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弱患者自主给药的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132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弱患者自主给药的轮椅,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椅本体和给药总成;所述的轮椅本体包括座椅、扶手、靠背、头枕、侧挡和车轮;所述的给药总成包括送药器、控制盒、手闸、储药罐、延时阀和换向阀;控制盒包括杠杆、立柱、底座、固定块和一号弹簧;储药罐通过药管连接延时阀,所述的延时阀包括缸体和联动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能够自动对发病患者用药的特点。

A kind of wheelchair for self medication of weak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弱患者自主给药的轮椅
本专利技术是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带有自给药功能的轮椅》(申请号:201811154869.6)的分案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体弱患者自主给药的轮椅。
技术介绍
轮椅是行动不便人群的常用代步工具,尤其是现有的轮椅功能越来越多,整合了电动车的功能,真正实现了自我行走的座椅。对于使用轮椅的人群大多是年迈体弱的患者,轮椅外出时,如遇紧急发病则很容易因患者由于不能自主服药而耽误病情。随着药剂学的发展,给药途径也越来越丰富,除了口服用药,口鼻给药途径的喷雾剂逐渐的登上了常规药物的平台。如降钙素等药物的鼻腔给药系统已经上市;胰岛素的几种肺部、口腔或鼻腔给药系统均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同时,由于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一些口服生物利用度比较低的生物技术药物,如多肽类、蛋白类以及核酸类药物,鼻用喷雾剂或将成为这些药物局部或全身给药的重要途径。口鼻给药途径的喷雾剂指的是不含抛射剂,借助于手动泵的压力将药液喷射成雾状的制剂,液滴直径要求远远低于气雾剂,因此对于溶液型药物,无需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内压容器封装,其适用面更广,使用更安全。尤其是老弱病人外出时,外界环境中的雾霾、花粉过敏源往往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突发,喘憋之中,老年患者很难翻找药物并进行自我给药,甚至会发生短时晕厥情况。因此,继续在轮椅上增加自给药功能,实现对于老弱患者的自主给药,缓解病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弱患者自主给药的轮椅。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弱患者自主给药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椅本体和给药总成;所述的轮椅本体包括座椅、扶手、靠背、头枕、侧挡和车轮;所述的给药总成包括送药器、控制盒、手闸、储药罐、压力罐、延时阀和换向阀;所述的头枕位于靠背的上方,头枕的下端与靠背的上端相铰接,其中铰接处设有扭簧,通过扭簧的弹性作用,给头枕一趋于竖直的作用力;头枕前侧面的左右两侧处各设有一个侧挡,侧挡与头枕相铰接,铰接处设有扭簧,通过扭簧的作用力给侧挡向中间方向偏转的作用力;所述的送药器主体是n形杆状或n形空心管状结构,送药器两端分别位于头枕的两侧,上端位于头枕的上方,送药器两端与靠背上端相铰接,铰接处设有扭簧,通过扭簧的作用给送药器向后偏转的作用力;送药器的左、中、右的方向各设有一个雾化喷头;所述的控制盒位于送药器的一端处,控制盒包括杠杆、立柱、底座、固定块和一号弹簧,所述的杠杆中间位置与立柱的前端相铰接,杠杆的外端位于送药器端部的后方,杠杆的内端固定连接活塞泵,所述的活塞泵位于头枕侧边的后方;所述的底座位于控制盒的盒壁上,底座与盒壁之间分别设有相互适应的滑轨滑槽结构,通过滑轨滑槽结构,使底座可以在盒壁上沿内外方向滑动;所述的手闸位于轮椅扶手外侧下方,手闸连接闸线;闸线另一端位于控制盒处,控制盒的外侧壁上设有供闸线芯线穿过的孔,闸线外皮被挡在该孔的外侧,闸线芯线端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固定块位于底座的内侧方向,固定块与盒壁固定连接,固定块与底座之间通过一号弹簧相连接;所述的储药罐用于储存药液,储药罐内部注入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为药物喷出提供动力;储药罐通过药管连接延时阀,所述的延时阀包括缸体和联动阀门;所述的联动阀门进药口通过药管连接储药罐,所述的缸体内设有上活塞和下活塞,上活塞通过竖直杆与联动阀门连接,上活塞与下活塞之间通过二号弹簧连接,上活塞与下活塞共同将缸体分成上、中、下三个腔体,上活塞与下活塞上各设有竖直细孔,通过竖直细孔将相邻的两个相邻腔体相连接,下腔与中腔上分别设有开口;所述的活塞泵包括壳体和活塞,活塞在壳体内沿前后方向运动,活塞前方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前端穿过壳