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05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口罩主体部及松紧带,松紧带两端粘接在口罩主体部的两端;粘接点上头带的末端与口罩主体部的边沿对齐或靠近。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时,先焊接松紧带再切成口罩单片,未将口罩单片旋转90度,未将耳带弯折卧伏,是直接卧伏的连续化作业,可高效生产,设备投资小,生产成本低。

The plane mask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覆盖佩戴者面部口鼻的一种平面口罩。特别是一种能够快速粘接、成本低廉、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百度百科》:一次性平面口罩是用三层以上28克/m2无纺布面料制作;鼻梁处埋有用作鼻梁条的金属丝,适合电子类工厂,日常生活使用。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道感染及病毒危害。标准尺寸为17.5cm×9.5cm。一次性口罩分为一次性两层口罩、一次性无纺布口罩、一次性三层口罩、一次性活性炭口罩。一次性三层口罩是用两层无纺布和过滤纸制作而成;一次性三层口罩是由专业用于医疗卫生的纤维无纺布,夹上一层过滤纸(通常是熔喷布),经超声波焊接而成,鼻梁处采用环保型全塑鼻梁条,可依不同脸型做最舒适的调整。耳带/松紧带及层间用超声波焊接。在口罩主体部一般设置有褶皱,在佩戴时向上下方向拉开,可展开口罩。上述现行一次性平面口罩,生产制造时,因为需要超声波焊接松紧带(俗称耳带/松紧带),所以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成本。导致新冠病毒时期,全国口罩供不应求,无法快速提高口罩产能。新冠病毒时期,口罩全国的日需求量为10亿只,而我国口罩全国的日产能为0.2亿只,缺口50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粘接松紧带、成本低廉、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粘接松紧带、成本低廉、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包括口罩主体部(1)及松紧带(6),其特征在于:松紧带(6)两端粘接(例如焊接/胶粘)在口罩主体部(1)的两端,且粘接点(5)上松紧带(6)的末端(9)靠近口罩边沿(7)或与口罩边沿(7)对齐;松紧带(6)与粘接点(5)的交界线(11)远离口罩边沿(7)1-24mm。所述口罩边沿(7)可以是口罩宽边(8)的边沿或是口罩长边(10)的边沿。可取的是,松紧带(6)的自然长度≤口罩宽边(8)的长度;松紧带(6)的最大拉伸长度L2与松紧带(6)的自然长度L1之比值L2/L1≥3.5或4。所述自然长度即未被拉伸时的长度。可取的是,松紧带(6)直接卧伏(即未被弯折)在口罩主体部(1)上。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的制造方法如下。一种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松紧带(6)两端粘接在连续的口罩主体部(1)边缘(包括边沿);然后或同时,从裁切线(3)位置将连续的口罩主体部(1)裁切分割(也即切断)成单个的口罩主体部(1)。可取的是,先将松紧带(6)摆成环形或半弧形,使松紧带(6)直接卧伏(即未弯折)在口罩主体部(1)上,然后将松紧带(6)两端粘接在连续的口罩主体部(1)边缘(包括边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产生如下两种有益效果。其一、能够快速粘接松紧带(6)、实现了高效生产。现行一次性口罩生产线,是先切成口罩单片的、再将口罩单片旋转90度后焊接松紧带(6)的、最后再将耳带弯折向内卧伏的非连续化的后工序,其生产速度受制于后工序速度,一般不超过20米/分,相当于100个/分。其为了适应口罩主体部(1)的高速度,避免后工序积压,一般采取一个口罩成型机配备多个松紧带(6)焊接机的做法,通俗的讲法叫一拖二或一拖三。测算显示: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是先焊接松紧带(6)再切成口罩单片,是省去将口罩单片旋转90度的、是省去将耳带弯折向内卧伏等后工序的连续化作业,生产速度极快。