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包括粘性卵脱粘单元及受精卵孵化单元,粘性卵脱粘单元包括泼卵池和集卵池,在泼卵池内安装出水管,该出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集卵池内,出水管的出水端通过袖筒状的筛绢与集卵池内的集卵箱连通,在所述集卵箱上设置有脱粘卵通道,该脱粘卵通道的出口端连接受精卵孵化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传统技术,不仅突破了制约粘性卵不能大批量、规模化脱粘的瓶颈,而且有效解决了鱼类受精卵传统孵化设施存在的水体交换量小、环道放卵量少,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等问题,具有脱粘效果明显、生产量大、节水节电、简便易行等显著优势,实现了授精卵的大批量脱粘孵化,为实现鱼类苗种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A batch debonding hatching system for fish fertilized eg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鱼类养殖技术,尤其是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
技术介绍
水产苗种是水产养殖业的根本物质基础。我国水产科学家1958年就成功实现了池养鲢、鳙的自然繁殖,结束了淡水养殖鱼苗单纯依赖捕捞的历史。根据国家绿色化发展要求,围绕现代渔业“减量增收、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转变需求,市场对优质苗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优质苗种供应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淡水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而粘性卵脱卵和受精卵批量化孵化技术是淡水鱼类苗种繁育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全国共有水产种苗生产企业约1.5万家,但总体来说,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综合生产能力低,缺乏良种生产的保障能力和抵御自然、市场风险能力。尤其淡水鱼苗种生产企业,仍沿袭了传统孵化方式的结构和布局,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少,功能不完善,水体交换差,生产能力低,不能实现鱼苗的批量化生产。因此,设计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化脱粘孵化装置,提高苗种综合生产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申请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创新研制出了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相比传统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鱼类受精卵传统孵化设施存在的水体交换量小、环道放卵量少,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等问题,还具有脱粘效果明显、生产量大、节水节电、简便易行等显著优势,突破了制约粘性卵不能大批量、规模化脱粘的瓶颈,实现了粘性卵的大批量受精孵化,为实现鱼类苗种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包括粘性卵脱粘单元及受精卵孵化单元,所述的粘性卵脱粘单元与受精卵孵化单元通过斜坡滑道连接,所述的粘性卵脱粘单元包括泼卵池和集卵池,所述的泼卵池与集卵池连接,在泼卵池内安装出水管,该出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泼卵池底部,该出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集卵池内,在集卵池内安装有集卵箱,出水管的出水端通过袖筒状的筛绢与所述的集卵箱连通,在所述集卵箱上设置有脱粘卵通道,该脱粘卵通道一端连接集卵箱,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斜坡滑道,该斜坡滑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受精卵孵化单元。而且,所述的受精卵孵化单元包括孵化环道、环形过滤平台及水循环机构,在所述孵化环道上设置有脱粘卵入口管道,所述的斜坡滑道的出口端与该脱粘卵入口管道连接。而且,所述的环形过滤平台同心设置在孵化环道内,所述的环形过滤平台包括环形凸台、支撑木框及过滤筛绢,所述的环形凸台的四周围设有所述的支撑木框,所述的过滤筛绢设置在该支撑木框上,形成纱窗状内环,所述环形凸台的中央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进水端外接外源水塔,出水端连接分水包,分水包的四周均布分设有分支水管,分支水管为不锈钢材质,每个分支水管距分水包底部5厘米,每个分支水管的末端设置有鸭嘴喷头,延伸至所述孵化环道中。而且,所述的水循环机构设置在环形过滤平台内,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包括潜水泵、直角管及调节阀,所述的直角管通过三通件安装在进水管上,直角管的出口端设置在环形凸台中央,直角管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的潜水泵,所述的调节阀与直角管连通。而且,在集卵池内架设潜水泵,潜水泵连接输水胶管延伸到泼卵池池内,在集卵池底部设置排水管。而且,所述泼卵池上沿比集卵池上沿高20-30厘米,泼卵池池底比集卵池池底高20-30厘米,泼卵池内壁光滑,从池边到池底中间的坡度为15°-20°,池底铺设水磨石,使之表面光滑,泼卵池连接第一进水管,集卵池连接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连接外源水槽。而且,所述的集卵箱为80目尼龙筛绢经剪裁、缝制而成的网状箱体结构,顶部四角通过细绳固定。而且,所述孵化环道、环形过滤平台由水泥混凝土和砖砌成,表面光滑,环形过滤平台和孵化环道底部连接处略呈U形,形成U型槽道。