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17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在室内机本体(1)内收容有热交换器(8)和风机(10),设有前面吸入口(4)和上面吸入口(5),在前面吸入口与热交换器(8)之间具有分割的前部空气过滤网(17),在上面吸入口与热交换器之间具有分割的上部空气过滤网(20),在与前面吸入口和上面吸入口之间的部位相对的死区内配置有包括除去粘附在各空气过滤网上的尘埃的旋转刷(30)和回收尘埃的尘埃承接通路(31)的空气过滤网清扫单元(S),还具有空气过滤网移动机构(55),其经由空气过滤网清扫单元(S)使前部空气过滤网在与上部空气过滤网的相对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并使上部空气过滤网在与前部空气过滤网的相对位置之间往复移动,进行空气过滤网的清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能自动地从空气过滤网上除去该空气过滤网从室内 空气中捕捉到的尘埃的结构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技术介绍
在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室内空气从吸入口吸入到本体内,而室内空气中含 有的尘埃被与吸入口相对设置的空气过滤网捕捉,仅室内空气被导入热交换器 内进行热交换。被空气过滤网捕捉的尘埃随空调的持续运行而堆积,若就这样 放置的话,室内空气相对于热交换器的流通会受到阻碍,导致热交换效率下降。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最好定期除去粘附在空气过滤网上的尘埃。构成本 体前表面的前面板设置成可自由转动,将其打开就可使空气过滤网露出。若抓 住空气过滤网下端部往下拉,则可容易地将空气过滤网从本体拆下。在除去了 粘附在空气过滤网上的尘埃后再将空气过滤网向本体内上推,就可返回到原来 的位置。然而, 一般常用的空调机的室内机是所谓称为挂壁式的室内机,安装在房 间墙面的高处。因此,对于诸如年迈用户和女性用户而言进行开闭前面板和拆 装过滤网的操作是困难的,容易造成尘埃就这样持续粘附在空气过滤网上的状 态。因此,如日本专利特开2004—044933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提供了一种 具有自动除去粘附在空气过滤网上的垃圾的结构的空调机。具体而言,相对于 收容在框体内的倒V字形热交换器,将空气过滤网从框体前表面配置到上表面。 在热交换器的顶部附近设有使空气过滤网向框体前表面和背面移动的移动装 置以及随着空气过滤网的移动来刮去垃圾的垃圾除去部。采用上述日本专利特开2004 — 044933号公报的技术,不必将长形的空气过滤网向框体外部拉出,可通过在框体内往复移动进行清扫,不会损害美观, 但在框体的前表面侧和背面侧必须确保空气过滤网的移动空间。具体而言,在 除去尘埃时,使空气过滤网前进,使其前表面下端移动到与出风口相对的部位。 然后,使空气过滤网后退,使其背面侧下端移动到框体背面下端。各个部位都需要确保空气过滤网移动用的空间,因而无法避免框体的大型 化。而且,对于空气过滤网本身而言,其背面的一部分不具有尘埃收集作用。 即,仅保持在使空气过滤网前进时与垃圾除去部相对部位上的部分具有尘埃收 集作用,因而空气过滤网也大型化。由于使这种大型空气过滤网往复移动来除去垃圾,因此过滤网移动装置必 然需要大的驱动力而使机构大型化,运行成本上升。而且由于使长形的空气过 滤网往复移动,因此垃圾除去时间长。其结果,为了取出保存在框体内的垃圾收纳部内的垃圾,需要将手伸向高 处,很麻烦。此时不能保证垃圾已经固结,从框体取出垃圾收纳部时有可能使 垃圾飞散或落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在不使室内机本 体大型化的情况下具有从空气过滤网自动除去尘埃的结构,可减少麻烦并縮短 除尘时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具有空气过滤网,在内部收 容热交换器和风机的室内机本体的、与所述热交换器相对的前表面和上表面上 设有吸入口,所述空气过滤网从被吸入到这些吸入口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的室 内空气中捕捉尘埃,所述空调机的室内机包括空气过滤网和空气过滤网移动装 置,所述空气过滤网夹设在前面和上面的吸入口与热交换器之间并被支撑成可 朝上方和前方自由移动,在与室内机本体的前面吸入口和上面吸入口之间的部 位相对的空间内配置有空气过滤网清扫单元,所述空气过滤网清扫单元具有从 移动的空气过滤网除去所粘附的尘埃的除尘机构和对除去的尘埃予以回收的 尘埃承接部,空气过滤网移动装置使空气过滤网经由该空气过滤网清扫单元移动,利用空气过滤网清扫单元对空气过滤网进行清扫。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概略纵向剖视图。 图2是上述实施形态的拆卸了前面板后的室内机的主视图。