其二、因为粘接点(5)上松紧带(6)的末端(9)旋转了90或180度,其与口罩边沿(7)对齐或靠近了;还因为松紧带(6)与粘接点(5)的交界线(11)远离了口罩边沿(7)1-24mm,抛弃了现行交界线(11)与口罩边沿(7)重合的落后设计,所以,可在连续(即未剪断时)的口罩主体部(1)上,完成松紧带(6)粘接工序。也因此省却了后工序的松紧带(6)焊接机组,既节约了设备投资,又节省了占地面积。测算显示:节约房屋面积四分之三以上。换言之,本专利技术无需一拖二或一拖三了,可称之为一拖零。其三、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一种现行平面口罩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未裁切分割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未裁切分割时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的现行耳带被弯折向内卧伏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另一种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口罩主体部、2-鼻梁条、3-裁切线、4-褶皱、5-粘接点、6-松紧带、7-口罩边沿、8-口罩宽边、9-末端、10-口罩长边、11-交界线。实施例一。按照现行一次性口罩的生产工艺,生产一种一次性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如图2、图3所示,生产一次性医用三层口罩。可用两层无纺布夹住过滤纸制作出具有褶皱(4)的口罩主体部(1);并用超声波将其三层焊接起来,仍然在鼻梁处埋设一段鼻梁条(2)。可取的是,用作耳带的松紧带(6)两端粘接(例如焊接/胶粘)在口罩主体部(1)的两端,且粘接点(5)上松紧带(6)的末端(9)靠近口罩边沿(7)或与口罩边沿(7)对齐;松紧带(6)与粘接点(5)的交界线(11)远离口罩边沿(7)1-24mm。所述口罩边沿(7)可以是口罩宽边(8)的边沿或是口罩长边(10)的边沿。这样设计的口罩,生产时,就可先将松紧带(6)两端粘接在连续的口罩边缘(包括边沿);然后或同时,从裁切线(3)位置将连续的口罩主体部(1)裁切分割(也即切断)成单个的口罩主体部(1)——口罩单片。换言之,这样设计的口罩,生产时,是先焊接松紧带(6)再切成口罩单片,是省去将口罩单片旋转90度的、是省去将耳带弯折向内(如图6所示)卧伏的连续化作业,生产速度极快。可取的是,先将松紧带(6)摆成环形或半弧形,使松紧带(6)直接卧伏(即未弯折)在口罩主体部(1)上,然后将松紧带(6)两端粘接在连续的口罩主体部(1)边缘(包括边沿)。与本专利技术相反的设计是,如图1所示的现行平面口罩,其粘接点(5)上松紧带(6)的末端(9)远离宽边(8)10-15mm,其松紧带(6)与粘接点(5)的交界线(11)与口罩的宽边(8)是重合的设计,这一重合设计导致松紧带(6)焊接工艺必须是:先切成单片再旋转90度后焊接松紧带(6),是非连续化作业,复杂、低效、投资大。可取的是,松紧带(6)的最大拉伸长度L2与松紧带(6)的自然长度L1之比值L2/L1在4-5区间,以便松紧带(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包括口罩主体部(1)及松紧带(6),其特征在于:松紧带(6)两端粘接在口罩主体部(1)的两端,且粘接点(5)上松紧带(6)的末端(9)靠近口罩边沿(7)或与口罩边沿(7)对齐;松紧带(6)与粘接点(5)的交界线(11)远离口罩边沿(7)1-24mm。/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22 CN 2020101096488;20200301 CN 2020101330891.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包括口罩主体部(1)及松紧带(6),其特征在于:松紧带(6)两端粘接在口罩主体部(1)的两端,且粘接点(5)上松紧带(6)的末端(9)靠近口罩边沿(7)或与口罩边沿(7)对齐;松紧带(6)与粘接点(5)的交界线(11)远离口罩边沿(7)1-24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高效生产的平面口罩,其特征在于:松紧带(6)的自然长度≤口罩宽边(8)的长度;松紧带(6)的最大拉伸长度L2与松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发
申请(专利权)人:一码一路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