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气枕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607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31
一种可充气枕头系统,包括由可独立进行充气和放气的上囊及下囊形成的枕头。控制器包括空气増流器、阀组件和控制箱。阀组件包括连接至上囊的空气管线和连接至下囊的空气管线。上部空气管线阀和下部空气管线阀中的每一个通过阀弹簧被推动到关闭位置,并且通过阀伺服机构移动到打开位置。空气管线阀包括中空阀柱塞,使得阀弹簧延伸到柱塞中。控制箱具有用于对上囊充气和放气的输入,以及对下囊充气和放气的输入。

Inflatable pillow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充气枕头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是于2015年11月27日提交的序列号为No.14/953,169的美国申请的部分延续申请,其要求于2014年11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085,407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文。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大体上涉及可充气枕头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躺椅、床、沙发等等上提升腿部支撑表面,并且用于选择性地改变这种提升程度,提升和选择性的改变是以一种安全、便捷和经济的方式完成,并且由无辅助和独立的患者或现场护理人员进行。
技术介绍
术后患者和其他有心脏、血液循环或液体潴留问题的人可能会被建议在康复期间保持双腿抬高。通常,这些人可能身体虚弱,因此难以或不可能将他们的腿重新定位和/或抬起到特定枕头或固体泡沫布置上或上方。此外,现有技术的可充气体支撑装置,例如可充气床垫或家具,通常在升降表面的坚固度和高度之间呈现出成比例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现有技术的可充气体支撑装置完全充气使得身体完全升高,则提升表面可能比期望的更坚固。如果通过降低空气压力来降低现有技术的可充气体支撑表面的提升表面的坚固性,则可能无法实现所需的主体高度。因此,对于一种简单、方便和无辅助地将患者的腿抬高到所需高度,同时分别控制升降表面的坚固性的系统和方法存在未满足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涉及用于提升患者腿部的可充气枕头系统。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枕头适于放置在躺椅、床或沙发的腿支撑表面上。枕头由下囊和上囊形成,并且具有控制器,患者可通过该控制器独立地控制下囊或上囊的充气。上囊的充气量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腿支撑表面的坚固性。下囊的充气量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腿或腿的抬高量。上囊具有矩形顶板、矩形底板、矩形前板、矩形后板和梯形侧板。下囊具有矩形顶板、矩形底板、矩形前板、矩形后板和矩形侧板。上囊的底板连接到下囊的顶板。以这种方式,形成了放大的横截面配置。为了稳定,可以在下囊的矩形底板中设置加强板。可以提供带子和定位绳索,用于将枕头连接到躺椅的腿部分和/或根据需要重新定位枕头。控制器包括空气增流器、阀组件和有线或无线控制箱,通过该控制箱使用按钮控制空气增流器和阀组件。可以提供快速释放阀,以在必要时快速放气可充气枕头系统。根据本文在此所公开的可充气枕头系统的各种实施例,通过空气增流器,阀组件和/或快速释放阀、枕头的上囊和下囊可以独立地充气或放气,和/或联合快速放气。如果使用的话,快速释放阀可以使用具有相对锥形部分的主活塞,该主活塞可操作以在两个方向中的任一个上移动,从而迫使上部和下部释放管线中的打开锥形止挡件,如将进一步详细解释的。可替换地,具有锥形部分的类似的主活塞可以与单独的可往复运动的部件结合使用,以实现上部和下部释放管线中的锥形止挡件的打开,这将再次更详细地解释。提供了可充气枕头系统的替代实施例,用于与腿部以外的身体部位一起使用。可充气枕头系统的进一步实施例提供阀和鼓风机组件凹部或腔室,以便为鼓风机和阀组件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位置。鼓风机和阀组件可包括连接到阀组件的鼓风机组件,或集成的鼓风机和阀组件。在任一种情况下,阀组件又流体地连接到下囊和上囊,从而使鼓风机和阀组件能够选择性地和可控制地提供下囊和上囊的充气和放气。消声器/进气扩散器可以连接到鼓风机的进气口并且用于降低噪音并防止鼓风机被枕头或其外壳的织物堵塞。阀组件可包括上部空气管线阀,上部空气管线阀柱塞具有上部空气管线阀弹簧和上部空气管线阀密封件。上部空气管线阀弹簧可以将上部空气管线阀通过其上部空气管线阀密封件推入关闭位置,从而封闭鼓风机和阀组件的内部与上囊之间的气流。上部空气管线阀伺服机构可用于选择性地提升上部空气管线阀,压缩弹簧并允许鼓风机内部和阀组件与上囊之间的气流。上部空气管线阀弹簧,上部空气管线阀柱塞和上部空气管线阀密封件还可以用作上囊的减压阀。类似地,阀组件可包括带下部空气管线阀柱塞的下部空气管线阀,下部空气管线阀柱塞具有下部空气管线阀弹簧和下部空气管线阀密封件。