体前壁上的孔,从壳体内露出,活塞后方设有三号弹簧;壳体后端设有开口,壳体后端开口与缸体下腔开口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的换向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的阀体呈筒状结构,所述的阀芯位于阀体中间空腔处,阀芯呈阶梯轴结构,按照细-粗-细-粗-细的顺序包括两个粗段和三个细段,粗段部分与阀体之间形成密封;阀体上设有两个进口和三个出口,所述的两个进口通过药管连接联动阀门的出药口,三个进口从左到右依次为一号口、二号口和三号口,一至三号口通过药管分别连接送药器上的左、中、右三个方向上的雾化喷头;在换向阀的轴向位置上,两个进口分别位于一、二号口之间和二、三号口之间;自然状态时,两个进口和二号口位于阀芯中间的细段处,一号口和三号口分别位于阀芯的两个粗段处;阀芯两端的两侧细段处分别设有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在阀芯不受其他外力时,能够使阀芯复位;所述的头枕两侧上位于侧挡外侧的位置上分别设有左右走向的条形孔,所述的条形孔内穿过工字形的滑块,滑块前后两端的端部的竖直方向的宽度大于条形孔的宽度,从而滑块能够沿条形孔左右滑动,滑块与同侧的侧挡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和侧挡相铰接;滑块与换向阀阀芯的靠近该滑块一端通过绳子相连接;其中两根绳子的长度满足,当阀芯向外运动至一半的距离时,才将绳子拉直;所述的压力罐与储药罐之间连接恒压阀;压力罐内注入压力高于储药罐的压缩空气;所述的恒压阀包括阀壳和芯体;所述的阀壳中间设有贯穿两端的中心孔,中心孔的一端为出气口;出气口连接储药罐;所述的芯体位于中心孔内,芯体前端与中心孔前端之间设有四号弹簧,通过四号弹簧的作用将芯体向后顶;芯体的侧壁和后端分别设有开口,两个开孔之间通过芯体内部的孔相连通;中心孔侧壁和芯体侧壁之间设有三个密封圈,从前向后依次为一至三号密封圈;自然状态时,芯体侧壁开口位于一号密封圈和二号密封圈之间;中心孔侧壁上位于二号密封圈和三号密封圈之间的位置设有开口,该开口连接恒压阀的进气口,恒压阀的进气口连接压力罐。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通过对现有轮椅的改造增加该项功能,可实施性好,成本低廉,社会效益大;2、患者可以通过头位改变,进行自我给药控制;3、突发情况下,即使患者昏迷可以自动给药(根据既往病史进行药物预设)进行急救,能够根据患者头部位置准确喷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控制盒及头枕和侧挡的俯视图。图3是活塞泵结构示意图。图4是延时阀结构示意图。图5是换向阀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中储气罐、压力罐和恒压阀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2中恒压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3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4后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为便于叙述,设定轮椅行进方向为前,与其相反的方向为后,轮椅中间的方向为内,朝向两侧的方向为外。实施例1中,如图1至5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轮椅本体和给药总成。所述的轮椅本体包括座椅10、扶手7、靠背6、头枕3、侧挡4和车轮9。所述的给药总成包括送药器1、控制盒5、手闸8、储药罐、延时阀20和换向阀18。所述的头枕3位于靠背6的上方,头枕3的下端与靠背6的上端相铰接,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弱患者自主给药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椅本体和给药总成;所述的轮椅本体包括座椅、扶手、靠背、头枕、侧挡和车轮;所述的给药总成包括送药器、控制盒、手闸、储药罐、压力罐、延时阀和换向阀;所述的头枕位于靠背的上方,头枕的下端与靠背的上端相铰接,其中铰接处设有扭簧,通过扭簧的弹性作用,给头枕一趋于竖直的作用力;头枕前侧面的左右两侧处各设有一个侧挡,侧挡与头枕相铰接,铰接处设有扭簧,通过扭簧的作用力给侧挡向中间方向偏转的作用力;所述的送药器主体是n形杆状或n形空心管状结构,送药器两端分别位于头枕的两侧,上端位于头枕的上方,送药器两端与靠背上端相铰接,铰接处设有扭簧,通过扭簧的作用给送药器向后偏转的作用力;送药器的左、中、右的方向各设有一个雾化喷头;所述的控制盒位于送药器的一端处,控制盒包括杠杆、立柱、底座、固定块和一号弹簧,所述的杠杆中间位置与立柱的前端相铰接,杠杆的外端位于送药器端部的后方,杠杆的内端固定连接活塞泵,所述的活塞泵位于头枕侧边的后方;所述的底座位于控制盒的盒壁上,底座与盒壁之间分别设有相互适应的滑轨滑槽结构,通过滑轨滑槽结构,使底座可以在盒壁上沿内外方向滑动;所述的手闸位于轮椅扶手外侧下方,手闸连接闸线;闸线另一端位于控制盒处,控制盒的外侧壁上设有供闸线芯线穿过的孔,闸线外皮被挡在该孔的外侧,闸线芯线端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固定块位于底座的内侧方向,固定块与盒壁固定连接,固定块与底座之间通过一号弹簧相连接;所述的储药罐用于储存