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矿山修复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598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弃矿山修复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矿区开采前,将矿山表层和亚表层的土壤挖走,储存在适宜环境中,待矿山开采完毕后,将储存的土壤放回原处,存放3‑5天,并在单位范围内取一定数量土壤,进行化验,对土壤的酸碱度、湿度和营养状况进行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废弃矿山修复区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的过程简单,效果明显,可从土壤的酸碱度、湿度以及营养状况多个层面进行处理,提高了土壤质量,利于加速改善、缩短修复建设的周期,同时播撒肥料为植被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动物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石砌护坡结构稳定,可高效达到防漏、阻拦的目的。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ecological safety barrier in abandoned mine restoration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弃矿山修复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修复
,具体为一种废弃矿山修复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方法。
技术介绍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均衡和谐发展势在必行。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地方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社会整体稳定运行的子集。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及修复则是地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据此,综合利用恢复生态学、资源经济性原理及方法,对废弃矿山土地生产力修复及矿山生态系统维护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近十年发展进程中,我国矿山开发事业飞速发展,矿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直线上升,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矿产资源开采是人类活动中最大规模改变地表景观、破坏地表生态系统的活动,我国大规模的矿山开采对我国土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促使矿区周边土地资源急剧减少,其中露天采矿场采空区主要生态重建方式为天然植被恢复、人工促进植被恢复两种类型。配合蓄水重建、挖深垫浅技术、农林重建等措施,可促使植被加速恢复;而尾矿场生态重建主要利用人工绿化的方式,通过矸石生态重建、塌陷区生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弃矿山修复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矿区开采前,将矿山表层和亚表层的土壤挖走,储存在适宜环境中,待矿山开采完毕后,将储存的土壤放回原处,存放3-5天,并在单位范围内取一定数量土壤,进行化验,对土壤的酸碱度、湿度和营养状况进行检测;/nS2、配置PH为7.5-9.5的生石灰和碳酸盐碱性水溶液,根据各个范围内土壤酸碱度,添加适量的碱性溶液,使之浸入酸性泥土中,进行中和;/nS3、配置PH为5.5-6.5的石膏和硫磺粉末酸性水溶液,根据各个范围内土壤酸碱度,添加适量的酸性溶液,使之浸入碱性泥土中,进行中和;/nS4、根据检测土壤的湿度,添加适量清水,使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弃矿山修复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矿区开采前,将矿山表层和亚表层的土壤挖走,储存在适宜环境中,待矿山开采完毕后,将储存的土壤放回原处,存放3-5天,并在单位范围内取一定数量土壤,进行化验,对土壤的酸碱度、湿度和营养状况进行检测;
S2、配置PH为7.5-9.5的生石灰和碳酸盐碱性水溶液,根据各个范围内土壤酸碱度,添加适量的碱性溶液,使之浸入酸性泥土中,进行中和;
S3、配置PH为5.5-6.5的石膏和硫磺粉末酸性水溶液,根据各个范围内土壤酸碱度,添加适量的酸性溶液,使之浸入碱性泥土中,进行中和;
S4、根据检测土壤的湿度,添加适量清水,使清水与土壤混合,保证所有土壤处于同一有效湿度;
S5、根据检测土壤的营养状况,定期定量向土壤中添加肥料,保持土壤肥效,进行养护;
S6、在养护完毕后的土壤按每亩1-3kg数量播种黑麦草、狗尾草、紫花苜蓿等杂草,待生长结束后,按照一定种植间距挖坑,在种植坑内种植植被;
S7、以亩为单位向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革卢姣姣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石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