下部空气管线阀弹簧可以通过其下部空气管线阀密封件将下部空气管线阀推动到关闭位置,从而关闭鼓风机和阀组件的内部与下囊之间的气流。下部空气管线阀伺服系统可用于选择性地提升下部空气管线阀,压缩弹簧并允许鼓风机和阀组件的内部与下囊之间的气流。下部空气管线阀弹簧、下部空气管线阀柱塞和下部空气管线阀密封件还可以用作下囊的减压阀。当鼓风机马达运转时,上部空气管线阀打开时控制进入上囊的空气流量,当鼓风机马达未运行时空气流出上囊。当关闭时,上部空气管线阀防止空气从上囊逸出。类似地,当鼓风机马达运行时,下部空气管线阀在打开时控制进入下囊的空气流,并且当鼓风机马达未运行时空气流从下囊流出。当关闭时,下部空气管线阀防止空气从下囊逸出。为了提供更大的弹簧长度同时允许紧凑的阀组件或集成的鼓风机和阀组件,上部和下部空气管阀柱塞可以是中空的。以这种方式,每个弹簧的总长度的一部分包含在每个空气管线阀柱塞内,从而降低必要的弹簧刚度并使空气管线阀伺服机构所需的力最小化,以便提升空气管线阀柱塞。上部空气管线阀伺服机构和上部空气管线阀,下部空气管线阀伺服阀和下部空气管线阀中的每一个可以配置成能够处于中间位置,这可以分别用于从上囊或下囊以受控方式进行微调或排气。根据可充气枕头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可充气枕头系统包括由下囊和上囊形成的枕头。上囊与下囊连接以形成扩大的横截面构造。提供控制器以独立地使上囊和下囊充气和放气。控制器包括空气增流器,与空气增流器流体连通的阀组件,以及可操作地连接到空气增流器和阀组件的控制箱。阀组件包括连接到上囊的上部空气管线和连接到下囊的下部空气管线。上部空气管线阀与上部空气管线流体连通。上部空气管线阀通过上部空气管线阀弹簧被推入关闭位置,并且可通过上部空气管线阀伺服机构移动到打开位置。下部空气管线阀与下部空气管线流体连通。下部空气管阀被下部空气管阀弹簧推入关闭位置,并且可通过下部空气管阀伺服机构移动到打开位置。控制箱具有用于使上囊充气和升高的输入、用于使上囊放气和下降的输入、用于使下囊充气和升高的输入以及用于使下囊放气和下降的输入。根据可充气枕头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可充气枕头系统具有由上囊和下囊组成的枕头,上囊连接到下囊以形成扩大的横截面构造,可充气枕头系统的控制器包括空气增流器、与空气增流器流体连通的阀组件,以及可操作地连接到空气增流器和阀组件的控制箱。阀组件包括连接到上囊的上部空气管线和连接到下囊的下部空气管线。上部空气管线阀与上部空气管线流体连通。上部空气管线阀通过上部空气管线阀弹簧被推入关闭位置,并且可通过上部空气管线阀伺服机构移动到打开位置。下部空气管线阀与下部空气管线流体连通。下部空气管阀被下部空气管阀弹簧推入关闭位置,并且可通过下部空气管阀伺服机构移动到打开位置。控制箱配置成独立地使上囊和下囊充气和放气。控制箱具有用于使上囊充气和升高的输入、用于使上囊放气和下降的输入、用于使下囊充气和升高的输入以及用于使下囊充气和下降的输入。根据可充气枕头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提升患者的至少一个肢体的方法包括若干步骤。第一步是从下囊和上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充气枕头系统,包括:/n由上囊和下囊形成的枕头,所述上囊连接至下囊以形成扩展的横截面构造;/n独立地对上囊和下囊充气及放气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n空气増流器;/n与所述空气増流器流体连通的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具有:/n连接到上囊的上部空气管线;/n连接到下囊的下部空气管线;/n与上部空气管线流体连通的上部空气管线阀,上部空气管线阀通过上部空气管线阀弹簧被推动到关闭位置并且通过上部空气管线阀伺服机构移动到打开位置;/n与下部空气管线流体连通的下部空气管线阀,下部空气管线阀通过下部空气管线阀弹簧被推动到关闭位置并且通过下部空气管线阀伺服机构移动到打开位置;/n以及可操作地连接至空气増流器和阀组件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具有用于使上囊充气和升高的输入、用于使上囊放气和下降的输入、用于使下囊充气和升高的输入以及用于使下囊放气和下降的输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31 US 16/176,6751.一种可充气枕头系统,包括:
由上囊和下囊形成的枕头,所述上囊连接至下囊以形成扩展的横截面构造;
独立地对上囊和下囊充气及放气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
空气増流器;
与所述空气増流器流体连通的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具有:
连接到上囊的上部空气管线;
连接到下囊的下部空气管线;
与上部空气管线流体连通的上部空气管线阀,上部空气管线阀通过上部空气管线阀弹簧被推动到关闭位置并且通过上部空气管线阀伺服机构移动到打开位置;
与下部空气管线流体连通的下部空气管线阀,下部空气管线阀通过下部空气管线阀弹簧被推动到关闭位置并且通过下部空气管线阀伺服机构移动到打开位置;
以及可操作地连接至空气増流器和阀组件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具有用于使上囊充气和升高的输入、用于使上囊放气和下降的输入、用于使下囊充气和升高的输入以及用于使下囊放气和下降的输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气枕头系统,其中:
