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晶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对农田的抛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97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对农田的抛肥设备,其结构包括化肥输送装置、化肥抛撒装置、定位板、底座、定位地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效果:将设备垂直放置在水利沟渠上,使液轮进入水中,液轮利用水流动力能够产生高效的旋转动能,通过化肥输送装置形成的垂直输送结构,能够利用液轮产生的旋转动能带动螺旋推送杆转动,使螺旋推送杆在顺时针旋转中,向上垂直推送化肥,使化肥均量从出料嘴垂直排出,能够有效减少化肥的过度输出,通过化肥抛撒装置形成的多向抛肥结构,能够使等量垂直输出的化肥与转盘接触,高速旋转中的转盘利用各个挡板和化肥接触,使化肥在挡板形成作用力下被甩出,从而大大提高对农田的抛肥效率。

A fertilizer throwing equipment fo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对农田的抛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抛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水利工程用对农田的抛肥设备。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农田在种植农作物前都需抛洒化肥,以改善土壤,提高农作物生长环境,化肥外观形状大多数为颗粒状,目前对农田进行施肥的时候,都是采用工人手持肥料桶,行走在农田里对化肥进行抛撒,这样会使工人的手掌不可避免的与化肥接触,对手掌造成侵蚀损伤,并且人工抛肥耗时长速度慢,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水利工程用对农田的抛肥设备,以此来解决目前对农田进行施肥的时候,都是采用工人手持肥料桶,行走在农田里对化肥进行抛撒,这样会使工人的手掌不可避免的与化肥接触,对手掌造成侵蚀损伤,并且人工抛肥耗时长速度慢的问题。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利工程用对农田的抛肥设备,其结构包括化肥输送装置、化肥抛撒装置、定位板、底座、定位地锚,所述的底座两侧设有定位地锚,所述的定位地锚和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的底座顶部中心位置设有化肥输送装置,所述的化肥输送装置垂直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化肥输送装置两侧设有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垂直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上方设有化肥抛撒装置,所述的化肥抛撒装置通过定位板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化肥抛撒装置和化肥输送装置相配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化肥输送装置由整料罩、排料横管、出料嘴、排料机构、伸缩传动机构、液轮组成,所述的排料机构顶部设有整料罩,所述的整料罩两侧设有排料横管,所述的排料横管和整料罩连接,所述的排料横管底部设有出料嘴,所述的排料机构下方设有伸缩传动机构,所述的伸缩传动机构和排料机构相配合,所述的伸缩传动机构下方设有液轮,所述的液轮和伸缩传动机构相配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排料机构由出料口、输料管、螺旋推送杆、集料环筒、入料斜管、进料口组成,所述的输料管上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和输料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输料管内部设有螺旋推送杆,所述的螺旋推送杆和输料管相配合,所述的输料管下端设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和输料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输料管外圈上设有集料环筒,所述的集料环筒底部设有入料斜管,所述的集料环筒通过入料斜管与进料口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伸缩传动机构由上轴杆、主动皮带轮、螺杆、左夹套、下轴杆、限位槽、右夹套组成,所述的上轴杆外圈上设有主动皮带轮,所述的主动皮带轮和上轴杆连接,所述的上轴杆底端设有下轴杆,所述的下轴杆前后两端设有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垂直设置在下轴杆上,所述的下轴杆通过限位槽与上轴杆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主动皮带轮下方呈轴对称结构设有左夹套和右夹套,所述的左夹套和右夹套后端与上轴杆外壁采用铰链配合,所述的左夹套和右夹套之间设有螺杆,所述的左夹套和右夹套通过螺杆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化肥抛撒装置由左抛撒机构、导向圆环、顶板、右抛撒机构、传动带组成,所述的顶板顶部设有导向圆环,所述的导向圆环垂直固定在顶板上,所述的导向圆环两侧设有左抛撒机构和右抛撒机构,所述的左抛撒机构和右抛撒机构垂直安装在顶板上,所述的左抛撒机构和右抛撒机构之间设有传动带,所述的左抛撒机构和右抛撒机构通过传动带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左抛撒机构由挡板、转盘、传动杆、从动皮带轮组成,所述的传动杆顶端