而且,所述支撑木框是由若干根实木板材采用榫卯结构组成的“II”字形木框,过滤筛绢固定在支撑木框上,所述过滤筛绢由80目的尼龙筛绢剪裁、缝制而成。而且,在环形凸台和孵化环道的底部均开设有出水口,每个出水口对应连接有出水管。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的集卵箱材质为80目尼龙筛绢,有效增加了滤水面积和水体通透性,为脱粘卵的清洗、收集提供了便利。本专利技术中的复合融粘剂,其粒径80目以下,避免了脱粘剂颗粒对卵膜造成损伤。收卵时,便于清洗脱粘卵,显著提高了受精率和孵化率。2、本专利技术中的泼卵池水位40厘米,经反复实践,以鲤鱼为例,泼卵密度为每平方米48万~64万粒(即600-800克)为宜。此密度不仅提高了泼卵池的生产效率,而且节约了水、电等成本,实现了粘性卵的大批量、规模化脱粘。以面积180平方米的泼卵池为例,一次可批量化脱粘授精卵1.2亿粒以上,比传统脱粘法提高100倍以上。3、本专利技术中,泼卵结束后,开启集卵池内的潜水泵进行循环冲水,使泼卵池内的水体形成环流,以增加泼卵池水体中的溶解氧,给脱粘卵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高了受精率和孵化率。4、本专利技术中泼卵结束4小时后,集卵池开始排水,待授精卵进入集卵箱后,用蓄水池内的新水,冲洗集卵箱及集卵箱内的受精卵,可快速清洗集卵箱内授精卵表面的污物,大大提高了卵膜通透力,显著提高了孵化率和出苗率。5、本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实用性强,所述授精卵孵化单元是在合理利用地势落差和排水时水流产生的动力的基础上,用集束水流冲洗泼卵池池底,授精卵就会随水流自动进入集卵箱,相比传统脱粘技术,显著提升了单位水体内授精卵的脱粘数量,实现了粘性卵的大批量、规模化脱粘。不仅提高了泼卵池的生产效率,而且节约了水、电等成本,实现了粘性卵的大批量、规模化脱粘。以面积180平方米的泼卵池为例,一次可批量化脱粘授精卵1.2亿粒以上,比传统脱粘技术提高100倍以上。6、本专利技术支撑木框为实木板材,取材和拆装方便,相比铁质框架明显减少了过滤筛绢的破损,延长了纱窗形内环的使用寿命,进排水管材采用聚乙烯(PE)材质,有效避免了重金属对鱼类早期发育造成的损害,且保证了食品安全。7、本专利技术环绕孵化环道的每个鸭嘴形喷头和环道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处于同一高度,使得由分水包到每个鸭嘴形喷头的出水量均匀一致,从而使环道内流量、流速趋于稳定。8、本专利技术环形平台和环道内墙底部略呈U形,使孵化水体无死角,有效避免了受精卵的堆积,本专利技术进排水管道均装有闸阀,通过调节闸阀,可有效控制进排水量,便于操作。9、本专利技术循环系统是在进水管上通过三通管件加装了一台4寸潜水泵和两个闸阀组成的,当遇到临时断水时,即可关闭进排水闸阀,立即开启循环系统,使环道内水体进行自循环,正常进行受精卵流水孵化;对受精卵进行消毒处理时,开启循环系统,能使药物快速均匀的溶入孵化水体,充分发挥药效,达到浸泡消毒的目的。10、本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通过孵化环道和环形过滤平台实现受精卵批量化孵化,水体交换量大、通透性强,显著增加了受精卵孵化中的滤水面积,有力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性卵脱粘单元及受精卵孵化单元,所述的粘性卵脱粘单元与受精卵孵化单元通过斜坡滑道连接,所述的粘性卵脱粘单元包括泼卵池和集卵池,所述的泼卵池与集卵池连接,在泼卵池内安装出水管,该出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泼卵池底部,该出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集卵池内,在集卵池内安装有集卵箱,出水管的出水端通过袖筒状的筛绢与所述的集卵箱连通,在所述集卵箱上设置有脱粘卵通道,该脱粘卵通道一端连接集卵箱,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斜坡滑道,该斜坡滑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受精卵孵化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性卵脱粘单元及受精卵孵化单元,所述的粘性卵脱粘单元与受精卵孵化单元通过斜坡滑道连接,所述的粘性卵脱粘单元包括泼卵池和集卵池,所述的泼卵池与集卵池连接,在泼卵池内安装出水管,该出水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泼卵池底部,该出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集卵池内,在集卵池内安装有集卵箱,出水管的出水端通过袖筒状的筛绢与所述的集卵箱连通,在所述集卵箱上设置有脱粘卵通道,该脱粘卵通道一端连接集卵箱,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斜坡滑道,该斜坡滑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受精卵孵化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精卵孵化单元包括孵化环道、环形过滤平台及水循环机构,在所述孵化环道上设置有脱粘卵入口管道,所述的斜坡滑道的出口端与该脱粘卵入口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过滤平台同心设置在孵化环道内,所述的环形过滤平台包括环形凸台、支撑木框及过滤筛绢,所述的环形凸台的四周围设有所述的支撑木框,所述的过滤筛绢设置在该支撑木框上,形成纱窗状内环,所述环形凸台的中央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进水端外接外源水塔,出水端连接分水包,分水包的四周均布分设有分支水管,分支水管为不锈钢材质,每个分支水管距分水包底部5厘米,每个分支水管的末端设置有鸭嘴喷头,延伸至所述孵化环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类受精卵批量脱粘孵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环机构设置在环形过滤平台内,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包括潜水泵、直角管及调节阀,所述的直角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万昆,金华,付连省,高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