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面阻水型防紫外线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685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用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面阻水型防紫外线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包括数根导体,导体的外侧依次设置有半导电导体屏蔽层、绝缘层、阻水纱、第一绕包层、金属屏蔽层和第二绕包层;第二绕包层的外侧设置有阻水隔离层,阻水隔离层包括内层的双面铝塑复合带以及与铝塑复合带粘接的聚丙烯层;阻水隔离层的外侧设置有吸水带;吸水带由添加有吸水膨胀粉的聚酯无纺布制成;吸水带的外侧缠绕有多个吸水试纸,吸水带外侧挤包有外护套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面阻水型防紫外线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结构简单,检修人员容易观察电缆的浸水量,且具备电缆径向、纵向全面阻水特性,阻水效果好,经济性高。

An all-round water blocking type anti ultraviolet power cable for rail trans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面阻水型防紫外线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用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全面阻水型防紫外线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用电缆
中,电力电缆作为车辆主要的电力传输载体,其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正常行驶;特别在我国一些高寒高湿地区,电缆常年工作在较为湿润的环境下,一旦电缆内部浸水,将产生严重后果。现有的轨道交通电力电缆阻水特性常常只看重电缆径向阻水能力,一旦原有的阻水结构破坏,水份将沿着缆芯纵向快速扩散,会照成更大范围的电缆无法工作而被替换,经济性低;另一方面,实现电缆的全面阻水特性,还需要解决导体阻水的问题,因为绞合导体中单线之间存在间隙,当导体中有水分浸入时会沿导体快速扩散。在电缆有水份侵入时,我们一般很难通过肉眼直接看出水份的浸水量,也就无法判断需要更换已损电缆的长度,很容易照成还能使用的电缆被误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面阻水型防紫外线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结构简单,检修人员容易观察电缆的浸水量,且具备电缆径向、纵向全面阻水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面阻水型防紫外线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包括数根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的外侧包覆有半导电导体屏蔽层(2),所述半导电导体屏蔽层(2)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3);数根导体(1)的外侧缠绕有阻水纱(4);所述阻水纱(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绕包层(5),所述第一绕包层(5)的外侧设置有金属屏蔽层(6),所述金属屏蔽层(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绕包层(7),所述第二绕包层(7)采用网状玻纤带制成;所述第二绕包层(7)的外侧设置有阻水隔离层(8),所述阻水隔离层(8)包括内层的双面铝塑复合带以及与所述铝塑复合带粘接的聚丙烯层;所述阻水隔离层(8)的外侧设置有吸水带(9);所述吸水带(9)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面阻水型防紫外线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包括数根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的外侧包覆有半导电导体屏蔽层(2),所述半导电导体屏蔽层(2)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层(3);数根导体(1)的外侧缠绕有阻水纱(4);所述阻水纱(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绕包层(5),所述第一绕包层(5)的外侧设置有金属屏蔽层(6),所述金属屏蔽层(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绕包层(7),所述第二绕包层(7)采用网状玻纤带制成;所述第二绕包层(7)的外侧设置有阻水隔离层(8),所述阻水隔离层(8)包括内层的双面铝塑复合带以及与所述铝塑复合带粘接的聚丙烯层;所述阻水隔离层(8)的外侧设置有吸水带(9);所述吸水带(9)由添加有吸水膨胀粉的聚酯无纺布(901)制成;所述吸水带(9)的外侧缠绕有多个吸水试纸(902),所述吸水带(9)外侧挤包有外护套层(11),所述外护套层(11)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面阻水型防紫外线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电导体屏蔽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军张灿余静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尚纬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