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坡地阔叶林形成均匀枯落物和腐殖质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5970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进坡地阔叶林形成均匀枯落物和腐殖质层的方法,其包括:措施一:疏伐或修枝透光,引导林下灌木和草本生长;措施二:设置生物拦挡,阻止落叶顺坡而下;措施三:开挖存储沟,蓄积枯落物,加速分解;存储沟挖在所述生物拦挡朝向坡上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引入人为措施增加光照条件、引导林下灌草生长,增加下垫面阻滞吸纳能力,阻止落叶顺坡而下,挖沟加大地面枯落物的储存和保持能力,且沟面在径流的掏蚀作用下,沟壁坍塌进而对沟内枯落物进行自然覆盖、压实,与枯落物接触、混合,有助于土壤微生物与枯落物的充分接触,促进腐烂和坡地腐殖质的形成,加速枯落物分解,提高枯落物返还土壤养分的速度和能力,对森林土壤的培肥和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坡地阔叶林形成均匀枯落物和腐殖质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森林土壤可持续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坡地阔叶林形成均匀枯落物和腐殖质层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森林枯落物和腐殖质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枯落物返还是森林土壤养分元素的主要来源,是森林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森林土壤可持续利用的物质基础。森林土壤长期得不到枯落物分解的有效补充,势必造成林地土壤持续退化,对当前国土绿化的重要任务——森林质量提升极为不利。另外,枯落物及腐殖质层在调节森林水文、保持水土资源等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北方地区的坡地阔叶林形成均匀的枯落物和腐殖质层在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中是极其重要的。栎类(蒙古栎、辽东栎、栓皮栎、槲栎等)、白桦、刺槐、山杨等阔叶乔木树种在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分布,且主要分布于山地。以河北省为例,以上几类是河北的主要阔叶乔木生态树种,大部分集中于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区,这些山地和山区很多坡度都>15°。相对于针叶树,这些阔叶树种的落叶质地轻,叶片表面积大,加之立地坡度大,在林下灌草植被缺乏的情况下落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坡地阔叶林形成均匀枯落物和腐殖质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措施一:疏伐或修枝透光,引导林下灌木和草本生长;/n措施二:设置生物拦挡,阻止落叶顺坡而下;/n措施三:开挖存储沟,蓄积枯落物,加速分解;存储沟挖在所述生物拦挡朝向坡上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坡地阔叶林形成均匀枯落物和腐殖质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措施一:疏伐或修枝透光,引导林下灌木和草本生长;
措施二:设置生物拦挡,阻止落叶顺坡而下;
措施三:开挖存储沟,蓄积枯落物,加速分解;存储沟挖在所述生物拦挡朝向坡上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措施一中,对于阔叶林郁闭度≥70%的森林,采用网格状操作带进行疏伐,使疏伐后阔叶林的郁闭度保留在60%~65%;对于阔叶林郁闭度65%<郁闭度<70%的森林,采用网格状操作带进行修枝透光,使修枝后阔叶林的郁闭度保留在60%~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措施一中,所述网格状操作带的各个网格为正方形网格,正方形网格的边框所在位置为操作带,边框所框围的部分为保留带;沿着所述操作带进行疏伐或修枝,所述保留带不作疏伐或修枝;所述网格状操作带的底边与坡地的等高线平行,所述网格状操作带沿所述坡地的平行面的方向铺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措施一中,所述正方形网格的边长为8-15米,根据坡地的坡度大小不同,所述正方形网格的边长不同;坡地坡度越大,正方形网格的边长越小;反之,坡地坡度越小,正方形网格的边长越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措施二中,利用疏伐或修枝产生的枯枝设置生物拦挡,俯视图形状呈月牙形,且使月牙形的内弧朝向坡上;所述生物拦挡沿坡地的等高线首尾相邻成排分布,且同一排的两个生物拦挡之间具有间距,而相邻前后两排生物拦挡呈交错分布,使该间距对应的前排和后排均设有生物拦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启文李洁李联地马香玲张树梓王鑫左万星黄磊忻富宁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