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6003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包括粘性卵脱粘单元及受精卵孵化单元,粘性卵脱粘单元包括泼卵池和集卵池,在泼卵池内安装出水管,该出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集卵池内,出水管的出水端通过袖筒状的筛绢与集卵池内的集卵箱连通,在所述集卵箱上设置有脱粘卵通道,该脱粘卵通道的出口端连接受精卵孵化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传统技术,不仅突破了制约粘性卵不能大批量、规模化脱粘的瓶颈,而且有效解决了鱼类受精卵传统孵化设施存在的水体交换量小、环道放卵量少,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等问题,具有脱粘效果明显、生产量大、节水节电、简便易行等显著优势,实现了授精卵的大批量脱粘孵化,为实现鱼类苗种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A batch debonding hatching system for fish fertilized eg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鱼类养殖技术,尤其是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
技术介绍
水产苗种是水产养殖业的根本物质基础。我国水产科学家1958年就成功实现了池养鲢、鳙的自然繁殖,结束了淡水养殖鱼苗单纯依赖捕捞的历史。根据国家绿色化发展要求,围绕现代渔业“减量增收、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转变需求,市场对优质苗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优质苗种供应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淡水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而粘性卵脱卵和受精卵批量化孵化技术是淡水鱼类苗种繁育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全国共有水产种苗生产企业约1.5万家,但总体来说,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综合生产能力低,缺乏良种生产的保障能力和抵御自然、市场风险能力。尤其淡水鱼苗种生产企业,仍沿袭了传统孵化方式的结构和布局,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少,功能不完善,水体交换差,生产能力低,不能实现鱼苗的批量化生产。因此,设计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化脱粘孵化装置,提高苗种综合生产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申请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创新研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性卵脱粘单元及受精卵孵化单元,所述的粘性卵脱粘单元与受精卵孵化单元通过斜坡滑道连接,所述的粘性卵脱粘单元包括泼卵池和集卵池,所述的泼卵池与集卵池连接,在泼卵池内安装出水管,该出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泼卵池底部,该出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集卵池内,在集卵池内安装有集卵箱,出水管的出水端通过袖筒状的筛绢与所述的集卵箱连通,在所述集卵箱上设置有脱粘卵通道,该脱粘卵通道一端连接集卵箱,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斜坡滑道,该斜坡滑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受精卵孵化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性卵脱粘单元及受精卵孵化单元,所述的粘性卵脱粘单元与受精卵孵化单元通过斜坡滑道连接,所述的粘性卵脱粘单元包括泼卵池和集卵池,所述的泼卵池与集卵池连接,在泼卵池内安装出水管,该出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泼卵池底部,该出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集卵池内,在集卵池内安装有集卵箱,出水管的出水端通过袖筒状的筛绢与所述的集卵箱连通,在所述集卵箱上设置有脱粘卵通道,该脱粘卵通道一端连接集卵箱,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斜坡滑道,该斜坡滑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受精卵孵化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精卵孵化单元包括孵化环道、环形过滤平台及水循环机构,在所述孵化环道上设置有脱粘卵入口管道,所述的斜坡滑道的出口端与该脱粘卵入口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过滤平台同心设置在孵化环道内,所述的环形过滤平台包括环形凸台、支撑木框及过滤筛绢,所述的环形凸台的四周围设有所述的支撑木框,所述的过滤筛绢设置在该支撑木框上,形成纱窗状内环,所述环形凸台的中央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进水端外接外源水塔,出水端连接分水包,分水包的四周均布分设有分支水管,分支水管为不锈钢材质,每个分支水管距分水包底部5厘米,每个分支水管的末端设置有鸭嘴喷头,延伸至所述孵化环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环机构设置在环形过滤平台内,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包括潜水泵、直角管及调节阀,所述的直角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万昆金华付连省高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