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的超声荡洗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12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角度可调的超声荡洗手柄,包括针头、换能器组件、前套管、中套管、连接环、卡环和手柄外壳,所述针头的一端与换能器组件螺纹连接,所述前套管与所述中套管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环与卡环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卡环的另一端卡紧在所述手柄外壳内,所述连接环的内台阶面与中套管的外台阶面相互接触且可相互转动,所述换能器组件与所述前套管固定连接。通过改进手柄前端结构使得针头能够自由旋转360°,因此针头与手柄前端自由配合,互换性好,使用时只要旋转设备前端,使得针头与操作手势处于最佳方位,减少医生额外准备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

An angle adjustable ultrasonic cleaning h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可调的超声荡洗手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角度可调的超声荡洗手柄。
技术介绍
根管治疗术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根管治疗中,常常会遇到经过常规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例需再处理,如果不能有效地去除原有的根管内充填物,就不能顺利地完成根管治疗,去除根管内充填物多是采用机械和化学方法。机用镍钛器械及超声技术的应用给去除根管内充填物提供了更为简单、快捷的方法和理想的效果。超声荡洗(PUI)能更好地去除主根管、根管侧支、根管狭部和管壁不规则处的微生物,牙本质碎质和沾污层,减少冲洗剂渗出根尖孔的量,提高侧支根管的完填率和致密性。现有的根管超声荡洗手柄针头有两种造型方式,一种为弯曲型,此种方式方便医生操作,但针头弯曲面与操作面之间的角度固定,针对特殊位置的操作十分不便,同时针头没有互换性,出现问题后只能返回原厂匹配后才能使用,此方式非常影响医生治疗进度,成本也大大增加。另外一种为笔直型针头,医生操作时候需先用工具弯曲针头形成合适角度才能使用,此方式针头可互换但缺点是医生自己弯曲比较费力,且弯曲角度不合适时手柄没达到最佳使用状态,使治疗时间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超声荡洗手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角度可调的超声荡洗手柄,包括针头、换能器组件、前套管、中套管、连接环、卡环和手柄外壳,所述针头的一端与换能器组件螺纹连接,所述换能器组件、前套管、中套管、连接环和卡环均位于同一轴线上,其中所述前套管、中套管、连接环均为中空的圆管由前至后依次排列,所述前套管与所述中套管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环与卡环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卡环的另一端卡紧在所述手柄外壳内,所述中套管的外台阶面与所述连接环的内台阶面接触且可转动,所述换能器组件与所述前套管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中套管的凹槽内设置有O形圈,所述O形圈的外表面与所述卡环的内表面接触。进一步的,所述中套管设有锁止凸台在转动时与所述卡环上设有的定位凸台在圆周方向相互干涉。进一步的,所述前套管内设有同轴向内筒,所述换能器组件穿过所述内筒,所述换能器组件的止转台阶与所述内筒的内表面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内筒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凸台,所述中套管的一端相应设有若干个U形槽,所述凸台卡入所述的U形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针头为弯曲型,通过改进手柄前端结构使得针头能够自由旋转360°,因此针头与手柄前端自由配合,互换性好。使用时只要旋转手柄前端,使得针头与操作手势处于最佳方位,减少医生额外准备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手柄外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手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局部放大图A;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局部放大图B;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套管6与卡环9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能器组件2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套管4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筒5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套管6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环7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卡环9示意图;图中:1.