药液,储药罐内部注入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为药物喷出提供动力;储药罐通过药管连接延时阀,所述的延时阀包括缸体和联动阀门;所述的联动阀门进药口通过药管连接储药罐,所述的缸体内设有上活塞和下活塞,上活塞通过竖直杆与联动阀门连接,上活塞与下活塞之间通过二号弹簧连接,上活塞与下活塞共同将缸体分成上、中、下三个腔体,上活塞与下活塞上各设有竖直细孔,通过竖直细孔将相邻的两个相邻腔体相连接,下腔与中腔上分别设有开口;所述的活塞泵包括壳体和活塞,活塞在壳体内沿前后方向运动,活塞前方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前端穿过壳体前壁上的孔,从壳体内露出,活塞后方设有三号弹簧;壳体后端设有开口,壳体后端开口与缸体下腔开口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的换向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的阀体呈筒状结构,所述的阀芯位于阀体中间空腔处,阀芯呈阶梯轴结构,按照细-粗-细-粗-细的顺序包括两个粗段和三个细段,粗段部分与阀体之间形成密封;阀体上设有两个进口和三个出口,所述的两个进口通过药管连接联动阀门的出药口,三个进口从左到右依次为一号口、二号口和三号口,一至三号口通过药管分别连接送药器上的左、中、右三个方向上的雾化喷头;在换向阀的轴向位置上,两个进口分别位于一、二号口之间和二、三号口之间;自然状态时,两个进口和二号口位于阀芯中间的细段处,一号口和三号口分别位于阀芯的两个粗段处;阀芯两端的两侧细段处分别设有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在阀芯不受其他外力时,能够使阀芯复位;所述的头枕两侧上位于侧挡外侧的位置上分别设有左右走向的条形孔,所述的条形孔内穿过工字形的滑块,滑块前后两端的端部的竖直方向的宽度大于条形孔的宽度,从而滑块能够沿条形孔左右滑动,滑块与同侧的侧挡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和侧挡相铰接;滑块与换向阀阀芯的靠近该滑块一端通过绳子相连接;其中两根绳子的长度满足,当阀芯向外运动至一半的距离时,才将绳子拉直;所述的压力罐与储药罐之间连接恒压阀;压力罐内注入压力高于储药罐的压缩空气;所述的恒压阀包括阀壳和芯体;所述的阀壳中间设有贯穿两端的中心孔,中心孔的一端为出气口;出气口连接储药罐;所述的芯体位于中心孔内,芯体前端与中心孔前端之间设有四号弹簧,通过四号弹簧的作用将芯体向后顶;芯体的侧壁和后端分别设有开口,两个开孔之间通过芯体内部的孔相连通;中心孔侧壁和芯体侧壁之间设有三个密封圈,从前向后依次为一至三号密封圈;自然状态时,芯体侧壁开口位于一号密封圈和二号密封圈之间;中心孔侧壁上位于二号密封圈和三号密封圈之间的位置设有开口,该开口连接恒压阀的进气口,恒压阀的进气口连接压力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弱患者自主给药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椅本体和给药总成;所述的轮椅本体包括座椅、扶手、靠背、头枕、侧挡和车轮;所述的给药总成包括送药器、控制盒、手闸、储药罐、压力罐、延时阀和换向阀;所述的头枕位于靠背的上方,头枕的下端与靠背的上端相铰接,其中铰接处设有扭簧,通过扭簧的弹性作用,给头枕一趋于竖直的作用力;头枕前侧面的左右两侧处各设有一个侧挡,侧挡与头枕相铰接,铰接处设有扭簧,通过扭簧的作用力给侧挡向中间方向偏转的作用力;所述的送药器主体是n形杆状或n形空心管状结构,送药器两端分别位于头枕的两侧,上端位于头枕的上方,送药器两端与靠背上端相铰接,铰接处设有扭簧,通过扭簧的作用给送药器向后偏转的作用力;送药器的左、中、右的方向各设有一个雾化喷头;所述的控制盒位于送药器的一端处,控制盒包括杠杆、立柱、底座、固定块和一号弹簧,所述的杠杆中间位置与立柱的前端相铰接,杠杆的外端位于送药器端部的后方,杠杆的内端固定连接活塞泵,所述的活塞泵位于头枕侧边的后方;所述的底座位于控制盒的盒壁上,底座与盒壁之间分别设有相互适应的滑轨滑槽结构,通过滑轨滑槽结构,使底座可以在盒壁上沿内外方向滑动;所述的手闸位于轮椅扶手外侧下方,手闸连接闸线;闸线另一端位于控制盒处,控制盒的外侧壁上设有供闸线芯线穿过的孔,闸线外皮被挡在该孔的外侧,闸线芯线端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固定块位于底座的内侧方向,固定块与盒壁固定连接,固定块与底座之间通过一号弹簧相连接;所述的储药罐用于储存药液,储药罐内部注入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为药物喷出提供动力;储药罐通过药管连接延时阀,所述的延时阀包括缸体和联动阀门;所述的联动阀门进药口通过药管连接储药罐,所述的缸体内设有上活塞和下活塞,上活塞通过竖直杆与联动阀门连接,上活塞与下活塞之间通过二号弹簧连接,上活塞与下活塞共同将缸体分成上、中、下三个腔体,上活塞与下活塞上各设有竖直细孔,通过竖直细孔将相邻的两个相邻腔体相连接,下腔与中腔上分别设有开口;所述的活塞泵包括壳体和活塞,活塞在壳体内沿前后方向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正张琳苗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轩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