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双氧水和旋流盘塔进行烟气脱硝的脱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6227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双氧水和旋流盘塔进行烟气脱硝的脱硝系统,包括旋流盘塔、双氧水供给系统、可溶性碱液供给系统,旋流盘塔中设置旋流盘,双氧水和可溶性碱液从出口流到旋流盘上并在旋流盘上混合形成混合液层,混合液层与从旋流盘的缝隙上升的烟气相遇,形成气液旋流,在旋流液中烟气、双氧水和可溶性碱液进行反应及传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双氧水、旋流盘塔应用于烟气脱硝,成本低且高效,具有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 denitration system for flue gas denitration using hydrogen peroxide and swirl tray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双氧水和旋流盘塔进行烟气脱硝的脱硝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脱硝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双氧水和旋流盘塔进行烟气脱硝系统。
技术介绍
燃煤发电、钢厂炼钢以及其他以煤、石油为热源的工艺是环境中氮氧化物增高的主要来源之一。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各厂家采取了诸多方法来降低燃烧尾气(本专利技术所述“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即对烟气进行脱硝处理。现有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催化还原法,第二类是氧化法。对催化还原法来说,需要的工作温度区间为400-450℃,而工艺烟气的排放温度要低于该温度,如电厂的锅炉烟气、钢铁厂的烧结炉烟气、以及其他锅炉烟气等的温度通常在80-150℃之间,这样就需要额外耗能来提高烟气温度。另外,由于还原剂采用的是氨气,过量的还原剂会释放到大气中,又会最终造成二次污染,再者,催化剂采用的是贵重金属,且容易老化。因此还原法脱硝成本较高;现有技术披露的氧化法有臭氧氧化、次氯酸钠氧化法等,这些方法的主要不足在于氮氧化物的脱除效果不佳,再就是费用过高,氧化产物处理难度大(如次氯酸钠法),因此存在极大弊端。现有烟气脱硝工艺中,鲜有成熟技术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双氧水和旋流盘塔进行烟气脱硝的脱硝系统,包括旋流盘塔、双氧水供给系统、可溶性碱液供给系统,旋流盘塔中设置旋流盘,双氧水供给系统通过进水管将双氧水输送进旋流盘塔,可溶性碱液供给系统通过进液管将可溶性碱液输送进旋流盘塔,其特征在于,双氧水进水管的出口位于旋流盘的上部,可溶性碱液进液管的出口也位于旋流盘的上部,双氧水和可溶性碱液从出口流到旋流盘上并在旋流盘上混合形成混合液层,混合液层与从旋流盘叶片的缝隙中上升的烟气相遇,形成气液旋流,在旋流液中烟气、双氧水和可溶性碱液进行反应及传质,然后烟气继续上升并从烟气出口出旋流盘塔,混合液从旋流盘的外围较宽缝隙处流到下方的碱液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双氧水和旋流盘塔进行烟气脱硝的脱硝系统,包括旋流盘塔、双氧水供给系统、可溶性碱液供给系统,旋流盘塔中设置旋流盘,双氧水供给系统通过进水管将双氧水输送进旋流盘塔,可溶性碱液供给系统通过进液管将可溶性碱液输送进旋流盘塔,其特征在于,双氧水进水管的出口位于旋流盘的上部,可溶性碱液进液管的出口也位于旋流盘的上部,双氧水和可溶性碱液从出口流到旋流盘上并在旋流盘上混合形成混合液层,混合液层与从旋流盘叶片的缝隙中上升的烟气相遇,形成气液旋流,在旋流液中烟气、双氧水和可溶性碱液进行反应及传质,然后烟气继续上升并从烟气出口出旋流盘塔,混合液从旋流盘的外围较宽缝隙处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刘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