到吸收塔喷淋层;再将添加剂溶液和石灰石浆液与吸收塔浆液的混合溶液通过喷淋层雾化喷射至吸收塔断面/液面/浆池中。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方法,将添加剂溶液和石灰石浆液与循环抽出的吸收塔浆液混合后返回至吸收塔并雾化喷射至吸收塔断面/液面/浆池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添加剂为增效剂和/或消泡剂,所述增效剂为DBA、苯甲酸、乙酸、甲酸、戊二酸和丁二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醚类、烃类、醇类、磷酸酯和聚醚中的至少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快速地将添加剂均匀地送入吸收塔断面/液面/浆池,及时解决和消除吸收塔浆液中毒、石灰石溶解困难、浆液起泡等吸收塔脱硫性能影响和不安全运行隐患;并将石灰石均匀地送入吸收塔断面、提高吸收塔喷淋浆液pH值和提高吸收烟气SO2能力,增强吸收塔脱硫效率。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吸收塔、11-吸收塔浆池、12-喷淋层、13-除雾器、2-吸收塔浆液循环泵、21-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22-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出口管道、3-石灰石浆液箱、31-石灰石浆液泵、311-石灰石浆液泵出口管道、4-添加剂溶液箱、41-添加剂溶液泵、411-添加剂溶液泵出口管道。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下文中,先对本专利技术的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包括吸收塔1、吸收塔浆液循环单元、添加剂加入单元和石灰石加入单元。吸收塔1是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主要组件,吸收塔浆液循环单元实现吸收塔浆液的循环,添加剂加入单元实现添加剂溶液的加入,石灰石加入单元实现石灰石浆液的加入。吸收塔1中的喷淋层12设置有若干层雾化喷嘴,以实现液体的雾化和均匀喷射。吸收塔1中喷淋层12的上方还设置有除雾器13,以除去脱硫后烟气中的液滴。吸收塔1的下部为吸收塔浆池11,吸收塔1的烟气入口则位于喷淋层12与吸收塔浆池11之间。具体地,吸收塔浆液循环单元包括吸收塔浆液循环泵2以及与吸收塔1下部相连的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21和与吸收塔1上部的喷淋层12相连的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出口管道22,吸收塔浆液循环泵2将吸收塔1下部吸收塔浆池11中的吸收塔浆液通过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21吸出并通过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出口管道22返回。本专利技术的添加剂加入单元和石灰石加入单元则分别与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21相连,从而将添加剂溶液和石灰石浆液分别送入吸收塔循环泵入口管道21与吸收塔浆液混合并通过吸收塔浆液循环泵2将混合液送到吸收塔的喷淋层12,通过喷淋层12布置的喷嘴将混合液雾化成细小液滴。一方面,添加剂被均匀喷射到吸收塔断面中随吸收塔浆液液滴跌落,被均匀收集到吸收塔液面,快速实现添加剂均匀分散到吸收塔浆池,加快石灰石溶解、增强脱硫性能、消除吸收塔液面泡沫等。另一方面,新鲜的石灰石浆液被均匀喷入后可提高吸收塔浆液的pH值,由吸收塔浆液循环泵2将吸收塔浆液送入吸收塔的喷淋层12,雾化成细小液滴均匀喷射至吸收塔断面与烟气接触,提高脱硫效率。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添加剂加入单元包括添加剂溶液箱4、添加剂溶液泵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吸收塔浆液循环单元、添加剂加入单元和石灰石加入单元,所述吸收塔浆液循环单元包括吸收塔浆液循环泵以及与吸收塔下部相连的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和与吸收塔上部的喷淋层相连的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出口管道,/n其中,所述添加剂加入单元和石灰石加入单元分别与所述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吸收塔浆液循环单元、添加剂加入单元和石灰石加入单元,所述吸收塔浆液循环单元包括吸收塔浆液循环泵以及与吸收塔下部相连的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和与吸收塔上部的喷淋层相连的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出口管道,
其中,所述添加剂加入单元和石灰石加入单元分别与所述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加入单元包括添加剂溶液箱、添加剂溶液泵以及添加剂溶液泵出口管道,添加剂溶液箱通过所述添加剂溶液泵和添加剂溶液泵出口管道与所述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石加入单元包括石灰石浆液箱、石灰石浆液泵以及石灰石浆液泵出口管道,石灰石浆液箱通过所述石灰石浆液泵和石灰石浆液泵出口管道与所述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层设置有若干层雾化喷嘴,吸收塔中喷淋层的上方还设置有除雾器,吸收塔的下部为吸收塔浆池,吸收塔的烟气入口位于喷淋层与吸收塔浆池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加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忠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