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晓蕾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交通性精索鞘膜积液的中药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06163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中药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中医技术领域。该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中药物,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泽泻、茯苓、猪苓、柴胡根、白芍、枳壳、橘核、车前子、海藻、调和药;所述调和药为白术、桂枝、昆布、黄芩、川木通、小茴香、通草和荔枝核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中药物,通过精选药物,辨证配伍,诸药合用,具有疏肝行气、渗湿清热的功效,对原发性交通性鞘膜积液的治疗可以标本兼治。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药味精炼、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

A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municating spermatic hydrocel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交通性精索鞘膜积液的中药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
,具体是一种治疗交通性精索鞘膜积液的中药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交通性精索鞘膜积液,是一种先天性的鞘膜积液,其患者大多为新生的婴幼儿,正常情况当睾丸滑落到鞘膜囊内后,精索部位鞘膜突会自然关闭。如果未关闭会造成腹腔内的液体与鞘膜囊内的液体互相流通,鞘膜积液时大时小。如果鞘突与腹膜腔相通的孔道较多,即可形成先天性腹股沟疝。交通性鞘膜积液在反复挤压后肿块会有所缩小,鞘膜积液可伴发斜疝。因临床上原发性交通性精索鞘摸积液多发生于婴幼儿,且3.5岁后几乎不能自愈,必须医治。目前国际公认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仅有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疗法是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无论哪种手术方法,都存在以下风险和副作用:结扎手术之后会出现创口一侧睾丸自动缩小的现象,也有个别会发生萎缩导致隐睾;手术后虽然患者积液消失,但临床常见部分患者阴囊并未恢复正常大小,造成人为性膨大,且伴随间歇性疼痛,甚至小部分患者的间歇性疼痛会伴随一生;手术治疗后因不能保证完全治愈,所以要观察至少半年,并且半年后常有二次手术的治疗甚至后续会多次开刀做后续手术治疗;痊愈之前患者不能正常行动玩耍等,影响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中药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交通性精索鞘膜积液的中药物,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泽泻5~15份、茯苓5~15份、猪苓5~15份、柴胡根5~15份、白芍5~15份、枳壳8~18份、橘核5~15份、车前子5~20份、海藻5~20份、调和药20~50份;所述调和药为白术、桂枝、昆布、黄芩、川木通、小茴香、通草和荔枝核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方案,所述中药物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泽泻8~12份、茯苓8~12份、猪苓8~12份、柴胡根8~12份、白芍8~12份、枳壳10~15份、橘核8~12份、车前子10~15份、海藻10~15份、调和药30~4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方案,所述调和药为白术、桂枝和昆布的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方案,所述调和药为昆布、黄芩和川木通的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方案,所述调和药为昆布、小茴香和通草的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方案,所述调和药为桂枝、小茴香、通草和荔枝核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中药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称取泽泻、茯苓、猪苓、柴胡根、白芍、枳壳、橘核、车前子、海藻、调和药,备用;将上述称取的泽泻、茯苓、猪苓、柴胡根、白芍、枳壳、橘核、车前子、海藻、调和药置于沸水中进行煎煮,得到所述中药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中药物在制备用于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上述组分的药理功效如下:泽泻,性味:甘寒。归经:入肾、膀胱经。功能:利水渗湿泻热。主治:小便不利,淋病尿血,湿热痰饮,水肿胀满,脚气。茯苓,性味:甘、平。归经:入心、脾、胃、肺、肾经。功能:利水渗湿,益脾宁心。主治:气虚劳伤,水肿,痰饮,呕吐,腹泻,遗精,热淋,惊悸,健忘等症。猪苓,性味:甘平。归经:入肾,膀胱经。功能:利水渗湿。主治:肾炎,小便不利,淋浊尿闭,水肿泄泻等症。