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天线的美化外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761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站天线的美化外罩,包括外罩本体,所述外罩本体内具有用于容置基站天线的空腔,所述外罩本体包括主体区域和辅助区域,所述辅助区域设置在与置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基站天线的主辐射面相对应的所述外罩本体侧面,且所述辅助区域为介电常数低于所述主体区域的强透过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罩本体上设有减小对基站天线辐射信号影响的强透过区,可以在增加基站天线美化安装和提高基站天线隐蔽性的同时,不会对基站天线的辐射信号产生太大的影响,保证基站天线的信号正常覆盖。

Beautifying cover of base station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站天线的美化外罩
本技术涉及基站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天线的美化外罩。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5G基站天线均为RRU、天线模块,以及天线罩一体化方案,5G基站天线的美化安装均为在5G基站天线外部直接增加一方柱、圆管或其他造型的常规美化罩。常规美化罩所用材质的介电常数比较高,而且一致性差;而5G基站天线都用的是MassiveMIMO大规模天线,在增加常规美化罩后,天线的辐射特性畸变非常严重,基本不能用于通信信号覆盖。因此希望能提供一种既能实现5G基站天线美化安装又能实现通信信号正常覆盖的美化外罩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对5G基站设备的信号覆盖影响小的基站天线的美化外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站天线的美化外罩,包括外罩本体,所述外罩本体内具有用于容置基站天线的空腔,所述外罩本体包括主体区域和辅助区域,所述辅助区域设置在与置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基站天线的主辐射面相对应的所述外罩本体侧面,且所述辅助区域为介电常数低于所述主体区域的强透过区。优选地,所述强透过区为所述外罩本体上开设的窗口。优选地,所述窗口在所述基站天线安装于所述外罩本体的空腔中时正对所述主辐射面的面积不小于所述基站天线的主辐射面的面积。优选地,所述外罩本体的外侧面被设计成在基站天线安装于其内时与基站天线的主辐射面平齐。优选地,所述基站天线主辐射面和所述外罩本体的外周面覆盖有用于提高基站设备隐蔽性的非金属贴纸或非金属油漆。优选地,所述主体区域由第一材料构成,所述强透过区由介电常数低于所述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构成,所述第二材料的介电常数为1.0-3.0。优选地,所述强透过区在所述基站天线安装于所述外罩本体的空腔中时正对所述基站天线主辐射面的面积不小于所述基站天线主辐射面的面积。优选地,由所述第二材料构成的所述强透过区与由所述第一材料构成的主体区域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第一材料为玻璃钢材质;所述第二材料为中空玻璃纤维材质、塑料PP板或塑料PC板。优选地,所述外罩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外罩本体上设有强透过区,所述强透过区能相对外罩其它区域减小基站设备的辐射信号向外罩本体外辐射的影响,进而可以在增加基站设备美化安装和提高基站设备隐蔽性的同时,不会对基站设备的辐射信号产生太大的影响。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拆解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其他结构的外罩本体拆解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站天线;2、外罩本体;3、强透过区;4、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零/部件被“连接”到另一零/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零/部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零/部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基站天线的美化外罩,用于将基站天线1罩设于其内,以实现基站天线1的美化安装和提高该基站天线1的隐蔽性,降低附近居民的抵触心理,其包括外罩本体2,所述外罩本体2内具有用于容置基站天线1的空腔(图中未标号,下同),所述外罩本体2包括主体区域和辅助区域,所述辅助区域设置在与置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基站天线1的主辐射面相对应的所述外罩本体2侧面,且所述辅助区域为介电常数低于所述主体区域的强透过区3,所述强透过区3用于减少外罩本体2对基站天线1的辐射信号向外罩本体2外辐射的影响。所述强透过区3能够相对外罩本体2其他区域减小对辐射信号的影响,其可为在外罩本体2上开设的窗口,也可以采用介电常数较低的材料来形成外罩本体2的该区域。需要解释的是,在所述外罩本体2上开设窗口,也即是,强透过区3为开设在外罩本体2上的窗口时,该强透过区3的介质为空气,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约为1。一般的基站天线1主要包括天线模块和罩设于天线模块外的天线罩,同时,基站天线1的美化安装均会在基站天线1外部增加美化的外罩,所以也会使天线模块辐射信号时需要依次穿过天线罩和覆盖在基站天线1外部的外罩,导致天线模块的辐射特性畸变严重,无法实现通信信号正常覆盖,因此通过在外罩本体2上设置强透过区3可以减小外罩本体2对天线模块辐射信号的影响。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强透过区3优选为所述外罩本体2上开设的窗口,其在基站天线1安装于外罩本体2内时正对基站天线1主辐射面的正面。通过在所述外罩本体2上开设窗口,使基站天线1中天线模块的辐射信号仅需穿过天线罩,避免了外罩本体2对天线模块辐射信号的影响。对于应用于5G的基站天线而言,采用该美化外罩,还可避免传统美化外罩需要定制美化美化安装专用的5G基站天线(其天线模块部分需针对2层外罩进行优化,并且对安装的位置要求高),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优选地,所述窗口在所述基站天线1安装于所述外罩本体2的所述空腔中时正对所述基站天线1主辐射面的面积不小于所述基站天线1的主辐射面的面积,如此,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美化外罩对基站天线1辐射性能的影响,避免基站天线1的辐射特性发生畸变。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窗口的形状和面积与所述基站天线1的形状和面积均相同,也即是,所述基站天线1的天线罩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窗口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因此,选择最合适的窗口大小及形状有利于使天线模块辐射信号受到的影响最小。当所述窗口的尺寸过小时,所述基站天线1的天线模块的辐射信号需要穿过所述外罩本体2,使天线模块的辐射信号受到较大的影响,当所述窗口的尺寸过大时,所述外罩本体2整体的结构稳定性会变得较差,以至于外罩本体2容易发生损毁并影响基站天线1的正常工作,并且不利于提升基站天线1的隐蔽性。进一步地,所述外罩本体2的外侧面被设计成在基站天线1安装于其内时与基站天线1的正面平齐,也即是,所述基站天线1的天线罩正面与所述外罩本体2的外侧面平齐。一方面,基站天线1的天线模块的辐射信号通过天线罩后直接覆盖到外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站天线的美化外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本体,所述外罩本体内具有用于容置基站天线的空腔,所述外罩本体包括主体区域和辅助区域,所述辅助区域设置在与置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基站天线的主辐射面相对应的所述外罩本体侧面,且所述辅助区域为介电常数低于所述主体区域的强透过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天线的美化外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本体,所述外罩本体内具有用于容置基站天线的空腔,所述外罩本体包括主体区域和辅助区域,所述辅助区域设置在与置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基站天线的主辐射面相对应的所述外罩本体侧面,且所述辅助区域为介电常数低于所述主体区域的强透过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的美化外罩,其特征是:所述强透过区为所述外罩本体上开设的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天线的美化外罩,其特征是:所述窗口在所述基站天线安装于所述外罩本体的空腔中时正对所述主辐射面的面积不小于所述基站天线的主辐射面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天线的美化外罩,其特征是:所述外罩本体的外侧面被设计成在基站天线安装于其内时与基站天线的主辐射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的美化外罩,其特征是:所述基站天线主辐射面和所述外罩本体的外周面覆盖有用于提高基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善球刘培涛游建军王钦源陈礼涛段红彬孙全有李明超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