图3是上述实施形态的框体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上述实施形态的框体组件的剖视图。图5是对上述实施形态的空气过滤网清扫单元及其附近的部位进行了剖 切的立体图。图6是上述实施形态的与图5相同部位的纵向剖视图。图7是上述实施形态的箱壳内部的立体图。图8是上述实施形态的尘土箱的内部立体图。图9A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旋转刷的连接构造的立体图。图9B是上述实施形态的尘土箱侧部的立体图。图10A是上述实施形态的装入室内机本体内的尘土箱的一侧部的立体图。 图10B是上述实施形态的安装在框体组件上的尘土箱的另一侧部的立体图。图11是上述实施形态的省略了驱动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2是上述实施形态的构成齿轮组件的齿轮组的立体图。图13是上述实施形态的齿轮组的一部分和提升机构的局部立体图。图14是上述实施形态的空气过滤网清扫单元的一部分和换气单元的立体图。图15是上述实施形态的换气单元内部的局部立体图。 图16是上述实施形态的拆卸了换气单元的盖板后的立体图。 图17A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齿轮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7B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齿轮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7C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的齿轮组的动作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概略侧剖视图,图2是拆卸了前面板2的状态下的室内机本体1的主视图。说明中后面没有带元件符号的部件未作图示,以下相同。室内机本体1包括构成该室内机本体1的前侧框体的前面板2和后板 框体3,相对于上下方向在宽度方向呈横长状。在室内机本体1的前表面侧 局部开设有前面吸入口 4,在与前面吸入口 4相对的前面板2上嵌入有被开 闭驱动机构支撑的可动板2A。在运行停止的状态下,上述可动板2A被控制成与前面板2的表面接合 而成为同一平面,将前面吸入口4封闭,但在运行时,上述可动板2A被控 制成朝跟前侧突出位移而在周围产生与室内连通的间隙,使前面吸入口 4 对室内开放。在室内机本体1的上部设有上面吸入口 5。在该上面吸入口 5 内嵌入有框状的格条,被上述格条分隔成多个空间部。在上述室内机本体1的前表面下部开设有出风口 6,在该出风口 6内 并行设置有两个导风板7a、 7b。各导风板7a、 7b基于各自的转动姿势来开 闭上述出风口 6,并可根据运行条件来设定热交换空气的吹出方向。在室内机本体1内配置有由前侧热交换器部8A和后侧热交换器部8B 形成为大致倒V字形的热交换器8,且在该热交换器8的一侧部并列设置有 电气元件箱9。上述前侧热交换器部8A与前面板2之间留有间隙地形成为 大致平行的弯曲状,并与前面吸入口 4和上面吸入口 5相对,后侧热交换 器部8B形成为直线状,与上面吸入口 5斜向倾斜相对。在上述热交换器8的前后侧热交换器部8A、 8B之间配置室内风机10。 上述室内风机10包括配置在室内机本体1一侧端的空间内的风扇电动机、 以及一侧的支轴以机械方式与该风扇电动机的转轴连接的横流风扇。在与 支撑上述横流风扇前端部的轴承部相邻的位置、即室内机本体1的另一侧 端的空间内设置有仅在图2中有表示的后述的吸排气装置(下面称为"换 气单元")11。上述前侧热交换器部8A的下端部载放在前接水盘12a上,上述后侧热交换器部8B的下端部载放在后接水盘12b上。前、后接水盘12a、 12b承 接从各个热交换器部8A、 8B滴下的冷凝水,可通过未图示的排水软管向外 部排水。前后接水盘12a、 12b的一部分侧壁外表面与室内风机10接近设置, 由它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具有空气过滤网,在内部收容热交换器和风机的室内机本体的、与所述热交换器相对的前表面和上表面上设有吸入口,所述空气过滤网从被吸入到所述吸入口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的室内空气中捕捉尘埃,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过滤网和空气过滤网移动装置,所述空气过滤网夹设在所述前面和上面的吸入口与热交换器之间并被支撑成可朝上方和前方自由移动,在与所述室内机本体的前面吸入口和上面吸入口之间的部位相对的空间内配置有空气过滤网清扫单元,该空气过滤网清扫单元具有从移动的所述空气过滤网除去所粘附的尘埃的除尘机构、以及对除去的尘埃予以回收的尘埃承接部,所述空气过滤网移动装置使所述空气过滤网经由所述空气过滤网清扫单元移动,利用所述空气过滤网清扫单元对空气过滤网进行清扫。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泽哲朗铃木秀人佐野充邦三岛毅睦冈田觉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