柴胡根,性味:味辛、苦,性微寒。归经:归肝、胆、肺经。功效: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归经:入肝、脾、肺三经。功能:补血敛阴,平肝止痛。主治:头晕目眩,胸腹胁肋疼痛、四肢孪急、泻痢腹痛,虚汗不止,月经不调等症。枳壳,性味:苦、酸、微寒。归经:入脾、胃二经。功能: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主治:食积痰滞不消,胸腹痞满胀痛,肝郁气滞,胁痛及下痢等症。橘核,性味:味苦,性平。归经:归肝、肾经。功效:理气,散结,止痛。主治:用于疝气疼痛,睾丸肿痛,乳痈乳癖。车前子,性味:甘、寒。归经:入肝、肾、小肠、肺经。功能:利水渗湿,清热明目,化痰止咳。主治:淋病尿闭,暑湿泄泻,目赤昏花,痰热咳嗽。海藻,性味:苦、咸、寒。归经:入肝、肾、胃经。功能:软坚、消痰、清热利水。主治:瘿瘤瘰疠,疝气,睾丸肿痛,痰饮水肿。白术,性味:甘、苦、微温。归经:入脾、胃经。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燥湿利水,止吐泻,止汗,安胎。主治:中气虚弱,脾运不健引起的消化不良,水肿胀满,呕吐泻痢,胎动不安,体虚自汗等症。桂枝,性味:辛、甘、温。归经:入心、肺、膀胱经。功能:助阳解表,温通经脉,温化水湿。主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经闭腹痛,痰饮蓄水,适用于感冒风寒之表虚自汗者。昆布,性味:咸;寒;无毒。归经:归肝、胃、肾经。功效作用:消痰软坚;利水退肿。主瘰疬;瘿瘤;噎膈;(疒颓)疝脚气水肿。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黄芩,性味:苦寒。归经:入肺、脾、胆、大小肠径。功能:清热燥湿,止血安胎。主治:肺热咳嗽,血热妄行,湿热下痢,胎动不安。川木通,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心、小肠、膀胱经。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主治: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小茴香,性味:辛、温。归经:入肝、肾、脾、胃经。功能:补阳散寒、理气开胃,止呕。主治:治寒疝作痛,腹脘胀痛,食少呕吐。通草,性味:甘、淡、寒。归经:入肺、胃经。功能:利尿清热,通气下乳。主治:湿温尿赤,淋病,尿闭,水肿,乳汁不下。荔枝核,性味:甘、涩、温。归经:入肝、肾经。功能:温散寒邪,理气止痛。主治:疝气肿胀作痛。妇女气滞血瘀,腹痛等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中药物,通过精选药物,辨证配伍,诸药合用,具有疏肝行气、渗湿清热的功效,对原发性交通性鞘膜积液(即水疝)的治疗可以标本兼治。另外,本专利技术组合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药味精炼、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配伍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典型临床病例在一诊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典型临床病例在二诊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典型临床病例在三诊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典型临床病例在四诊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典型临床病例在四诊治疗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典型临床病例在治疗后7个月后复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中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泽泻5~15份、茯苓5~15份、猪苓5~15份、柴胡根5~15份、白芍5~15份、枳壳8~18份、橘核5~15份、车前子5~20份、海藻5~20份、调和药20~50份;所述调和药为白术、桂枝、昆布、黄芩、川木通、小茴香、通草和荔枝核中的一种或多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中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泽泻5~15份、茯苓5~15份、猪苓5~15份、柴胡根5~15份、白芍5~15份、枳壳8~18份、橘核5~15份、车前子5~20份、海藻5~20份、调和药20~50份;所述调和药为白术、桂枝、昆布、黄芩、川木通、小茴香、通草和荔枝核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中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物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泽泻8~12份、茯苓8~12份、猪苓8~12份、柴胡根8~12份、白芍8~12份、枳壳10~15份、橘核8~12份、车前子10~15份、海藻10~15份、调和药30~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中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和药为白术、桂枝和昆布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中药物,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蕾胡波
申请(专利权)人:黄晓蕾胡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