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检测用镜组结构和视力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104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视力检测用镜组结构,属于计算机算法技术领域,视力检测用镜组结构包括:支架、连接套、第一镜片、调节套和第二镜片。第一镜片安装在连接套一端的内侧。调节套与连接套另一端螺纹连接,调节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第二镜片的一侧抵接在连接套的另一端,另一侧抵接在第一限位件上;第一限位件用于与连接套配合调整第二镜片的曲率;第二镜片的外沿与连接套的内壁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第一镜片、连接套和第二镜片形成透光区;第一镜片与第二镜片组成镜片组件;镜片组件借助第一限位件调节屈光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视力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视力检测用镜组结构和视力检测方法,能够提高视力检测的效率。

Th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vision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视力检测用镜组结构和视力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算法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视力检测用镜组结构以及采用了该视力检测用镜组结构的视力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眼镜是镶嵌在镜框内的透镜镜片,佩戴在眼镜前方,用于改善视力、保护眼镜等作用。而在配镜过程中,通常需要先进行验光,然后试戴。验光主要检测左右眼度数、散光和瞳距。散光和瞳距可通过简易工具直接测得。而现有的左右眼度数的确定多通过验光仪确定。由于验光只能大致知晓左右眼的度数,在验光之后还需要佩戴多个不同度数的眼镜,最终确定最适合的镜片,此过程较为繁琐,使得视力检测过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力检测用镜组结构和视力检测方法,旨在解决视力检测过程较为繁琐,效率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视力检测用镜组结构,包括:支架;连接套,中空结构,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第一镜片,安装在所述连接套一端的内侧,所述第一镜片为透明制件;调节套,与所述连接套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套的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视力检测用镜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n连接套,中空结构,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架上;/n第一镜片,安装在所述连接套一端的内侧,所述第一镜片为透明制件;/n调节套,与所述连接套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n第二镜片,弹性且为透明制件,所述第二镜片的一侧抵接在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另一侧抵接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上;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与所述连接套配合调整第二镜片的曲率;所述第二镜片的外沿与所述连接套的内壁间隔一定距离设置;/n所述第一镜片、所述连接套和所述第二镜片形成透光区;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组成镜片组件;所述镜片组件借助所述第一限位件调节屈光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视力检测用镜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连接套,中空结构,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架上;
第一镜片,安装在所述连接套一端的内侧,所述第一镜片为透明制件;
调节套,与所述连接套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
第二镜片,弹性且为透明制件,所述第二镜片的一侧抵接在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另一侧抵接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上;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与所述连接套配合调整第二镜片的曲率;所述第二镜片的外沿与所述连接套的内壁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所述第一镜片、所述连接套和所述第二镜片形成透光区;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组成镜片组件;所述镜片组件借助所述第一限位件调节屈光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检测用镜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第二镜片的周向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检测用镜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
固定部,外沿固定在所述调节套的内壁上;和
抵接部,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内沿固定连接;所述抵接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向所述第一镜片延伸,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二镜片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检测用镜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远离所述第二镜片的一端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所述连接套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套靠近所述定位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与所述定位套共同配合夹持所述第一镜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力检测用镜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均为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提文刘慧颖由书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