上部空气管线阀进一步包括中空上部空气管线阀柱塞和上部空气管线阀密封件,所述上部空气管线阀弹簧延伸到中空上部空气管线阀柱塞中;以及
下部空气管线阀进一步包括中空下部空气管线阀柱塞和下部空气管线阀密封件,所述下部空气管线阀弹簧延伸到中空下部空气管线阀柱塞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气枕头系统,其中:
上部空气管线具有上部空气管线阀密封件接合唇部,中空上部空气管线阀柱塞通过上部空气管线阀引导件和上部空气管线阀环保持与上部空气管线阀密封件接合唇部对齐,上部空气管线阀环提供提升表面,所述提升表面由连接至上部空气管线阀伺服机构的上部空气管线阀伺服臂接合;以及
下部空气管线具有下部空气管线阀密封件接合唇部,中空下部空气管线阀柱塞通过下部空气管线阀引导件和下部空气管线阀环保持与下部空气管线阀密封件接合唇部对齐,下部空气管线阀环提供提升表面,所述提升表面由连接至下部空气管线阀伺服机构的下部空气管线阀伺服臂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气枕头系统,其中:
控制器配置为选择性地:
通过接合空气増流器并打开上部空气管线阀对上囊充气;
通过与空气増流器脱离接合并打开上部空气管线阀对上囊放气;
通过关闭上部空气管线阀保持上囊中的空气;
通过接合空气増流器并打开下部空气管线阀对下囊充气;
通过与空气増流器脱离接合并打开下部空气管线阀对下囊放气;
通过关闭下部空气管线阀保持下囊中的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气枕头系统,其中:
上部空气管线阀通过上部空气管线阀伺服机构进一步移动到中间位置,控制器进一步配置为通过与空气増流器脱离接合并将上部空气管线阀移动到中间位置来选择性地从上囊排出空气;以及
下部空气管线阀通过下部空气管线阀伺服机构进一步移动到中间位置,控制器进一步配置为通过与空气増流器脱离接合并将下部空气管线阀移动到中间位置来选择性地从下囊排出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气枕头系统,其中:
下囊的长度比上囊短,从而设置了凹部或腔室,空气増流器和阀组件设置在凹部或腔室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气枕头系统,其中:
空气増流器和阀组件是以下中的一个:
容纳在由连接器连接的单独外壳内,并且
容纳在单个集成的外壳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气枕头系统,进一步包括:
用于对上囊和下囊放气的快速释放阀,其具有:
连接至上囊的上部释放管线和连接至下囊的下部释放管线;
内部致动器管线和排气管线;
内部致动器管线和排气管线的至少一个中的往复运动的主活塞,主活塞形成有两个锥形部分,其中尖端轴向向内连接在一起并且圆柱形部分轴向向外延伸;
上活塞在带有上部止挡件的上部释放管线中往复运动并且上螺旋弹簧推动上部止挡件与排气管线密封接触;
下活塞在带有下部止挡件的下部释放管线中往复运动并且下螺旋弹簧推动下部止挡件与排气管线密封接触;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具有与主活塞接合的内端,以及由使用者控制以激活启动快速释放阀的外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气枕头系统,进一步包括以下中至少一个:
拉绳,其具有附接至包围上囊和下囊的外壳的前端,拉绳向后延伸以便由使用者握持和操作,从而同时重新定位上囊和下囊;
多个加强板,每个加强板包括矩形袋,矩形袋在下囊的底部中形成以在使用时为下囊和系统增加稳定性;
消声器/进气扩散器,其连接至空气増流器的进气口;以及
至少一个座椅带,其具有至少一个集圈垫或块。


10.一种具有由上囊和下囊形成的枕头的可充气枕头系统的控制器,上囊连接至下囊以形成扩展的横截面构造,包括:
空气増流器;
与空气増流器流体连通的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具有:
连接至上囊的上部空气管线;
连接至下囊的下部空气管线;
与上部空气管线流体连通的上部空气管线阀,上部空气管线阀通过上部空气管线阀弹簧被推动到关闭位置并通过上部空气管线阀伺服机构移动到打开位置,和
与下部空气管线流体连通的下部空气管线阀,下部空气管线阀通过下部空气管线阀弹簧被推动到关闭位置并通过下部空气管线阀伺服机构移动到打开位置;以及
可操作地连接至空气増流器和阀组件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
配置为对上囊和下囊独立充气与放气;
具有用于对上囊充气和升高的输入;
具有用于对上囊放气和下降的输入;
具有用于对下囊充气和升高的输入;
具有用于对下囊放气和下降的输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器,其中:
上部空气管线阀进一步包括中空上部空气管线阀柱塞和上部空气管线阀密封件,所述上部空气管线阀弹簧延伸到中空上部空气管线阀柱塞中;以及
下部空气管线阀进一步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特希尔德森S·休斯
申请(专利权)人:D·特希尔德森S·休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