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挂式无线手机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836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挂式无线手机充电器,涉及手机充电器技术领域,该吊挂式无线手机充电器,包括后壳以及卡接于后壳一侧的端盖,所述后壳下半段且相邻于端盖的一侧安装有无线充电主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端盖的顶端连接有USB数据线,且端盖的一侧底部固定有充电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导热铜管能够将无线充电主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并通过导热柱传导至散热鳍片,同时散热鳍片通过凹槽与外部空气接触,使得散热鳍片上吸收的热量散发,从而达到无线充电主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热交换的目的,防止无线充电主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高温损坏,有利于延长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A hanging wireless mobile phone char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挂式无线手机充电器
本技术属于手机充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吊挂式无线手机充电器。
技术介绍
手机充电器即是用于为手机进行充电的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手机充电器应运而生,为手机充电提供更好的便捷性,无线充电器采用了最新的无线充电技术,通过使用线圈之间产生的交变磁场,传输电能,电感耦合技术将会成为连接充电基站和设备的桥梁。在专利号为201920041860.8的中国专利中,提到了一种吊挂式无线手机充电器,通过设置充电仓、无线充电主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由于充电仓、无线充电主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之间的配合,使得手机本体可以直接的放入至充电仓中进行充电,无需对准充电位置或插线,同时也防止了手机本体出现掉落的现象,因此进一步的增加了该无线手机充电器的实用性。但是上述专利文件提出的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的缺陷:(1)未设置散热结构,在充电过程中,充电器容易产生热量,而其热交换率低容易导致高温损坏;(2)未设置夹持结构,在手机充电时,充电仓不能对不同规格的手机进行夹持,若手机尺寸较小时,容易影响其充电时的稳定性,若手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挂式无线手机充电器,包括后壳(1)以及卡接于后壳(1)一侧的端盖(6),所述后壳(1)下半段且相邻于端盖(6)的一侧安装有无线充电主板(2)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所述端盖(6)的顶端连接有USB数据线(8),且端盖(6)的一侧底部固定有充电盒(5),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的一侧且位于无线充电主板(2)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散热鳍片(9),两个所述散热鳍片(9)相邻于无线充电主板(2)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的一侧均通过导热柱(12)连接有导热铜管(13),同时两个所述导热铜管(13)将无线充电主板(2)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卡夹于中间,且两个导热铜管(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挂式无线手机充电器,包括后壳(1)以及卡接于后壳(1)一侧的端盖(6),所述后壳(1)下半段且相邻于端盖(6)的一侧安装有无线充电主板(2)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所述端盖(6)的顶端连接有USB数据线(8),且端盖(6)的一侧底部固定有充电盒(5),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的一侧且位于无线充电主板(2)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散热鳍片(9),两个所述散热鳍片(9)相邻于无线充电主板(2)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的一侧均通过导热柱(12)连接有导热铜管(13),同时两个所述导热铜管(13)将无线充电主板(2)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卡夹于中间,且两个导热铜管(13)分别与无线充电主板(2)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的两侧相接触,所述端盖(6)相邻于后壳(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0),以便于端盖(6)将无线充电主板(2)、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和散热鳍片(9)罩设,所述后壳(1)与端盖(6)的顶部均开设有贯穿性的吊挂槽(11),且吊挂槽(11)的内部插设有充电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挂式无线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5)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赛民吴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诚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