针头;2.换能器组件;21.止转台阶;3.硅胶套;4.前套管;5.内筒;51.凸台;52.止转面;6.中套管;61.锁止凸台;62.凹槽;63.U形槽;64.外台阶面;7.连接环;71.内台阶面;8.O形圈;9.卡环;91.定位凸台;10.手柄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1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种角度可调的超声荡洗手柄,包括针头1、换能器组件2、硅胶套3、前套管4、内筒5、中套管6、连接环7、O型圈8、卡环9和手柄外壳10,其中换能器组件2、硅胶套3、前套管4、内筒5、中套管6、连接环7、O型圈8和卡环9沿同轴方向顺序排列,针头1位于手柄的前端与换能器组件2螺纹连接,换能器组件2位于轴线上,前套管4的尾端与中套管6之间螺纹连接,连接环7与卡环9之间螺纹连接。卡环9固定在手柄外壳10的头部,连接环7的内台阶面71与中套管6的外台阶面64之间相互接触且可相互旋转,中套管6与卡环9之间相互接触且可相互转动;由于卡环9和连接环7之间螺纹连接旋紧后均固定不动,中套管6与连接环7之间、中套管6与卡环9之间轴向受力接触,这样使得中套管6可以沿径向旋转,而中套管6、前套管4、内筒5、换能器组件2、针头1为固定连接成一体,因此,针头1可以实现沿径向旋转,解决了针头1无法调整角度的问题。中套管6上设有的锁止凸台61沿圆周方向转动的轨迹与卡环9上设置的定位凸台91相干涉,O型圈8位于中套管6上的凹槽62内,O型圈8的外表面与卡环9的内表面相接触;中套管6转动时,当中套管6上的锁止凸台61接触到定位凸台91便会停止,这样可以旋紧或旋松所需要更换的针头1,解决了针头1的更换问题。硅胶套3是包裹在前套管4和中套管6的外表面。装配过程如下:首先,卡环9与其他配件装配在手柄外壳10内,卡环9位于手柄的头部,将换能器组件2穿过内筒5,止转台阶21卡紧在内筒5的止转面52,换能器组件2一端的螺纹露出在外;将内筒5上的凸台51卡入中套管6的U形槽63内(其作用是内筒5在旋转时的扭力通过凸台51转递到U形槽63来带动中套管6旋转,扭力不会作用到前套管4,扭动针头1时前套管4不会松动);内筒5塞入前套管4,将前套管4与中套管6相互旋紧,中套管6的另一端同时也会将换能器组件2沿轴向顶紧;O型圈8卡入凹槽61内;连接环7由前套管4的一端套入,连接环7通过螺纹与卡环9相互旋紧,使得连接环7的内台阶面71与中套管6的外台阶面64贴紧,卡环9一端的内表面会将O型圈8卡紧;最后,将硅胶套3由前套管4的前端套入将前套管4和中套管6包裹住,再将针头1旋紧在换能器组件2露出的螺纹上完成组装。使用时,由于O型圈8与卡环9之间存在的摩擦力,可以将针头1旋转至任一角度固定进行操作。当需要更换针头1时,一手握住手柄,另一手用扳手旋转针头1,针头1带动换能器组件2转动,中套管6也会随之转动,当锁止凸台61在转动到与卡环9上设有的定位凸台91相碰便会停止转动,此时继续用扳手旋转针头1便可将针头1旋松取下。同理,反向旋转可以将新换上的针头1旋紧在换能器组件2上。以上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可调的超声荡洗手柄,包括针头(1)、换能器组件(2)、前套管(4)、中套管(6)、连接环(7)、卡环(9)和手柄外壳(10),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1)的一端与换能器组件(2)螺纹连接,所述换能器组件(2)、前套管(4)、中套管(6)、连接环(7)和卡环(9)均位于同一轴线上,其中所述前套管(4)、中套管(6)、连接环(7)均为中空的圆管由前至后依次排列,所述前套管(4)与所述中套管(6)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环(7)与卡环(9)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卡环(9)的另一端卡紧在所述手柄外壳(10)内,所述中套管(6)的外台阶面(64)与所述连接环(7)的内台阶面(71)接触且可转动,所述换能器组件(2)与所述前套管(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的超声荡洗手柄,包括针头(1)、换能器组件(2)、前套管(4)、中套管(6)、连接环(7)、卡环(9)和手柄外壳(10),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1)的一端与换能器组件(2)螺纹连接,所述换能器组件(2)、前套管(4)、中套管(6)、连接环(7)和卡环(9)均位于同一轴线上,其中所述前套管(4)、中套管(6)、连接环(7)均为中空的圆管由前至后依次排列,所述前套管(4)与所述中套管(6)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环(7)与卡环(9)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卡环(9)的另一端卡紧在所述手柄外壳(10)内,所述中套管(6)的外台阶面(64)与所述连接环(7)的内台阶面(71)接触且可转动,所述换能器组件(2)与所述前套管(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荡洗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举黄祖伟杨松文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美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