设有转盘,所述的转盘和传动杆连接,所述的转盘顶部设有挡板,所述的传动杆底部设有从动皮带轮,所述的从动皮带轮和传动杆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利工程用对农田的抛肥设备,设计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设备垂直放置在水利沟渠上,使液轮进入水中,液轮利用水流动力能够产生高效的旋转动能,通过化肥输送装置形成的垂直输送结构,能够利用液轮产生的旋转动能带动螺旋推送杆转动,使螺旋推送杆在顺时针旋转中,向上垂直推送化肥,使化肥均量从出料嘴垂直排出,能够有效减少化肥的过度输出,通过化肥抛撒装置形成的多向抛肥结构,能够使等量垂直输出的化肥与转盘接触,高速旋转中的转盘利用各个挡板和化肥接触,使化肥在挡板形成作用力下被甩出,从而大大提高对农田的抛肥效率;本专利技术集料环筒和两根入料斜管形成的化肥进料结构,螺旋推送杆在液轮的带动下进行顺时针旋转,集料环筒内部储存的化肥逐渐从入料斜管进入输料管,在螺旋推送杆形成的螺旋回转运动中,对化肥进行向上垂直的输送,能够有效提高化肥的输送速度,化肥在向上垂直输送中遇整料罩,在整料罩和两根排料横管形成的导料结构下,化肥能够等量从出料嘴排出,能够有效减少化肥的过度输出;本专利技术左夹套和右夹套通过铰链和上轴杆外壁连接,左夹套和右夹套分离后,下轴杆具备在上轴杆进行垂直拉伸的能力,左夹套和右夹套通过螺杆闭合后,下轴杆无法沿上轴杆内腔进行垂直伸缩运动,下轴杆的活动结构设置有利于调节液轮进入水中的深度,使设备适合架设在具备不同水面深度的水利沟渠上;本专利技术左抛撒机构和右抛撒机构通过传动带连接,主动皮带轮固定在上轴杆上,主动皮带轮能够与液轮同步转动,并带动左抛撒机构和右抛撒机构同步运作,转盘在传动杆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因为挡板通过弹簧销轴和转盘连接,转盘旋转的速度,能够使挡板自动调节在转盘上的倾斜度,使转盘在转动过程中更利于对落入的化肥产生作用力,从而提升化肥的抛撒范围,未被抛出的化肥在导向圆环的导向作用下,重新落入集料环筒,避免化肥在抛撒过程中过多的浪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利工程用对农田的抛肥设备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化肥输送装置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排料机构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伸缩传动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化肥抛撒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左抛撒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化肥输送装置-1、整料罩-11、排料横管-12、出料嘴-13、排料机构-14、出料口-14a、输料管-14b、螺旋推送杆-14c、集料环筒-14d、入料斜管-14e、进料口-14f、伸缩传动机构-15、上轴杆-15a、主动皮带轮-15b、螺杆-15c、左夹套-15d、下轴杆-15e、限位槽-15f、右夹套-15g、液轮-16、化肥抛撒装置-2、左抛撒机构-21、挡板-21a、转盘-21b、传动杆-21c、从动皮带轮-21d、导向圆环-22、顶板-23、右抛撒机构-24、传动带-25、定位板-3、底座-4、定位地锚-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对农田的抛肥设备,其结构包括化肥输送装置(1)、化肥抛撒装置(2)、定位板(3)、底座(4)、定位地锚(5),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底座(4)两侧设有定位地锚(5),所述的底座(4)顶部设有化肥输送装置(1),所述的化肥输送装置(1)两侧设有定位板(3),所述的底座(4)上方设有化肥抛撒装置(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对农田的抛肥设备,其结构包括化肥输送装置(1)、化肥抛撒装置(2)、定位板(3)、底座(4)、定位地锚(5),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座(4)两侧设有定位地锚(5),所述的底座(4)顶部设有化肥输送装置(1),所述的化肥输送装置(1)两侧设有定位板(3),所述的底座(4)上方设有化肥抛撒装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对农田的抛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肥输送装置(1)由整料罩(11)、排料横管(12)、出料嘴(13)、排料机构(14)、伸缩传动机构(15)、液轮(16)组成,所述的排料机构(14)顶部设有整料罩(11),所述的整料罩(11)两侧设有排料横管(12),所述的排料横管(12)底部设有出料嘴(13),所述的排料机构(14)下方设有伸缩传动机构(15),所述的伸缩传动机构(15)下方设有液轮(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对农田的抛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料机构(14)由出料口(14a)、输料管(14b)、螺旋推送杆(14c)、集料环筒(14d)、入料斜管(14e)、进料口(14f)组成,所述的输料管(14b)上端设有出料口(14a),所述的输料管(14b)内部设有螺旋推送杆(14c),所述的输料管(14b)下端设有进料口(14f),所述的输料管(14b)外圈上设有集料环筒(14d),所述的集料环筒(14d)底部设有入料斜管(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
申请(专利权)人:李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